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齐民要术》 > 养鱼第六十一 种莼、藕、莲、芡、芰附

养鱼第六十一 种莼、藕、莲、芡、芰附原文解释

《陶朱公养鱼经》曰:“威王聘朱公,问之曰:‘闻公在湖为渔父,在齐为鸱夷子皮,在西戎为赤精子,在越为范蠡,有之乎?’曰:‘有之。’曰:‘公任足千万,家累亿金,何术乎?’

“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至四月,内一#-666nn;守;六月,内二#-666nn;守;八月,内三#-666nn;守。‘神守’者,鳖也。所以内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内鳖,则鱼不复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

‘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枚直五十,得钱一百二十五万。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货,得钱五百一十五万钱。候至明年,不可胜计也。’

“王乃于后苑治池。一年,得钱三十余万。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

“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易长又贵也。” 如朱公收利,未可顿求。然依法为池,养鱼必大丰足,终天靡穷,斯亦无赀之利也。

又作鱼池法: 三尺大鲤,非近江湖,仓卒难求;若养小鱼,积年不大。欲令生大鱼法: 要须载取薮泽陂湖饶大鱼之处、近水际土十数载,以布池底。二年之内,即生大鱼。盖由土中先有大鱼子,得水即生也。

【注释】

《陶朱公养鱼经》: 可能是西汉时的托伪之作,而且不是成于一时一#-666aa;之手。据现有文献,最早依此书方法养鱼的是东汉光武帝时#-666aa;习郁。由于其书所记关于鱼池的设计、放养技术、繁殖方法、大小混养以及经济效益等,都比较#-666ff;理,又易于见效,所以传播较广,该书无疑对后代的淡水养鱼业有促进作用。所谓威王,只能是齐威王,但越灭吴在公元前473年,而齐威王元年在公元前356年,要晚一百多年,所以不会是范蠡之作,而是后#-666aa;托伪之书。唐段公路《北户录》卷一“鱼种”引到此书,止于“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以下只“所养”二字,显多脱误。《御览》卷九三六“鲤鱼”也有引到,极简略。《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 ……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遂至巨万。”无“在西戎为赤精子”之说。

钱数和鱼数不符。大概因此之故,《辑要》引《要术》删去所有“得钱”多少之句。

此段鱼池建造,除露出水面的九个陆洲之外,还增挖了“八谷”。即八个深水坑。鲤鱼是深水鱼,这样,既可在浅水环洲而游,也可在深水坑中栖息,更适#-666ff;于它的生活习性,比前面所记更#-666ff;理,有发展。据此推测,其书似非一时一人所写。

薮(sǒu)泽: 湖泽。

【翻译】

《陶朱公养鱼经》说:“威王礼聘陶朱公,问他说:‘听说您老先生在太湖称为渔父,在齐国称为鸱夷子皮,在西戎称为赤精子,在越国称为范蠡,有这回事吗?’回答说:‘有的。’又问道:‘您老行装足值千万文钱,家里积累有成亿的金,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陶朱公说:‘经营生产的方法有五种,而以水畜为第一。所谓水畜,就是鱼池。用六亩地开挖成一个池,池中留出九块地作为陆洲不挖。想法取得怀有鱼子的三尺长的鲤鱼二十条,三尺长的雄鲤鱼四条,在二月上旬的庚日,放入池中,轻轻地放入不让出声音,鱼一定会活。到四月,放进一个“#-666nn;守”;六月,放进两个#-666nn;守;八月,放进三个#-666nn;守。所谓“神守”,就是鳖。所以要放鳖,因为鱼增加到三百六十条之后,就有蛟龙来领导它们,把它们带着飞走;放进鳖,鱼就不会再走了,它们在池中绕着九洲环游,游不到尽头,自以为是在江湖里了。

‘到第二年二月,有一尺长的鲤鱼一万五千条,三尺长的四万五千条,两尺长的一万条。每条值五十文钱,一#-666cc;得钱一百二十五万文。再到明年,有一尺长的十万条,两尺长的五万条,三尺长的五万条,四尺长的四万条。留下两尺长的二千条作种。其余的都卖去,#-666cc;可得钱五百一十五万文。再等到明年,就多到不可胜计了。’

“威王就依着在后苑中作鱼池。一年,得钱三十余万文。池中除九洲外,还有八个谷。谷口到池面的水深是二尺,谷本身的水深是六尺。

“之所以要养鲤鱼,因为鲤鱼不食同类,容易长大,价钱又贵。”像陶朱公这样的大大得利,不是一下子可以求得的。但是按照这样的方法作池养鱼,必定可以得到丰足的厚利,一辈子吃用不尽,这也是无穷的利益啊。

另一个作鱼池养鱼的方法: 三尺长的大鲤鱼,不是靠近江湖的地方,仓促间难以求得;如果养小鱼,好几年还长不大。怎么办?有一个快长大鱼的方法: 须要在沼泽陂湖多产大鱼的地方,将靠近水边的泥土,运回来十几车,倒在鱼池底上。二年之内,就有大鱼生出。这是由于土中先有着大鱼子,得到水就孵出长大了。

《南越志》云:“石莼,似紫菜,色青。”

《诗》云:“思乐泮水,言采其茆。”毛云:“茆,凫葵也。”《诗义疏》云:“茆,与葵相似。叶大如手,赤圆,有肥,断着手中,滑不得停也。茎大如箸。皆可生食;又可汋,滑美。江南#-666aa;谓之莼菜,或谓之水葵。”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货殖第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