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齐民要术》 > 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

作菹、藏生菜法第八十八原文解释

葵、菘、芜菁、蜀芥咸菹法: 收菜时,即择取好者,菅、蒲束之。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瓮中。若先用淡水洗者,菹烂。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着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菹色仍青,以水洗去咸汁,煮为茹,与生菜不殊。

其芜菁、蜀芥二种,三日抒出之。粉黍米,作粥清;捣麦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2号作末,绢筛。布菜一行,以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2号末薄坌之,即下热粥清。重重如此,以满瓮为限。其布菜法: 每行必茎叶颠倒安之。旧盐汁还泻瓮中。菹色黄而味美。

作淡菹,用黍米粥清,及麦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2号末,味亦胜。

作汤菹法: 菘菜佳,芜菁亦得。收好菜,择讫,即于热汤中煠出之。若菜已萎者,水洗,漉出,经宿生之,然后汤煠。煠讫,冷水中濯之,盐、醋中;熬胡麻油着。香而且脆。多作者,亦得至春不败。

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05号菹法: 菹,菜也。一曰: 菹不切曰“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05号菹”。用干蔓菁,正月中作。以热汤浸菜令柔软,解辫,择治,净洗。沸汤煠,即出,于水中净洗,复作盐水暂度,出着箔上。经宿,菜色生好。粉黍米粥清,亦用绢筛麦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2号末,浇菹布菜,如前法;然后粥清不用大热。其汁才令相淹,不用过多。泥头七日,便熟。菹瓮以穰茹之,如酿酒法。

作卒菹法: 以酢浆煮葵菜,擘之,下酢,即成菹矣。

藏生菜法: 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穰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

【注释】

菹: 主要利用乳酸发酵加工保藏的盐菜或酸菜,通常指整棵和大片不切的。有咸菹,有淡菹;有久藏的,有速成的。速成的有些是在沸水里焯一下就加盐醋的临时泡成的酸味菜。 藏生菜: 保藏蔬菜使新鲜,只有《要术》本文的一条窖藏鲜菜法。其他引录他#-666aa;材料的都是腌藏法,主要是藏瓜,有盐藏、糟藏、蜜藏、女曲藏、乌梅杬汁藏各法。

粥清: 清粥浆。按: 《要术》在物品后加“清”,指该物品的清汁,如“酱清”,即指豆酱的清汁,“豉清”,即指煮豆豉的澄清液汁,那时没有酱油,都作为酱油的代用品。这里粥清,也是粥上层澄出的清汁,但溶有淀粉,成为清粥浆。

汤菹: 烫菜作成的菹,即先经沸水焯过而后作成的腌菜。现在各地仍有这样腌制的,西南地方比较多。此法成熟较快,但味道不如生菜腌的好。《食次》的汤菹则是临时加醋的酸菜,随焯随吃的。

“盐、醋中”上面该有“下”字,或者前面“之”是“入”字之误。

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05号菹: 菹本身含有酝酿、酿造的意思。此菹加麦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12号和粥浆腌酿,并泥瓮、保温如酿酒的方法,大概因此加草头称为“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05号菹”。

“菹,菜也”,疑脱“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05号”字,应作:“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05号,菹菜也。”连下文“一曰”云云,都是解释标题的,严格说来,都该作小字注文。

“辫”,各本作“辨”、“辦”或“瓣”,均误。这正是卷三《蔓菁》提到的“生僻字_古文自编29805号菹”,当时收割时是“择治而辫之”,字应作“辫”。

“粥清”上宜有“作”字。下文“浇菹布菜”宜倒作“布菜浇菹”。

“后”,上有“如前法”,此作“后法”讲,或作“后来”浇粥清讲,都牵强,疑衍。

到本条止,《要术》本文的作菹和鲜藏生菜二项交代完毕,再下面补充说一下“世#-666aa;”作葵菹为什么作不好,和作“木耳菹”的方法。除此之外,全是引他#-666aa;的材料。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