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郡上蔡县人。翟方进的家里世代贫贱,到了翟方进父亲翟公这一代,翟公喜欢学习,担任郡中文学。翟方进十二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不得已,翟方进只好放弃学业,后来翟方进在郡太守府当差,做一名差吏,被人看作是一位反应迟钝,眼中看不出事情的孩子,多次遭到郡府掾史们的辱骂。翟方进为此很难过,曾经到汝南郡一位蔡老爹那里去看相,问自己将来能做些什么。蔡老爹看了翟方进的面相,很诧异,对翟方进说:“你有封侯的骨象,应该在经书上面下工夫,努力追求学问。”翟方进听了老爹的话,心中暗喜,不愿意再做一位受人欺凌的小差吏,遂向郡太守府告病回家,辞别后母,要西入长安,到京师去求学。母亲担心翟方进年幼,跟随翟方进一起来到长安,织鞋供翟方进读书。翟方进努力向博士求学,主要攻读《春秋》。前后十余年,经学掌握得很好,有自己的学生,儒生们称赞翟方进。翟方进通过射策甲科考试,被任命为郎官。二、三年后,通过明经举荐,翟方进升任议郎。

在当时,长安儒学有名气的,还有清河郡人胡常,与翟方进学习的是同一经,胡常是前辈,名气却不如翟方进,心中常妒忌翟方进,在经学讨论时,常诋毁翟方进。翟方进知道后,在胡常聚徒讲学时派出学生,前往胡常讲学的地方,询问疑难和要点,认真记录下来。过了一段时间,胡常知道翟方进对自己很尊重,心中颇为不安,此后再与士大夫谈论问题时,开始称赞翟方进,二人后来成为朋友。

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8-前25年),翟方进做了博士。几年后,转任为朔方州部刺史。在任上,翟方进不以苛刻方式监察官员,在监察官员时,翟方进严格按照朝廷规定的六条标准,受到官员们好评。翟方进多次上书言事,后来升任为丞相司直。一次跟随成帝巡幸甘泉宫,翟方进的车马走在驰道中间,司隶校尉陈庆弹劾翟方进,没收了翟方进的车马。到了甘泉宫,在殿中朝会,陈庆与廷尉范延寿闲谈,当时陈庆已经受到弹劾,陈庆说:“此前受到弹劾的事情,应该以赎罪论处,今天尚书将弹劾我的奏章带来,要在这里定案。我以前做尚书时,也曾经有事情要上奏。因为忘记。搁置了一个月。”翟方进听了他们的谈话,借机弹劾陈庆,翟方进说:“查陈庆担任督察检举大臣的司隶校尉,此前担任过尚书,知道宫中的事情要严守机密,皇上要亲自过问,非常重视。陈庆曾经犯有错误,没有受到惩罚,而今却豪无悔意,还在为自己开脱。在宫外泄露尚书机密,说处理事情可以放缓一些,无所谓,这样做有负圣朝对陈庆的信任,对负责的工作,陈庆不能慎重对待,犯不敬罪,臣谨此弹劾。”因为此事。陈庆被免官。

在当时,有一位叫做浩商的北地郡人被义渠县逮捕,浩商后来从狱中逃跑,县长将浩商的母亲羁押,与公猪一起绑在都亭下。浩商的兄弟们招集门客,自称是司隶掾、长安县尉,而后杀了义渠县长、县长的妻子和儿女六人后随即逃亡。丞相、御史大夫奏请派出府中掾史与司隶校尉、州部刺史一起,合力追捕,同时调查义渠县长虐待百姓的事情,上奏得到批准。司隶校尉涓勋上奏,说:“按照《春秋》大义,朝廷任命的官员,即使官职卑微,也应该在诸侯上面,这是尊重朝廷。臣幸得以接受任命,督察公卿以下官员,现在丞相薛宣却让丞相府掾史,以府中官员身份督察朝廷任命的官员,这种做法有悖制度。薛宣不懂经术,只是因为有政绩,升任丞相职务,妄图树立威信。浩商杀人的案件,致使县长一家人遇难,薛宣想借此机会滥施权威,这种做法有损国家法理,不能鼓励。请将此事交予内朝特进列侯、将军以下官员讨论,以正国法。”讨论的人均认为,丞相府掾史不宜携带公文,督察司隶校尉办案。此时浩商已经被捉拿归案,家属后来被流放至合浦。

