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五月,王莽说:“保成师友祭酒唐林、原谏议大夫祭酒琅琊郡人纪逡,为人忠孝恕悌,敬上爱下,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德行醇厚,直到老年,没有犯过大错。封唐林为建德侯,封纪逡为封德侯,享受特进待遇,觐见皇帝时享受三公礼遇。赏赐甲等宅邸一套,赐钱三百万,赐予座几手杖。”

王莽天凤四年六月,王莽又在明堂上授予诸侯茅土,王莽说:“予根据土地划分,规划了封国,建立五等爵位,经考查《六经》中的记载,找出符合经典的解释,能够贯通义理,经过反复斟酌,考虑再三,从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以来,至今有九年时间,今天才确定下来。予亲自设计有文饰的台阶,用来陈设菁茅四色土壤,在岱宗的泰庙向后土神祷告,向先祖先妣禀告,郑重地授予享有爵位的诸侯封土。让诸侯回到封国,抚育教化人民,努力建功立业。要将荒漠的边郡地区,建设得如同锦绣江南,不是诏令所征召,是接受任命在京城侍奉皇帝的,纳言掌货大夫用国库中的钱,向这些官员支付俸禄,公爵每年享受八十万钱,侯爵、伯爵每年享受四十万钱,子爵、男爵每年享受二十万钱。”然而这些承诺,始终不能兑现。王莽喜欢对人许下宏愿,模仿古人的做法,封赏了很多爵位,但是内心悭吝,封过之后又说地域还没有确定,只能先给予一包茅土,用来宽慰受封者。

王莽天凤四年,王莽重申六项制度。每项制度,设计若干条禁令,违反者最重可以判处死刑,官吏百姓因此而获罪者很多。王莽又针对上公以下官员,凡是家中蓄养奴婢者,每位奴婢每年须交纳三千六百税钱,天下人对此怨恨不已,盗贼蜂起。纳言冯常认为这些制度过于苛刻,向王莽提出谏言,王莽竟勃然大怒,免去冯常的官职。王莽又设置左右刺奸,作为执法官员。选用能够执行诏令的能吏侯霸等人,分头监察六尉、六队,就像汉朝时的刺史,与三公属下的官员一起,每郡派驻一人,负责监察。

临淮郡人瓜田仪等人沦为盗贼,在会稽郡长州一带盘踞,琅琊郡人女子吕母也聚集一群盗贼,危害一方。在当初,吕母的儿子是县里的官吏,被县宰冤杀。吕母激于义愤,散掉家财,购置兵器,暗中资助贫困少年,设酒宴招待他们,而后聚集一百余人,攻打海曲县,杀了作恶多端的县宰,用县宰的人头,在儿子的坟墓前祭奠亡灵。随后引兵逃入海中,此后追随造反的人越来越多,百姓最多时达一万余人。王莽派出使者,向吕母颁发大赦令,使者回来后报告,说:“盗贼虽然已经解散,但随后又聚集起来。问他们原因,都说是朝廷的法令繁琐酷虐,百姓动辄获罪。一年辛勤劳作,不足以交纳赋税。想在家中做一位安分守己的良民,又要因为邻居铸造假钱挟铜等禁令,受到牵连而获罪,地方奸吏借此搜刮民财。百姓已经被逼的走投无路,再加上贫困潦倒,不得不沦为盗贼。”王莽听了这样的汇报,勃然大怒,将出使的官员免职。以后的官员就只好顺着王莽的意思汇报,或者说“民众骄黠该杀”,或者说:“这是时运所致,应该尽快荡平盗贼。”听了这样的汇报,王莽则心中大喜,汇报的人也可以升官。

王莽天凤四年八月,王莽亲自来到南郊,监督铸造威斗。威斗,是一个用五色石与铜混合铸造的器具,像北斗的勺柄,长二尺五寸,王莽试图借用这个来镇压那些造反的民众。威斗铸造成功后,王莽诏令司命背负威斗,王莽出行时,在前面引路,回到宫廷,则摆放在御座旁边。铸造完成的这一天,天气大寒,跟随的百官,有官员和马匹竟然冻死。

