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殿原文解释
【原文】
汉高祖五年1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长沙
2长沙:郡名。秦置,因有“万里沙祠”而得名,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城区)。豫章:郡名。汉初#-666dd;九江郡置,治所南昌(今属江西)。象郡:郡名。秦置。治所临尘(今广西崇左)。南海:郡名。秦置,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吴芮(?—前202):鄱阳(今属江西)#-666aa;。曾任鄱阳令,号鄱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举兵随诸侯入关,项羽封其为衡山王,汉#guoxue666-com;祖五年,改封长沙王。、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十二年
3十二年:前195年。,以三郡封吴王濞,而豫章亦在其中。又,赵佗
4赵佗:赵佗(?—前137),真定(今河北正定)#-666aa;。秦末为南海龙川令,秦灭,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立赵佗为南越王,吕后时自尊为南越武帝,文帝时去帝号称臣。先有南海,后击并桂林、象郡。则芮所有,但长沙一郡耳。按,芮本为秦番阳令,故曰番君。项羽已封为衡山王,都邾
5邾:邾(zhū),古邑名。战国楚地。楚宣王灭邾国,迁其君于此,因名其地在今湖北黄冈。。邾,今之黄州也。复侵夺其地。故高祖徙之长沙而都临湘,一年薨,则其去番也久矣。今吾邦
6吾邦:指鄱阳。洪迈为鄱阳#-666aa;。正听:正厅。犹指郡正听为吴王殿,以谓芮为王时所居。牛僧孺
7牛僧孺:牛僧孺(780—848),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666aa;。唐德宗贞元元年(785)进士,宪宗时官至御史中丞,敬宗时封奇章郡公,文宗时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与李宗闵等结为朋#-666bb;,排斥李德裕等,史称“牛李党争”。有志怪之作《玄怪录》。《玄怪录》载,唐元和中,饶州刺史齐推
8齐推: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666aa;。唐德宗时宰相齐抗之弟。女,因止州宅诞育,为神人击死,后有仙官
9仙官:道教指称有尊位的#-666nn;仙。这里代指道士。治其事,云:“是西汉鄱阳王吴芮,今刺史宅,是芮昔时所居。”皆非也。

【翻译】
汉#guoxue666-com;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诸郡之地册封鄱君吴芮为长沙王。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刘濞,而豫章郡也在其中。另外,赵佗先据有南海郡,后来攻占桂林、象郡。那么吴芮所据有的,仅长沙一郡罢了。按,吴芮本秦末鄱阳令,所以称鄱君。项羽后来封其为衡山王,建都于邾。邾,就是现在的黄州。后来又侵夺了他的封地。所以高祖把他迁至长沙而建都临湘,一年后去世,那么他离开鄱阳为时很久了。现在我家乡还称官府正厅为吴王殿,说是吴芮为王时居住过的。牛僧孺《玄怪录》记载,唐朝元和年间,饶州刺史齐推之女,因为在州府官宅#-666dd;娩,被#-666nn;#-666aa;击死,后来有道士做法事,说:“这是西汉鄱阳王吴芮作祟,现在的刺史官宅,是吴芮当年住过的。”这都不对。
原文 | 翻译 |
汉高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濞,而豫章亦在其中。又,赵佗先有南海,后击并桂林、象郡。则芮所有,但长沙一郡耳。按,芮本为秦番阳令,故曰番君。项羽已封为衡山王,都邾。邾,今之黄州也。复侵夺其地。故高祖徙之长沙而都临湘,一年薨,则其去番也久矣。今吾邦犹指郡正听为吴王殿,以谓芮为王时所居。牛僧孺《玄怪录》载,唐元和中,饶州刺史齐推女,因止州宅诞育,为神人击死,后有仙官治其事,云:“是西汉鄱阳王吴芮,今刺史宅,是芮昔时所居。”皆非也。 | 汉#guoxue666-com;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诸郡之地册封鄱君吴芮为长沙王。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刘濞,而豫章郡也在其中。另外,赵佗先据有南海郡,后来攻占桂林、象郡。那么吴芮所据有的,仅长沙一郡罢了。按,吴芮本秦末鄱阳令,所以称鄱君。项羽后来封其为衡山王,建都于邾。邾,就是现在的黄州。后来又侵夺了他的封地。所以高祖把他迁至长沙而建都临湘,一年后去世,那么他离开鄱阳为时很久了。现在我家乡还称官府正厅为吴王殿,说是吴芮为王时居住过的。牛僧孺《玄怪录》记载,唐朝元和年间,饶州刺史齐推之女,因为在州府官宅#-666dd;娩,被#-666nn;#-666aa;击死,后来有道士做法事,说:“这是西汉鄱阳王吴芮作祟,现在的刺史官宅,是吴芮当年住过的。”这都不对。 |
【原文注释】
〔1〕汉高祖五年:前202年。
〔2〕长沙:郡名。秦置,因有“万里沙祠”而得名,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城区)。豫章:郡名。汉初#-666dd;九江郡置,治所南昌(今属江西)。象郡:郡名。秦置。治所临尘(今广西崇左)。南海:郡名。秦置,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吴芮(?—前202):鄱阳(今属江西)#-666aa;。曾任鄱阳令,号鄱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举兵随诸侯入关,项羽封其为衡山王,汉#guoxue666-com;祖五年,改封长沙王。»
〔3〕十二年:前195年。»
〔4〕赵佗:赵佗(?—前137),真定(今河北正定)#-666aa;。秦末为南海龙川令,秦灭,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立赵佗为南越王,吕后时自尊为南越武帝,文帝时去帝号称臣。
〔5〕邾:邾(zhū),古邑名。战国楚地。楚宣王灭邾国,迁其君于此,因名其地在今湖北黄冈。
〔6〕吾邦:指鄱阳。洪迈为鄱阳#-666aa;。正听:正厅。
〔7〕牛僧孺:牛僧孺(780—848),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666aa;。唐德宗贞元元年(785)进士,宪宗时官至御史中丞,敬宗时封奇章郡公,文宗时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与李宗闵等结为朋#-666bb;,排斥李德裕等,史称“牛李党争”。有志怪之作《玄怪录》。
〔8〕齐推: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666aa;。唐德宗时宰相齐抗之弟。
〔9〕仙官:道教指称有尊位的#-666nn;仙。这里代指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