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齐民要术》 > 种桃柰第三十四

种桃柰第三十四原文解释

《尔雅》曰:“旄,冬桃。榹桃,山桃。”郭璞注曰:“旄桃,子冬熟。山桃,实如桃而不解核。”

《广志》曰:“桃有冬桃,夏白桃,秋白桃,襄桃,其桃美也;有秋赤桃。”

《广雅》曰:“抵子者,桃也。”

《本草经》曰:“桃枭,在树不落,杀百鬼。”

《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句鼻桃,重二斤。”

《西京杂记》曰:“榹桃,樱桃,缃核桃,霜桃,言霜下可食;金城桃,胡桃,出西域,甘美可食;绮蒂桃,含桃,紫文桃。”

【注释】

“种桃柰”,金抄、明抄同,明清刻本无“柰”字。按: 本篇内容并没有提到“柰”,下面另有《柰林檎》篇记述柰的种法,此“柰”字应是衍文。

见《尔雅·释木》。郭璞注#-666dd;列在各该条下,“而”下多“小”字,“小”字似应有。

冬桃: 今陕西商州、扶风等地所产冬桃,果实在初期生长极慢,至立秋后始渐肥大,到十一、十二月成熟。

山桃(Prunus davidiana): 蔷薇科,野生。果圆形,果肉薄,不堪食。可用作桃的砧木。

《广雅·释木》却是:“栀子,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42号桃也。”按: 《广雅》无“ ……者 ……也”例,《要术》“者”疑是“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42号”的残文。“肴”错成,而又误“栀”的残文为“抵”。栀子别名“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42号桃”,但和桃不相干,而《要术》引之,可能贾氏所用《广雅》已错成这样。

《类聚》卷八六、《初学记》卷二八及《御览》卷九六七都引到《本草经》这条。据《证类本草》卷二三所录,这条是《#-666nn;农本草经》和陶弘景《集注》的综#-666ff;

桃枭: 桃子被桃褐腐病侵害,在树自干不落。其病原为桃褐腐核盘菌,使果实变褐色,腐败而僵化,悬挂枝头,如枭首状。又名桃奴。

此条与《种枣》引《西京杂记》在同一项内,作“ ……桃十 ……”《要术》少一种“秦桃”,次序亦异。

【翻译】

《尔雅》说:“旄(máo)是冬桃。榹(sī)桃是山桃。”郭璞注解说:“旄桃,果实冬天成熟。山桃,果实像桃,但肉不脱核。”

《广志》说:“桃有冬桃,夏白桃,秋白桃,襄桃,它的桃子好;又有秋赤桃。”

《广雅》说:“抵子(?),是桃(?)。”

《本草经》说:“桃枭,在树上不脱落,可以杀百鬼。”

《邺中记》说:“石虎的园林中有句鼻桃,一个有两斤重。”

《西京杂记》说:“(上林苑中)有榹桃,樱桃,缃核桃,霜桃—是说下过霜才可以吃;金城桃,胡桃—出在西域,甜美可吃;绮蒂桃,含桃,紫文桃。”

桃,柰桃,欲种,法: 熟时#-666ff;肉全埋粪地中。 直置凡地则不生,生亦不茂。桃性早实,三岁便结子,故不求栽也。 至春既生,移栽实地。若仍处粪地中,则实小而味苦矣。 栽法: 以锹#-666ff;土掘移之。 桃性易种难栽,若离本土,率多死矣,故须然矣。

又法: 桃熟时,于墙南阳中暖处,深宽为坑。选取好桃数十枚,擘取核,即内牛粪中,头向上;取好烂粪和土,厚覆之,令厚尺余。至春桃始动时,徐徐拨去粪土,皆应生芽,#-666ff;取核种之,万不失一。其余以熟粪粪之,则益桃味。

桃性皮急,四年以上,宜以刀竖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8号其皮。不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8号者,皮急则死。

七八年便老, 老则子细。 十年则死。 是以宜岁岁常种之。

又法: 候其子细,便附土斫去;枿上生者,复为少桃: 如此亦无穷也。

桃酢法: 桃烂自零者,收取,内之于瓮中,以物盖口。七日之后,既烂,漉去皮核,密封闭之。三七日酢成,香美可食。

《术》曰:“东方种桃九根,宜子孙,除凶祸。胡桃、柰桃种,亦同。”

【注释】

“桃柰桃欲种法”六字,各本同,但有问题。按:“柰桃”古时有这名称,下文引《术》就有。据唐孟诜《食疗本草》:“樱桃,俗名李桃,亦名柰桃。”“柰桃”虽是樱桃的异名,但下文已有樱桃及其栽植法,而且栽植法和桃不同,这里不应异法混举。篇中亦无一字提及“柰桃”。据此,此二字应有窜误或是衍文。上文引《西京杂记》少一种“秦桃”,引文后紧接着就是种桃法的正文,怀疑是“秦桃”误窜入此,而“秦”字残烂后也容易错成“柰”字。这一情况,跟《种枣》引《西京杂记》少一种“梬枣”而引《闲居赋》多出一种“丹枣”很相像。总之,此二字不宜有,那只剩下“桃欲种法”四字,指桃宜“种”(直接种核),不宜“栽”,与下篇“李欲栽”相对,“欲”字没有错。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种李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