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第2节
赵广汉虽然因罪被杀,但在担任京兆尹期间,廉洁奉公,为官清明,压制当地豪强,保护百姓利益。百姓追思赵广汉的功绩,至今仍然在传颂赵广汉的事迹。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郡平阳县人,后随家人迁至杜陵(宣帝的陵寝)县居住。尹翁归从小失去父母,是一位孤儿,与叔父同住。长大后尹翁归担任狱中小吏,熟悉法律文书。尹翁归喜欢击剑,无人能够抵挡。当时大将军霍光在朝中执掌朝政,霍氏家族住在平阳县,霍家的家奴门客持刀在市场上斗殴闹事,官吏不敢制止,尹翁归担任市场吏后,没有人再敢闹事。尹翁归奉公执法,为人廉洁,不接受他人的财物,市场上的商人都很敬畏尹翁归。
后来,尹翁归辞官回家。当时田延年担任河东郡太守,巡行属下县邑来到平阳县,将县中五六十个官吏全部召来,田延年亲自召见,让文官站在东面,武官站在西面。依次接见了几十人,轮到尹翁归,尹翁归伏在地上,不肯起身,回答太守的提问:“翁归文武兼备,不知道该站在何处。”功曹认为这位官吏倨傲不逊,田延年说:“有何关系?”将尹翁归召至跟前问话,对尹翁归的答问很惊奇,将尹翁归补任为太守府卒史,带回太守府衙,协助审理案件。尹翁归审理案件,将案件办理得井然有序,田延年很欣赏,自认为才能不如尹翁归,将尹翁归提升为代理督邮。河东郡有二十八个县邑,分为两部分,闳孺分管汾河以北,尹翁归分管汾河以南,在督察时,发现有问题的官吏,尹翁归即依法惩治,确保证据确凿,属下县邑中受到惩治的长吏,没有因为此而产生怨恨。经过举荐,尹翁归又担任了缑氏县尉,此后尹翁归在继任的郡太守手下担任官吏,工作也很突出,尹翁归升任为都内令,又升任为弘农郡都尉。
再后来朝廷征调尹翁归,担任东海郡太守,上任前,尹翁归向廷尉于定国告辞。于定国老家在东海郡,想托付两位同乡,让同乡坐在后堂等候。与尹翁归谈话,谈了一整天,于定国始终没有介绍这两位同乡。事后,于定国对同乡说:“这是一位贤将,你们恐怕难以胜任,我也不敢为此而强求。”
尹翁归在东海郡治理,明察秋毫,郡中的官吏百姓贤与不肖、以及各类奸邪和不法案件,均掌握得一清二楚,每个县邑都有记录。亲自过问各县政务,治理得过于严历,则稍为宽松,以化解矛盾;官吏百姓一旦忽视法律,即按照原来登记的案底,严加惩治。各县邑分别将狡黠的滑吏、豪绅收治,尹翁归审讯定案,罪行严重的即判处死刑。收押案犯的时间定在秋冬,尹翁归在考察官吏的聚会时、以及巡行属下县邑时收押犯人,不搞突然袭击。尹翁归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官吏百姓受到震慑,有罪之人因此而惊恐不安,希望改过自新。东海郡的大豪绅郯县人许仲孙为人狡黠,干扰吏治,郡中对他无可奈何。前太守要抓捕他,许仲孙借助地方上的势力巧妙化解,终于不能制伏。尹翁归到任后,将许仲孙杀头示众,一郡的罪犯惊恐不已,不敢犯禁。东海郡遂得以大治。
尹翁归以考核成绩优秀,调入京城代理右扶风职务,一年后,正式任命。在任上,尹翁归选用廉洁正直,疾恶如仇的官吏辅佐自己,以礼相待,加以重用;如果辜负了尹翁归的重托,即会给予惩罚。治理的方法与在东海郡一样,各县奸邪豪绅的名字均登记在案。盗贼在邻县作案,尹翁归即会招集邻县官吏,告诉他们这些盗贼的情况,指导他们用类推的方法追捕盗贼,以及盗贼留下来的踪迹,其结果与尹翁归指导的一样,没有遗漏。对小的盗贼,尹翁归处罚较轻,对豪强犯法,尹翁归则会严加惩治。豪强一旦定罪,尹翁归即交予掌畜官,罚其铡草,规定时间和定量,不得找人替代。完不成定额,就用鞭子抽打,受到处罚的罪犯难以忍受,有些甚至用铡刀自杀。京师中的豪绅、奸邪畏惧尹翁归的威严,右扶风得以大治,朝廷考察惩治盗贼的政绩,尹翁归在三辅政绩最好。
