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九十九上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卷九十九上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王莽,字巨君,是孝元皇后的侄子。元后的父亲与兄弟,在元帝朝、成帝朝,先后受封为列侯,王氏在朝中辅政,掌握着朝中大权,王氏家族中,先后受封为列侯的有九人,元后有五位兄弟侄子,先后担任大司马(太尉)(详情记载在《元后传》中)。王莽的父亲王曼去世得较早,没有得到封侯。王莽的堂兄弟,因为父亲是列侯或者大将军,倚仗父辈的权势,这些堂兄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相互间攀比车马、声色、游乐。在王氏家族中,王莽家境较为贫寒,也因为此,王莽为人谦恭礼让,生活俭朴。学习《周礼》、《易经》,王莽颇下了一番苦功,曾经拜沛郡人陈参为老师,读书勤奋,学识渊博,王莽身上穿着儒生服饰。在家中,王莽侍奉母亲与寡嫂,养育失去父亲的侄儿,行为严谨、恭敬。在外面,王莽广交志向远大的朋友,在家族中,王莽恭敬地侍奉叔伯长辈,做事细致入微而又彬彬有礼。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前21年),王莽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生病,王莽在病人床前伺候,殷勤备至,亲自为病人尝药,在伺候王凤的几个月中,王莽衣不解带,蓬头垢面。临去世前,王凤将王莽托付予太后和成帝,成帝任命王莽为黄门侍郎,后来又升任为射声校尉。

过了不久,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愿意拿出自己享有的部分食邑,作为王莽的封邑,奏请成帝封王莽为列侯;还有长乐宫少府戴崇、宫中侍从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郡都尉阳并、中郎陈汤,在当时均为朝中有名望的官员和士人,他们也交口称赞王莽。成帝因此而开始注意王莽。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在南阳郡新野县之都乡,王莽享受食邑一千五百户。此后王莽被提拔为骑都尉光禄大夫兼任宫中侍从,王莽开始在宫中宿卫。王莽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行为更加谨慎,作为列侯,王莽的身份已经很尊贵,在操守上,王莽却表现的更为谦恭。王莽将车马衣裘赠送予寄居在家中的贫寒客人,家中不留余财。朝廷给予王莽的俸禄,王莽拿出部分来帮助社会上的名士。在朝中,王莽广泛地结交卿相士大夫。在位的朝中官员,也常举荐王莽,众人在交谈中,谈到王莽时,常会赞不绝口。在当时,王莽的声誉已经超越几位叔伯长辈。在自我表现时,王莽很会矫揉造作,做起来泰然自若,毫无不自然的感觉。

王莽的哥哥王永担任过诸曹,去世得很早,留下一个儿子王光,王莽让侄儿在博士门下读书。在休假时,王莽乘着车辆,载着羊酒,前去慰问侄儿的老师,连王光的同学们都能够得到慰问,引得很多读书人前来围观,年长者看到后,啧啧称赞。王光的年龄小于王莽的儿子王宇,王莽让堂兄弟在同一天娶妻,一时间宾客满堂。客人来到后,其中有一位客人说太夫人身上有病痛,需要用什么药物治疗,在客人散去前,王莽表现得坐立不安。王莽私下里买了一位婢女,叔伯兄弟知道了此事,王莽向他们解释,说:“后将军朱子元还没有生下儿子,我听说这位女子宜于生儿子,这是专门为他买的。”说完此话当天,王莽即将婢女送予朱博。王莽矫情造作,为了取得好名声,可谓是煞费苦心。

在当时,太后姐姐的儿子淳于长,以才能在朝中担任九卿,其位置在王莽上面。王莽暗中收集淳于长的罪过,通过大司马曲阳侯王根,在太后面前揭发淳于长,淳于长后来伏罪自杀,王莽因此有了忠诚、正直的好名声(详情记载在《淳于长传》中)。王根请求乞骸骨,退休回家,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成帝此后提拔王莽为大司马(太尉)。这一年,是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当年三十八岁。王莽在朝中的位置,已经超越叔伯兄弟,在四位叔伯后面继任为大司马,辅佐成帝执掌朝政。王莽还想在名誉方面超过前人,遂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聘请社会名流在府衙中担任掾史,还将封国内的收入全部拿出来接济士人,自己的生活却保持俭朴。王莽的母亲有病,朝中的公卿列侯派夫人前往探视,王莽的妻子迎出门外,穿的衣服下摆还没有触及地面,围在腰间的布裙仅达到膝盖。亲眼目睹的夫人们,起初将王莽的夫人当作奴仆,一问才知道是王夫人,众人大惊失色。

