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第2节
王莽开始在明堂、太庙献祭《新乐》。朝中的大臣头上戴着鹿皮制作的皮弁。听音乐的大臣私下里评论,说:“这声音听起来清厉哀怨,不像是国家兴旺的声音。”
在当时,崤山以东已经干旱数年,因为干旱歉收而困乏的百姓成千上万,力子都等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更始将军廉丹镇压益州的叛贼,不能取胜,只好撤军返回。王莽又派出大司马护军郭兴、庸州部州牧李晔率领军队,征剿西南蛮夷若豆族叛逆。派太傅羲叔士孙喜率领军队,征剿长江下游的盗贼。匈奴此时也在北部边郡不断地骚扰。王莽在全国招募丁男,还有犯下死罪的囚徒,加上官吏百姓家中的家奴,起名字叫做豬突豨勇,意思是要他们像野猪一样,成为勇猛的健卒,所需用的军费向全国百姓分摊,用增加赋税的方法来解决,征收财产税,三十取一,民间生产的丝帛,全部输送往长安。王莽诏令公卿以下官员,直到郡县,凡是佩戴黄绶带的官员,都要饲养军马,饲养多少按照官员享受的俸禄来分配。又招募民间有各种才艺的能人,招入军队中与匈奴作战,技艺好的可以越级提拔。此时有各色人等涌现出来,人数上万:有的说能够渡水不用舟楫,在马上飞越换骑,可以抵挡百万雄师;有的说不需要携带军粮,只要服食他们配制的药物,就可以保证三军不饥;还有的说,能够腾云驾雾,一日千里,可以窥伺匈奴的虚实。王莽让这些人现场表演,有人取来大鸟的翅膀作为双翼,头和身上披上羽毛,开动机关,飞翔几百步后应声坠地。王莽知道这些人都是在吹牛皮,只是为了搏取名利,难以派上用场,于是将他们拜为理军,赐予车马,编入军队,整装待发。
在当初,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他的妻子是王昭君的女儿,曾经要求内附。王莽派出王昭君哥哥的儿子和亲侯王歙诱骗须卜当来到塞下,而后将须卜当胁迫至长安,强行立须卜当为须卜善于(单于)后安公。在打算诱迫须卜当之前,大司马严尤曾经谏言,说:“须卜当住在匈奴西部,他的部下并不袭扰边郡,单于一旦有动静,须卜当还会向中国报告,这些都极大地帮助了中国。而今将须卜当羁留在长安的槁街,只是一位胡人而已,不如留在匈奴更为有利。”王莽不听谏言。既然得到了须卜当,就要派严尤和廉丹合击匈奴,还赐给他们姓氏姓徵,号称二徵将军,诏令他们此去一定要斩杀呼都而尸单于舆,而后在匈奴立须卜当为单于。大军从长安城西边的横厩出发,还未动身。严尤一向有谋略,也反对王莽这样一意孤行,肆意攻打蛮夷,多次劝谏,都没有效果,就写下三篇文章,论述古代名将乐毅、白起不受重用的教训,还有边疆防卫的策略,将文章上奏王莽,借以向王莽谏言。等到在廷议的时候,严尤又坚持说匈奴的问题,可以暂且放在后面处理,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崤山以东的反贼。王莽听了这些谏言,勃然大怒,给予严尤册书,说:“你任职四年,蛮夷侵扰边郡,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反叛的寇贼奸宄,又在崤山以东肆虐,难以殄灭,你漠视天威,抗拒诏命,相貌狠毒,却自以为善良,刚愎自用,心怀异志,非议军事行动。予不忍心将你法办,请你交还大司马武建伯印绶,贬回原籍休息。”随后任命降符伯董忠担任大司马。
翼平郡(今天山东省寿光县东北)连率田况上奏,说郡县里的百姓自报家产不真实,王莽随即按照三十分之一的税率再次征税。王莽认为田况忠心忧国,将田况的爵位升至伯爵,赐钱两百万。当地的百姓痛骂田况。大多数青州、徐州的百姓此时只好离乡背井,流亡在外,老弱病残死在路上的很多,年轻力壮的民众,则纷纷投身到造反的盗贼中去。
夙夜郡(今天山东省成山角西部)连率韩博上奏,说:“郡中有一位奇士,身高一丈,腰阔十围,来到臣的府衙,自报奋勇,愿意抗击胡虏,自称名字叫做巨无霸,家住在蓬莱县东南,五城县西北昭如海边,官府的轺车载不动他,三匹马还拖不动他。当天用了大车,四匹马拉车,车上插着建虎旗,载着巨无霸来到郡府阙门下。巨无霸躺在那里,头枕着鼓睡觉,手持铁筷子吃饭,这是皇天送来辅佐新朝的。希望陛下制造一辆更大的甲车,再专门制作一套铠甲,派一员大将和虎贲勇士一百人在路上迎接。京师的城门难以穿过,干脆开大一些,以此来昭示百蛮,用他来镇抚天下。”韩博的用意,本来是以此来劝谏王莽。王莽听说此事后,心中厌恶,将这位巨无霸留在新丰县,不让他过函谷关,还把他的姓氏干脆改为巨母氏,解释说,这是因为文母太后的原因,自己将要成为霸王,这也是符命。而后将韩博逮捕下狱,以韩博说话无礼,将韩博杀头示众。
