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皇甫湜诗

皇甫湜诗原文解释

【原文】

皇甫湜、李翱,虽为韩门弟子,而皆不能诗,浯溪石间有湜一诗,为元结note-name:元结2元结: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666aa;。中唐文学家,为古文运动先驱之一。而作,其词云:“次山有文章,可惋note-name:可惋3可惋:可惜。只在碎。然长于指叙,约洁多余态。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note-name:出句多分外4出句多分外:作诗常出#-666aa;意表。。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note-name:拔戟成一队5拔戟成一队:语出《左传·襄公十年》。意谓自成一队,别具一格。中行note-name:中行6中行:即窦常(747?—825),字中行,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666aa;。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进士,官至国子祭酒,在当时颇有诗名。虽富剧,粹美note-name:粹美7粹美:精美。君可盖。子昂note-name:子昂8子昂:即陈子昂(661—702),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666aa;。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为麟台正字、右拾遗。曾两度从#-666kk;,后因父老解职回乡。受县令构陷而卒。陈子昂是唐代文学风气转变的先驱,甚为李、杜所推崇。作有《感遇》三十八首。《感遇》佳,未若君雅裁。退之note-name:退之9退之:即韩愈,字退之。全而神,上与千年对。李杜才海翻note-name:李杜才海翻10李杜才海翻:李白、杜甫有倾江倒海之才。,高下非可概note-name:非可概11非可概:不是轻易能够加以概括的。。文于一note-name:气12气:指文气。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术语,大略关涉文学的精#-666nn;、风格、气势等等。间,为物莫与大。先王note-name:先王13先王:古圣先贤。荒:荒芜,荒废。路不荒,岂不仰吾辈。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note-name: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14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此两句状浯溪之景。衙衙,相向而立。素濑,泛起白沫的激流。。我思何人知,徙倚note-name:徙倚15徙倚:徘徊。如有待。”味此诗,乃论唐人文章耳,风格殊无可采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皇甫湜、李翱,虽为韩门弟子,却都不擅长作诗,浯溪石刻有皇甫湜一首诗,是为元结而作,诗云:“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长于指叙,约洁多余态。心语适相应,出句多#-666dd;外。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中行虽富剧,粹美君可盖。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退之全而#-666nn;,上与千年对。李杜才海翻,#guoxue666-com;下非可概。文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我思何#-666aa;知,徙倚如有待。”品味此诗,是评论唐#-666aa;诗文,风格实在是一无可取。

原文翻译

皇甫湜、李翱,虽为韩门弟子,而皆不能诗,浯溪石间有湜一诗,为元结而作,其词云:“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长于指叙,约洁多余态。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中行虽富剧,粹美君可盖。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退之全而神,上与千年对。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文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待。”味此诗,乃论唐人文章耳,风格殊无可采也。

皇甫湜、李翱,虽为韩门弟子,却都不擅长作诗,浯溪石刻有皇甫湜一首诗,是为元结而作,诗云:“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长于指叙,约洁多余态。心语适相应,出句多#-666dd;外。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中行虽富剧,粹美君可盖。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退之全而#-666nn;,上与千年对。李杜才海翻,#guoxue666-com;下非可概。文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我思何#-666aa;知,徙倚如有待。”品味此诗,是评论唐#-666aa;诗文,风格实在是一无可取。

【原文注释】

〔1〕皇甫湜:皇甫湜(777—835?),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666aa;。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官至工部郎中,与李翱一同从韩愈学古文,“翱得其正,湜得其奇”,是著名的古文家。

〔2〕元结: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666aa;。中唐文学家,为古文运动先驱之一。

〔3〕可惋:可惜。

〔4〕出句多分外:作诗常出#-666aa;意表。

〔5〕拔戟成一队:语出《左传·襄公十年》。意谓自成一队,别具一格。

〔6〕中行:即窦常(747?—825),字中行,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666aa;。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进士,官至国子祭酒,在当时颇有诗名。»

〔7〕粹美:精美。

〔8〕子昂:即陈子昂(661—702),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666aa;。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为麟台正字、右拾遗。曾两度从#-666kk;,后因父老解职回乡。受县令构陷而卒。陈子昂是唐代文学风气转变的先驱,甚为李、杜所推崇。作有《感遇》三十八首。

〔9〕退之:即韩愈,字退之。

〔10〕李杜才海翻:李白、杜甫有倾江倒海之才。

〔11〕非可概:不是轻易能够加以概括的。

〔12〕:指文气。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术语,大略关涉文学的精#-666nn;、风格、气势等等。

〔13〕先王:古圣先贤。荒:荒芜,荒废。»

〔14〕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此两句状浯溪之景。衙衙,相向而立。素濑,泛起白沫的激流。

〔15〕徙倚: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