按照旧例,司隶校尉的位置在丞相司直以下,刚上任时,司隶校尉要到丞相、御史大夫两府拜谒,在朝会上,司隶校尉的位置排在中二千石官员前面,与丞相司直一起迎候丞相、御史大夫。翟方进刚上任,涓勋也刚担任司隶校尉,涓勋不肯拜谒丞相、御史大夫,后来在朝中相见,涓勋在礼节上倨傲不逊。翟方进暗中观察,发现涓勋私下里拜谒过光禄勋辛庆忌,还有一次,涓勋在路上碰到成帝的舅舅,成都侯王商的车子,涓勋即刻下车,站立在一旁表示恭敬,等待车子过去,涓勋才上车。翟方进将看到的检举上奏,翟方进说:“臣听说国家兴旺,应该尊重上卿,应该礼敬长者,爵位上下有别,这是王道纲纪。按照《春秋》大义,上公应当受到尊重,作为宰相,统领海内一切。丞相在朝中觐见皇上,圣上要从御坐上起身迎接,在路上碰到丞相,圣上要停车表示礼遇。群臣也要服从丞相,向四方昭示丞相的尊崇。涓勋身为二千石大臣,在朝中任职,不遵守礼制,轻慢宰相,蔑视上卿,做事不顾礼仪和朝廷法度,涓勋的行为奸邪,谄谀无道,色厉内荏,扰乱国体。无视朝廷的尊卑次序,涓勋不宜再担任司吏校尉。臣奏请皇上,由丞相免去涓勋的职务。”

在当时,太中大夫平当在宫内兼任给事,也上奏,平当说:“翟方进担任丞相司直,不能端正自己,做他人的表率,前些时翟方进违犯法令,在驰道中行车,司隶校尉陈庆弹劾翟方进,以持平的态度,并无不妥,而翟方进不能严以律己,反而挟嫌报复,窥伺陈庆与他人的谈话,以诋欺罪诬告他人。再后来丞相薛宣因为一名罪犯的事情,要派丞相府掾史协助司隶校尉办案,司隶校尉涓勋上奏朝廷,陈述不需要丞相府协助的理由,而翟方进却借此事弹劾涓勋。朝中评议的大臣均认为,翟方进不能以道德辅佐丞相,却一味阿谀大臣,妄图以此来树立威信,应该杜绝朝中这种喜欢弹劾的事情发生。涓勋在任上一贯公正,是奸人嫉恨的官员,应该宽免涓勋的罪过,让涓勋戴罪立功。”成帝认为翟方进检举的事实符合制度,不应该猜疑翟方进检举的动机,而废置国家法令,遂将涓勋贬为昌陵县令。翟方进在一年内弹劾罢免两位司隶校尉,朝廷中的大臣因此而畏惧翟方进。丞相薛宣却很器重翟方进,常告诫府中掾史:“小心对待丞相司直,翟君一定会坐到丞相的位置,时间不会太久。”

在当时,正在修建昌陵,在陵寝所在地还要修建很多房子,朝中贵戚近臣们的子弟和门客,有很多人趁此机会牟利,翟方进布置丞相府掾史调查,查出多达几千万的赃款。成帝认为翟方进可以担任公卿,就想安排翟方进先担任一个治民的职务,加以考察,于是让翟方进担任京兆尹,在任上,翟方进打击豪强,京师中受到震动。此时,胡常在青州担任刺史,听说此事后,给翟方进写信,胡常说:“听说君在京兆尹位置上,执法严明,被京兆人称为能吏,我担心君这样做会有不测发生。”翟方进明白他所讲的意思,此后再执法时,稍有收敛。

在京兆尹任上三年,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翟方进升任为御史大夫。几个月后,因为广汉郡盗贼蜂起,还有邛成太皇太后在丧葬期间,三辅官员强征赋敛,激起民怨,丞相薛宣被贬为庶人。翟方进在太皇太后举丧期间也骚扰了百姓,因此而被贬为执金吾。中间有二十余天时间,朝中丞相缺位,大臣们推荐翟方进,成帝也很欣赏翟方进的才能,于是将翟方进越级提拔为丞相,封为高陵侯,享受食邑一千户。翟方进此时身处富贵,而后母依然健在,翟方进注意自己的品行修养,供养后母,非常孝敬,一直到后母去世。下葬三十六天后,即脱下孝服,开始处理政事。翟方进认为自己身为朝廷官员,不敢逾越制度。在担任丞相期间,翟方进为官清廉公正,不在郡、诸侯国内受礼请托。翟方进严格执行法令制度,督查州牧、郡太守、九卿,以法令逐条对照受到处分的官员,受到弹劾的人很多。像陈咸、朱博、萧育、逢信、孙闳等官员,均是在此期间落马,原来他们都是京师中的大族,也因为本人的才能,在朝中很早就担任了州牧、郡太守、列卿,是当时有名望的人物,而翟方进是越级提拔上来的后起之秀,在十几年时间内,官至宰相,按照法令弹劾陈咸等人,将他们一个个免职。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