接下来一年王莽将纪元年号更改为地皇,也是从三万六千岁的历法中推算出来的。
王莽地皇元年(公元20年)正月乙未,王莽大赦天下。颁发诏书,王莽说:“军队马上就要出征,敢有喧哗闹事者,格杀勿论,不必等到行刑的季节,全年任何时间都可以杀人。”于是无论春夏,待斩的犯人,被押往都市口行人聚集的地方,开刀问斩,围观的百姓惊恐万状,道路上相见,大家只好以目示意。
王莽地皇元年二月壬申,太阳正当午时,天色黑暗。王莽心中厌恶,颁发诏书,王莽说:“前几天太阳在正午时,天色昏暗,这是阴压迫阳的结果,黑气形成灾异,百姓看到后惊恐不安。兆域大将军王匡派出官吏追查上报灾异的人,妄图蒙蔽皇上,因此上天予以责罚,将王匡逮捕法办,以避免再次出现大的灾异。”
王莽看到四方盗贼越剿越多,就想以厌胜来镇压他们,于是颁发诏书,王莽说:“予的皇初祖考黄帝当年平定天下,亲自率领大军,自任上将军,乘坐有华盖的车辆,上面矗立一个北斗指南,军内设置大将,还有大司马五人,大将军二十五人,偏将军一百二十五人,裨将军一千二百五十人,校尉一万二千五百人,司马三万七千五百人,军候十一万二千五百人,当百官二十二万五千人,士吏官四十五万人,率领着一千三百五十万人的军队,按照《易经》中所讲的‘弓箭锐利,威慑天下’。予接受上天授予的符命,有着前人为予留下来的法典,所有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按照王莽的解释,于是设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将军,还有各州牧,赐予名称叫做大将军,郡卒正、连率,郡的大尹叫做偏将军,属下的县令、县长叫做裨将军,县宰叫做校尉。派出使者乘坐传车,巡查各个郡县,每天达十几批,仓库中的粮食不够供给,或者驾驶传车的马匹不能满足需要,则随意征用沿途县邑的车马,一切供给均来自于当地百姓。
王莽地皇元年七月,大风吹毁了王路堂。王莽再次颁发诏书,王莽说:“前些天在壬午餔时,有飓风雷雨摧毁了房上的屋瓦,吹折树木,予甚为恐惧,予双股战栗,予心惊胆战。予思考十天时间,才解开这个谜。在此前,符命中要立王安为新迁王,为王临在洛阳建立封国,号称统义阳王。在当时,予还是摄政假皇帝,因为谦虚不敢接受,只是将他们封为公爵。再后来,金柜里的图书送来,朝中讨论的大臣们都说:‘为王临在洛阳建立封国,号称统义阳王,说洛阳在中原地带,又是新朝的统义阳王,应该立为皇太子。’从那时起,王临就开始生病,虽然病愈,身体一直不好,朝见皇帝时,要坐在厚垫子上。在王路堂朝见皇帝时,在西厢或者后阁的更衣室中,要挂上帏帐休息,又因为皇后当年有病,王临不得不离开原来住的房子,来到宫中住宿,伺候的妃妾住在东永巷。在壬午那一天,飓风吹毁了王路的西厢和后阁的更衣中室。昭宁堂外面的池塘东南方,有一棵大榆树,树有十围粗,向东倾倒,砸在东阁上,东阁就是东永巷的西垣。将房上的屋瓦全部砸坏,房屋被砸坏,飓风将树木拔起,予当时非常震惊。还有候官上奏,报告说月亮触犯心宿前星,这些灾难是有预兆的,予甚为担忧。予在想《紫阁图》里面的记载,泰一、黄帝都得到了祥瑞,成为神仙,后世的君王也应该登上终南山。这是所谓的新迁王,是泰一新迁的后人。统义阳王是以五统,按照礼义登上帝王的后人。王临有一个哥哥作为太子,这样做名不正。宣尼公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以至于刑罚不起作用,民众无所措手足。’予即位以来,阴阳还是没有调和,风雨不调,多次遇到干旱、蝗灾、螟灾,粮食减产,国库空虚,百姓忍饥挨饿,蛮夷屡次侵犯我国边境,盗贼奸宄横行,人民惶恐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是好。想到这些,深感问题严重,都在于名不正啊。现在予要立王安为新迁王,王临为统义阳王,以图保全这二个儿子,让他们生出一千亿个子孙,对外要驱逐四夷,对内安定中国。”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