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正月初一,驻扎在长安的北军,南门发生火灾。

王莽任命大司马司允担任荆州牧,临行前接见费兴,王莽问费兴治理地方,有什么方略,费兴回答:“荆州、扬州的民众,一向以来依靠山上的采集,还有湖沼中的捕捞生活,打鱼、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在此前,国家颁布六项制度,对山林湖沼的捕捞采集征收重税,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这些年连年干旱,百姓困苦不堪,所以沦为盗贼。我到了那里后,要明确地告知百姓,原来做盗贼的,应该返回故乡,从事农业生产,还要借贷给他们一部分钱款,帮助他们购买耕牛、农具、种子,以及度荒的粮食,减免部分赋税徭役,这样做或许可以解决当地的问题。”王莽听了这样的施政措施,竟勃然大怒,随即罢免了费兴的官职。

全国的官吏长久得不到应该享有的俸禄报酬,而又受着利益的驱使,郡里的大尹,县里的县宰,每人家中都拥有家财千金。王莽颁发诏书,说:“彻底调查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以来,胡虏侵扰中国,驻守边郡的军吏和地方官员,大夫以上以不法手段牟取财富者,将家中财产没收五分之四,用以补助边郡的用度不足。”三公府第的办事官员,飞马带着诏令传达到郡县,严厉追查那些贪官污吏,同时鼓励下面的官吏揭发自己的长官,奴婢也可以告发主人,本来希望以此来禁止奸邪,结果反而越禁止越多。

皇孙功崇公王宗自画图像,在画中王宗身上穿着天子衣冠,还刻制三枚印:一枚是:“惟祉冠存己夏处南山藏薄冰”,第二枚是:“肃圣宝继”,第三枚是:“德封昌图”。王宗的舅舅吕宽家属此前被流放至合浦,私下里与王宗通信,被发觉,经过查证属实,王宗畏罪自杀。王莽说:“王宗是予的皇孙,爵位是公爵,明知吕宽等人叛逆,是朝廷的罪臣,还私下里与他的家属勾结联系;私刻三枚铜印,印中的文意僭越,贪得无厌,窥伺非分之想。《春秋》大义,‘君亲叛逆,格杀勿论。’王宗昏聩,不懂地做人的道理,自绝于皇亲,罪有应得,呜呼哀哉!王宗原名为王会宗,因为制度改名字为二个字,现在恢复他的原名王会宗。贬低爵位,更改封号,赐谥号为功崇缪伯,以伯爵的葬礼,将王会宗葬在故乡谷城县。”王宗的姐姐王妨是卫将军王兴的夫人,在祭祀时诅咒婆母,而后杀掉身旁的婢女以灭口。事情被揭露,王莽派中常侍蹛(dài)恽责问王妨,同时责问王兴,两人自杀。此事牵连到司命孔仁的妻子,也随后自杀。孔仁急忙来叩见王莽,脱下帽子(天文冠),跪在地上请罪,王莽指示尚书弹劾孔仁:“让你乘着《乾》车,驾着《坤》马,左边画有苍龙,右边画有白虎,前边画有朱雀,后边画有玄武,右手持着威节,左手握着威斗,号称赤星,所有这些不是让你孔仁骄纵不法的,是让你尊奉新朝的威命。孔仁你竟敢擅自摘去天文冠,犯下大不敬罪。”紧接着王莽又颁发诏书,不再纠治孔仁的罪行,重新换一顶新天文冠,王莽对待官员的处治,就是这样地怪异。

王莽任命直道侯王涉担任卫将军。王涉,是曲阳侯王根的儿子。王根,在成帝朝担任大司马,曾经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担任大司马,王莽感念旧恩,认为曲阳不是一个好的封号,于是追谥王根,封王根为直道让公,王涉继承王根的爵位。

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赤眉军的力子都、樊崇等人因为饥寒交迫,汇聚在一起造反,首先从琅琊郡起兵,而后率领义军辗转劫掠,聚集的民众多达上万人。王莽派出使者征调郡县的驻军征剿,但是难以剿灭。

王莽天凤六年(公元19年)春天,王莽看到盗贼越剿越多,就诏令太史推演出三万六千年的历法,每六年改元一次,而后颁布天下。王莽颁布诏书,说:“《紫阁图》中讲:‘泰一、黄帝都是上天的神仙,在昆仑山的虔山上欣赏音乐。后世的圣王凡是得到祥瑞的,就要在秦地的终南山上安排演奏音乐。’予不聪敏,奉行道统不够,现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任命宁始将军担任更始将军,以顺应符命。《易经》中不是说吗?‘每天更新就是盛德,不断变化就叫做变易。’予要按照圣人的教导去做!”王莽还想用这套玄虚把戏愚弄百姓,妄想借此消灭盗贼。听到王莽这番怪论的人,莫不哄堂大笑。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