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谷第三 稗附出,稗为粟类故原文解释
种谷:
谷,稷也,名粟。谷者,五谷之总名,非止谓粟也。然今人专以稷为谷,望俗名之耳。
《尔雅》曰:“粢,稷也。”〔1〕
《说文》曰:“粟,嘉谷实也。”
郭义恭《广志》曰〔2〕:“有赤粟、白茎,有黑格雀粟,有张公斑,有含黄苍,有青稷,有雪白粟,亦名白茎。又有白蓝下、竹头茎青、白逮麦、擢石精、卢狗蹯之名种云。”
郭璞注《尔雅》曰:“今江东呼稷为粢。”孙炎曰:“稷,粟也。”〔3〕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无“也”字。《尔雅·释草》、《释木》此类释文,均无“也”字,《要术》所引,大多有。据与贾思勰同时稍后的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称,当时经传多有由“俗学”任意加上“也”字的,甚至有不应加而加上的。《要术》所引各书,这类情况颇不少。
〔2〕《广志》: 《隋书·经籍志三》杂类著录:“《广志》二卷,郭义恭撰。”书已佚。从古籍引录的大量内容看,其书主要是记录各地物产的书,包括动、植、矿物,南北各地都有。郭义恭: 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晋代人。据《御览》卷九六八“李”引《广志》:“有黄扁李,有夏李,有冬李,十一月熟,此三李种邺园;有春李,冬花春熟。”又引东晋陆翙( huì)记石虎事的《邺中记》:“华林园有春李,冬华春熟。”则《广志》的“邺园”显然指后赵主石虎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时所建的园苑,即华林园。石虎公元334—349年在位。据此,郭义恭当是东晋人。所记“黑格雀粟”,“格”作抵御解释,是一种黑穗具刺毛的粟品种,即《要术》所谓“穗皆有毛……免雀暴”。此处引文中“竹头茎青”,明代刻本无“茎”字,更合适些。
〔3〕郭璞(276—324): 东晋训诂学家。所著有《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等,今均存。 孙炎: 三国魏经学家,受学于郑玄。曾为《尔雅》、《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等作注,今均佚。此处所引都是郭璞、孙炎注《尔雅》“粢,稷”的注文。今本郭注“稷”作“粟”,与正文不免偏离。又此注据《要术》他处例,应列在《尔雅》正文下,此处疑有窜误。
【翻译】
种谷:
谷,就是稷,叫作粟。谷,原来是五谷的总名,不是只指粟。但是现在的人已经专叫稷为谷子,是习俗相沿这样称呼的。
《尔雅》说:“粢,就是稷。”
《说文》说:“粟,是好谷的子实。”
郭义恭《广志》说:“有赤粟、白茎(粟),有黑格雀粟,有张公斑,有含黄苍,有青稷,有雪白粟,亦名白茎。还有白蓝下、竹头茎青、白逮麦、擢石精、卢狗蹯等名目。”
郭璞注《尔雅》说:“现在江东叫稷为粢。”孙炎注说:“稷,就是粟。”
按: 今世粟名,多以人姓字为名目,亦有观形立名,亦有会义为称,聊复载之云耳:
朱谷、高居黄、刘猪獬、道愍黄、聒谷黄、雀懊黄、续命黄、百日粮〔1〕,有起妇黄、辱稻粮、奴子黄、(音加)支谷、焦金黄、鹌(乌含反)履苍—一名麦争场:此十四种,早熟,耐旱,熟早免虫。聒谷黄、辱稻粮二种,味美。
今堕车〔2〕、下马看、百群羊、悬蛇赤尾〔3〕、罢虎黄〔4〕、雀民泰〔5〕、马曳缰、刘猪赤、李浴黄、阿摩粮、东海黄、石(良卧反)岁(苏卧反)、青茎青、黑好黄、陌南禾、隈堤黄、宋冀痴、指张黄、兔脚青、惠日黄、写风赤、一
(奴见反)黄、山鹾(粗左反)、顿
黄: 此二十四种,穗皆有毛,耐风,免雀暴。一
黄一种,易舂。
宝珠黄、俗得白、张邻黄、白鹾谷、钩干黄、张蚁白、耿虎黄、都奴赤、茄芦黄、薰猪赤、魏爽黄、白茎青、竹根黄、调母粱、磊碨黄、刘沙白、僧延黄、赤粱谷、灵忽黄、獭尾青、续德黄、秆容青〔6〕、孙延黄、猪矢青、烟熏黄、乐婢青、平寿黄、鹿橛白、鹾折筐、黄、阿居黄、赤巴粱、鹿蹄黄、饿狗苍、可怜黄、米谷、鹿橛青、阿逻逻: 此三十八种,中
大谷〔7〕。白鹾谷、调母粱二种,味美。秆容青、阿居黄、猪矢青三种,味恶。黄
、乐婢青二种,易舂。
竹叶青、石抑(创怪反)、—竹叶青一名胡谷—水黑谷、忽泥青、冲天棒、雉子青、鸱脚谷、雁头青、揽堆黄、青子规: 此十种,晚熟,耐水;有虫灾则尽矣。
【注释】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