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举正》 第2节原文解释
【翻译】
《丰》九四《象传》:“‘遇其夷主’,‘吉’,志行也。”今本文字脱漏“志”字。
《中孚·彖》①:“‘豚鱼吉’,信及也②。”今本“及”字下多“豚鱼”二字。
【注释】
①《中孚(fú)》:,《周易》别卦之六十一(兑下巽上)。
②“豚鱼吉”,信及也:通行本于“及”字后有“豚鱼”二字。意思是,“心怀诚信能感化小猪和鱼就会获得吉祥”,这说明《中孚》的诚信之德能及于豚鱼。
【翻译】
《中孚·彖辞》:“‘豚鱼吉’,信及也。”今本“及”字下多出“豚鱼”二字。
《小过·彖》①:“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②。”今本脱“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六五《象》曰:“‘密云不雨’,已止也③。”注:“阳已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已上”,故注亦误作“阳已上故止也”。
【注释】
①《小过》:,《周易》别卦之六十二(艮下震上)。
②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通行本为“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意思是,因柔者居于卦之中位,所以做小事则会吉利。柔得中,谓《小过》六二、六五皆阴爻,为柔,居下、上卦的中位。
③“密云不雨”,已止也:通行本作“‘密云不雨’,已上也”。意思是,乌云密布却不下雨,说明阴柔之气已过于向上。
【翻译】
《小过·彖辞》:“柔得中,是以可小事也。”今本脱漏“可”字,而“事”字下误增“吉”字。六五《象传》说:“‘密云不雨’,已止也。”注:“阳已止下故也。”今本正文作“已上”,所以注文也误作“阳已上故止也”。
《既济·彖》曰①:“既济亨小,小者亨也②。”今本脱一“小”字。
【注释】
①《既济》:,《周易》别卦之六十三(离下坎上)。
②既济亨小,小者亨也:通行本作“既济,亨,小者亨也”。意思是,“事已成#-666ii;,亨通”,说明此时即使是柔小者也获得亨通。
【翻译】
《既济·彖辞》说:“既济亨小,小者亨也。”今本脱漏一个“小”字。
《系辞》①:“二多誉,四多惧②。”注云:“惧,近也。”今本误以“近也”字为正文,而注中又脱“惧”字。
【注释】
①《系辞》:指《系辞传》,#-666dd;上下传,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论。
②二多誉,四多惧:通行本为“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意思是,第二爻多得赞誉,第四爻却多有忧惧之心,因为它太靠近君王之位了。
【翻译】
《系辞》:“二多誉,四多惧。”注文说:“惧,近也。”今本误把“近也”二字当作正文,而注文中又脱漏“惧”字。
《杂卦》①:“《蒙》稚而著②。”今本“稚”误作“杂”字。
【注释】
①《杂卦》:指《杂卦传》。讲六十四卦的意义。它打散《序卦》的次序,把六十四卦另#-666dd;为三十二组说明卦义,故名“杂”。
②《蒙》稚而著:通行本为“《蒙》杂而著”。意思是,《蒙》卦萌芽错杂而显著。
【翻译】
《杂卦》:“《蒙》稚而著。”今本“稚”误作“杂”字。
予顷于福州道藏中见此书而传之①,及在后省②,见晁公武所进《易解》③,多引用之,世罕有其书也。
【注释】
①福州道藏(zàng):指《政和万寿道藏》,宋徽宗时刊于福州,修成于政和年间,总#-666cc;五千四百八十一卷。道藏,道家典籍的汇刻。
②后省(shěng):中书门下后省的简称。宋承唐制,于皇城内设政事堂为宰相议事处。皇城外另有中书省和门下省,各自处理本省日常行政事务,俗称中书门下后省。
③晁公武:宋#guoxue666-com;宗绍兴二年(1132)进士,历各州知州、临安府少尹,晚居嘉州(今四川乐山)。其《郡斋读书志》二十卷,是我国现在最早且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易解》:晁公武《易诂训传》,十八卷。
【翻译】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