王莽在朝中辅政一年多,成帝驾崩,哀帝即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王太后下诏,让王莽辞职回到家中休息,为的是给哀帝的外戚让出位置。王莽遂上书乞骸骨,请求退休,哀帝派尚书令赐予王莽诏书,说:“先帝将朝政委托于君,现在先帝不幸离世,朕得以奉祀宗庙,真心希望与君同心协力。而今君身体有病请求退休,这样做会显示朕不能秉承先帝遗愿,朕为此而难过。已下诏尚书,等待君上朝议事。”又派出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卫尉傅喜禀告太后,说:“皇帝听说太后下诏,让王莽退休,心中十分哀伤。大司马因病不能在朝中任事,皇帝也不敢听政。”太后又重新诏令王莽,继续处理朝政。

在当时,哀帝的祖母定陶傅太后、母亲丁姬住在长安,高昌侯董宏上书,说:“《春秋》大义,母以子贵,应该为丁姬上尊号。”王莽与师丹一起弹劾董宏,说董宏误导皇上,犯不道罪(详情记载在《师丹传》中)。又过了几天,未央宫摆设酒宴,内者令为傅太后安排座位。坐在太皇太后身旁。王莽在巡视时,指责内者令,说:“定陶太后是藩国太后,是元帝的妃妾,怎能与至尊的太后并列,坐在一起!”遂将座位撤了下去,重新设置座位。傅太后听说此事后,大怒,不肯前去赴宴,为此事而恼恨王莽。王莽又再次请求乞骸骨,退休回家,哀帝赐予王莽黄金五百斤,安车驷马,准许回家休息。此后,朝中公卿大夫们在下面称赞王莽,哀帝又开始重视王莽,在王莽家中安排专人伺候,中黄门每十日赐予王莽一次酒宴。哀帝下诏,说:“新都侯王莽为国家操劳,坚持正义,朕本来要与他一起治理国家。太皇太后下诏,让王莽回家休息,朕甚为惋惜。将黄邮聚三百五十户加封予王莽,作为食邑,兼任朝中给事,享受特进待遇,享受三公每月初一、十五的奉朝请,可以乘坐绿车出游。”又过了两年,傅太后、丁姬加封了尊号,丞相朱博上奏,说:“此前王莽不能弘扬大义,阻止皇上尊重亲人,意图贬抑尊号,有损孝道,应当为此伏罪,明正典刑,杀头示众,幸蒙大赦令,没有受到惩治,王莽不宜再享有爵位、封邑,臣奏请将王莽贬为庶人。”哀帝说:“王莽与太皇太后有亲戚关系,免罪,遣送回封国。”

王莽在封国杜门谢客,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了一位家奴,王莽斥责王获,责令王获自杀。王莽在封国三年,有官吏上书为王莽鸣怨,人数多达一百余人。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天上出现日食,贤良周获、宋崇等人,在回答皇上策问时称颂王莽,说王莽功德茂盛,哀帝于是又召回王莽。

王莽刚回到封国时,南阳郡太守因为王莽身份尊贵,挑选门下掾史宛县人孔休担任新都侯国相。孔休谒见王莽,王莽礼节周到,主动结交孔休。孔休早就听说过王莽的大名,与王莽相交甚欢。有一次王莽生病,孔休前往探视,王莽为感谢孔休的厚义,遂将佩戴在身上、镶有玉石的宝剑赠送给孔休,想与孔休进一步交好。孔休不肯接受,王莽解释道:“我注意到君的脸上有瘢痕,美玉可以消瘢,只是为了把镶的这块玉送予你。”遂把剑上的玉解下,孔休继续谦让。王莽说:“君是嫌这块玉太贵重吗?”遂又将玉椎碎,用布裹上,再次送予孔休,孔休不得已,只好收下来,此后王莽回到长安,再要见孔休,孔休称病不见。

王莽回到京师一年多,哀帝驾崩,没有留下孩子。而傅太后、丁太后在此前已经先后去世,太皇太后当天坐着车驾来到未央宫,收去皇帝的玉玺、绶带,派使者飞马召来王莽。下诏宫内尚书,将所有调动军队的符节,百官奏事的相关权宜,以及中黄门、期门率领的近卫军队,交予王莽掌握。王莽奏请太后,说:“大司马高安侯董贤太年轻,在众人心目中毫无威望,奏请收回董贤的印绶。”董贤当天自杀。太后下诏公卿,举荐可以担任大司马的人选,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举荐了王莽,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相互举荐。太后随后任命王莽为大司马,而后与王莽商议再立新皇帝。安阳侯王舜是王莽的堂弟,为人谨慎,仪容整肃,也很受太后信任,王莽建议让王舜担任车骑将军,派王舜迎接中山王刘衎,作为成帝后嗣继位,这是孝平皇帝。平帝即位时才九岁,太后临朝称制,代行皇帝权利,将朝政委托于王莽。王莽又说赵氏在前朝谋害过成帝的皇子,傅氏在前朝骄横跋扈,僭越制度,王莽奏请太后废黜孝成赵皇后(赵飞燕)、孝哀傅皇后,她们随即被迫自杀(详情记载在《外戚传》中)。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