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士共谈原文解释
【原文】
《维摩诘经》1《维摩诘经》:大乘佛教早期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以下引文出自《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言,文殊
2文殊:梵语“文殊师利”的简称,意为妙德、妙吉祥。文殊与普贤二菩萨常侍于佛之左右。维摩:即维摩诘,释迦牟尼同时#-666aa;,曾向佛弟子舍利弗、弥勒、文殊师利等讲说大乘教义。丈室:一丈见方的房子,又称方丈。从佛所将诣维摩丈室问疾,菩萨
3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意为大觉有情,既能自觉本性,又能普度众生。罗汉修行精进,便成菩萨,位次于佛。随之者以万亿计,曰:“二士
4士:大士,做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菩萨的通称。共谈,必说妙法。”予观杜少陵寄李太白诗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5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语出杜甫《春日忆李白》。尊,盛酒器。。”使二公真践此言,时得洒扫撰杖屦于其侧,所谓不二法门
6不二法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不可言传而直接入道。法门,修行者入道之门径。,不传之妙
7不传之妙: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奥妙。,启聪击蒙
8击蒙:本《周易·蒙》卦上九爻辞,意思是:以责罚的方式启发蒙昧。,出肤寸
9肤寸:长度单位,一指宽为一寸,四指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666ff;,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从石缝中冒出雾气,这些雾气一点一滴汇聚成云,不到一早震就能天下普降大雨,只有泰山能如此。)之泽以润千里者,可胜道哉。

【翻译】
《维摩诘经》上说,文殊菩萨从佛那里去维摩诘的丈室探病,随从他的菩萨数以万亿计,都说:“二士#-666cc;谈,必说妙法。”我读杜少陵寄李太白诗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倘使两位大诗#-666aa;果真履行此一诺言,那时若有幸在他们身边为之洒扫持杖,听他们谈论作诗的不二法门,不传之妙,启迪蒙昧开示智慧,就像雾气汇聚成云化雨润泽天下,这其中的妙处真是言说不尽啊。
原文 | 翻译 |
《维摩诘经》言,文殊从佛所将诣维摩丈室问疾,菩萨随之者以万亿计,曰:“二士共谈,必说妙法。”予观杜少陵寄李太白诗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使二公真践此言,时得洒扫撰杖屦于其侧,所谓不二法门,不传之妙,启聪击蒙,出肤寸之泽以润千里者,可胜道哉。 | 《维摩诘经》上说,文殊菩萨从佛那里去维摩诘的丈室探病,随从他的菩萨数以万亿计,都说:“二士#-666cc;谈,必说妙法。”我读杜少陵寄李太白诗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倘使两位大诗#-666aa;果真履行此一诺言,那时若有幸在他们身边为之洒扫持杖,听他们谈论作诗的不二法门,不传之妙,启迪蒙昧开示智慧,就像雾气汇聚成云化雨润泽天下,这其中的妙处真是言说不尽啊。 |
【原文注释】
〔1〕《维摩诘经》:大乘佛教早期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以下引文出自《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2〕文殊:梵语“文殊师利”的简称,意为妙德、妙吉祥。文殊与普贤二菩萨常侍于佛之左右。维摩:即维摩诘,释迦牟尼同时#-666aa;,曾向佛弟子舍利弗、弥勒、文殊师利等讲说大乘教义。丈室:一丈见方的房子,又称方丈。»
〔3〕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意为大觉有情,既能自觉本性,又能普度众生。罗汉修行精进,便成菩萨,位次于佛。
〔4〕士:大士,做自利利他之大事者。菩萨的通称。
〔5〕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语出杜甫《春日忆李白》。尊,盛酒器。
〔6〕不二法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不可言传而直接入道。法门,修行者入道之门径。
〔7〕不传之妙: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奥妙。
〔8〕击蒙:本《周易·蒙》卦上九爻辞,意思是:以责罚的方式启发蒙昧。
〔9〕肤寸:长度单位,一指宽为一寸,四指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666ff;,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从石缝中冒出雾气,这些雾气一点一滴汇聚成云,不到一早震就能天下普降大雨,只有泰山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