尹翁归为政喜欢用刑,但在朝廷公卿中,却能够以廉洁自律。谈话中,尹翁归从不涉及私事,对待同僚,尹翁归温良谦让,不以政绩自矜,也从不在他人面前倨傲不逊。因此在朝堂上,尹翁归享有很高的威望。任职几年后,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尹翁归病逝,家中没有留下余财,天子感念尹翁归是位贤臣,制诏书予御史中丞,说:“朕夙兴夜寐,希望求得贤臣,不避远近亲疏,目的是为了安抚百姓。右扶风尹翁归清正廉洁,治民成绩突出,不幸病逝,不能在任上继续做出贡献,朕甚为痛心。赐予尹翁归儿子黄金一百斤,以助其奉祀家庙。”
尹翁归的三个儿子均做到了郡太守。小儿子尹岑位至九卿,曾经担任过后将军。闳孺也做到了广陵国相,在任上有政绩。因此世人都说田延年知人。
韩延寿,字长公,燕国人,后随家人迁至杜陵(宣帝的陵寝)县居住。韩延寿年轻时,担任过郡中文学。韩延寿的父亲韩义是燕国郎中。燕刺王刘旦犯下大逆罪,韩义因为劝谏而被处死,燕国人同情韩义。当时昭帝正是年富力强,大将军在朝中执掌朝政,在郡、诸侯国中举荐贤良文学,向他们询问朝政得失。在当时,魏相以郡国文学身份回答策问,认为:“赏罚是用来劝善止恶的,是施政的重要举措。此前燕王大逆不道,韩义挺身而出,劝谏燕王,被燕王杀害。韩义不像比干那样与皇室有宗亲关系,却能够像比干一样,为臣尽忠而死。希望朝廷能重用韩义的儿子,以昭示天下人,作为人臣,要坚守道义。”霍光采纳了魏相的建议,提拔韩延寿,在朝中担任谏议大夫,再后来韩延寿担任淮阳郡太守。在任上政绩突出,又转任为颍川郡太守。
颍川郡豪强很多,难以治理,朝廷常为颖川郡选择二千石能吏。此前,赵广汉担任颖川郡太守,讨厌郡中的旧俗,认为豪绅间相互勾结,破坏法治,为此招集郡中的官吏百姓,让他们相互揭发,以为这样做,就可以治理好地方,颍川郡也因为此而相因成俗,在民众间有很多人结下怨仇。韩延寿试图改变这种做法,以礼义来教导他们,又担心百姓不能接受,多次设酒宴款待郡中父老、还有乡间享有威望的老人,韩延寿与几十位客人谈话,谈话中以礼相待,逐一询问地方上的风俗习惯、民众的疾苦,强调邻里间要相会和睦,应该消除彼此间的怨恨。这些长者认为太守说得对,应该这样做,与太守共同商讨,制定婚丧嫁娶中的礼仪、以及祭祀中摆设的供品仿照古制,行为不得僭越礼制。韩延寿还让郡中的文学、校官、学生,身穿着儒服,头戴古时儒生戴的皮弁,手持俎豆礼器,为官吏百姓演示婚丧嫁娶中的礼仪。百姓仿照施行,销售丧葬用的车马殉葬物品,因为无人购买,弃之路旁。几年过去后,韩延寿调往东郡担任太守。黄霸代替韩延寿担任颍川郡太守,黄霸在韩延寿治理的基础上,加以完善,颖川郡得以大治。
韩延寿担任官吏,崇尚礼仪,尊崇古人的教化治理,在韩延寿任职的地方,一定要聘用贤士,以礼相待,广泛征求贤士们的意见,采纳贤士们的谏言;举荐为先人尽孝的孝子,肯定推让遗产的风气,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善行;修建、整理学校,韩延寿在春秋时举行射礼,陈设钟鼓管弦,倡导迎送时的敬礼揖让;韩延寿在都讲厅演武操练,设置斧钺旌旗,比试射箭、驾车的技能。韩延寿在修建城郭,征收赋税前,先行布告,把招集期会看作是一件大事情,让官吏百姓都能够受到教育,而后按照官府的要求去做。韩延寿还在地方上设置乡正、伍长,以孝悌教化乡民,教导他们不许随意收留、包庇坏人。乡间闾里一旦出现异常,即刻报告官府,使得奸人不敢入界。在开始实行时,有一定的难度,而后官吏免除了追捕之苦,民众也没有了鞭挞之忧,大家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对待下层官吏,韩延寿则施以厚恩,同时严格要求。有人违法,欺瞒,韩延寿则会痛心疾首地加以谴责:“那一点亏待过你们,为何还要这样做?”犯法者听到后,常会悔恨不已,有一位县尉为此还自杀谢罪。还有一位门下掾史自刭,被人救下,没有丧命,但是声带受伤,不能再讲话。韩延寿知道后,拉着掾史哭泣,派出大夫治疗、护理,给予掾史的家人财物,免除赋税。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