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夷服诸葛原文解释
【原文】
蜀刘禅2刘禅:刘禅(207—271),三国蜀汉后主,刘备之子。继位后,由丞相诸葛亮主政。炎兴元年(263),魏#-666kk;进逼成都,降魏,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时,南中
3南中:指今川南、滇、黔一带。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
4孟获:彝族首领。刘备死后,他据兵叛乱,为诸葛亮所平。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蜀志》所载
5《蜀志》所载:陈寿《三国志》未见记载七擒孟获事。最早记载此事者,为稍后的《华阳国志·南中志》。,止于一时之事。国朝淳化
6淳化:宋太宗赵光义年号(990—994)。中,李顺乱蜀
7李顺乱蜀:北宋初年,蜀中土地兼并,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永康#-666kk;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次年攻占成都并建立大蜀政权,随后遭到官军镇压,失败。,招安使雷有终
8雷有终:雷有终(947—1005),同州郃阳(今陕西#-666ff;阳)#-666aa;。历官莱芜尉、大理寺丞等职,因镇压李顺起义有#-666ii;,升右谏议大夫,历知益、简、许、并诸州,官至宣徽北院检校太保。嘉州:今四川乐山。南诏:古国名。在今云南一带。唐时有六诏(夷语称王为“诏”),蒙舍诏在最南,治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后来统一其余五诏,国号南诏。五代后晋时期,为段氏所据,称大理国,灭于蒙古。遣嘉州士人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
9姚州:唐初置州,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境有泸水
10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与金沙江会#-666ff;后至云南巧家一段江流。,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
11贡献:进贡。征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赍金龙二条、金钱三十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事见怡显所作《云南录》
12《云南录》: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至道云南录》三卷,右皇朝辛怡显撰。”。

【翻译】
蜀汉后主刘禅时期,南中地区各郡反叛,丞相诸葛亮出兵征讨,首领孟获在当地夷汉百姓中很有威望,经过七战七擒,最后说:“丞相您有上天的威严,南中#-666aa;不再反叛了。”《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记载的,仅限于蜀汉一时之事。本朝淳化年间,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派遣嘉州士#-666aa;辛怡显出使南诏,到达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派#-666aa;带着书信来迎接说:“本地境内有泸水,当年诸葛武侯告诫说:‘倘若不是进贡和征讨,不能随便渡过这条河;如果一定要过,必须前往祭祀,然后才能登舟渡河。’现在我派遣本部#-666kk;将带着两条金龙、三十文金钱并设下酒肉祭品,请先祭祀再渡河。”由此可知南夷对诸葛亮心悦诚#-666hh;,即使千年一如当初。唉,诸葛亮可谓英明啊!此事见于辛怡显所作《至道云南录》。
原文 | 翻译 |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蜀志》所载,止于一时之事。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嘉州士人辛怡显使于南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境有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赍金龙二条、金钱三十文并设酒脯,请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事见怡显所作《云南录》。 | 蜀汉后主刘禅时期,南中地区各郡反叛,丞相诸葛亮出兵征讨,首领孟获在当地夷汉百姓中很有威望,经过七战七擒,最后说:“丞相您有上天的威严,南中#-666aa;不再反叛了。”《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记载的,仅限于蜀汉一时之事。本朝淳化年间,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派遣嘉州士#-666aa;辛怡显出使南诏,到达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派#-666aa;带着书信来迎接说:“本地境内有泸水,当年诸葛武侯告诫说:‘倘若不是进贡和征讨,不能随便渡过这条河;如果一定要过,必须前往祭祀,然后才能登舟渡河。’现在我派遣本部#-666kk;将带着两条金龙、三十文金钱并设下酒肉祭品,请先祭祀再渡河。”由此可知南夷对诸葛亮心悦诚#-666hh;,即使千年一如当初。唉,诸葛亮可谓英明啊!此事见于辛怡显所作《至道云南录》。 |
【原文注释】
〔1〕南夷:古#-666aa;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诸葛:即诸葛亮(181—234),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隐居隆中,人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乃为其筹画据荆益、联孙权、拒曹操的战略,辅佐刘备,终成三国鼎立之势。蜀汉建立,诸葛亮为丞相,刘禅继位,以丞相封武乡侯,屡次北伐,志复中原,出师未捷,于建兴十二年(234)卒于五丈原#-666kk;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晓阴阳,料事如#-666nn;,是一个被神化的艺术形象。»
〔2〕刘禅:刘禅(207—271),三国蜀汉后主,刘备之子。继位后,由丞相诸葛亮主政。炎兴元年(263),魏#-666kk;进逼成都,降魏,被送至洛阳,封安乐公。»
〔3〕南中:指今川南、滇、黔一带。»
〔4〕孟获:彝族首领。刘备死后,他据兵叛乱,为诸葛亮所平。
〔5〕《蜀志》所载:陈寿《三国志》未见记载七擒孟获事。最早记载此事者,为稍后的《华阳国志·南中志》。
〔6〕淳化:宋太宗赵光义年号(990—994)。»
〔7〕李顺乱蜀:北宋初年,蜀中土地兼并,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永康#-666kk;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次年攻占成都并建立大蜀政权,随后遭到官军镇压,失败。
〔8〕雷有终:雷有终(947—1005),同州郃阳(今陕西#-666ff;阳)#-666aa;。历官莱芜尉、大理寺丞等职,因镇压李顺起义有#-666ii;,升右谏议大夫,历知益、简、许、并诸州,官至宣徽北院检校太保。嘉州:今四川乐山。南诏:古国名。在今云南一带。唐时有六诏(夷语称王为“诏”),蒙舍诏在最南,治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后来统一其余五诏,国号南诏。五代后晋时期,为段氏所据,称大理国,灭于蒙古。
〔9〕姚州:唐初置州,治所在今云南姚安。
〔10〕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与金沙江会#-666ff;后至云南巧家一段江流。
〔11〕贡献:进贡。
〔12〕《云南录》: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至道云南录》三卷,右皇朝辛怡显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