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有天下原文解释
【原文】
稷躬稼而有天下1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泰伯
2泰伯:周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相传其不愿继承王位,逃之,遂为后世吴国之始祖。三:屡次。《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三以天下让,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3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按,引诗出自《大雅·皇矣》,意思是:文王勃然而怒,整顿#-666kk;队向前,阻止入侵莒国之敌,增强周国威望,以报答各国对周的向往。,皆以子孙之事追言之。是时,稷始封于邰
4邰:邰(tái),古国名。在今陕西武#-666ii;。,古公方邑于梁山
5梁山:在今陕西乾县西北。之下,文王才有岐周
6岐周:周初国在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故称岐周。之地,未得云天下也。禹未尝躬稼,因稷而称之。

【翻译】
后稷亲自耕作而拥有天下,泰伯多次辞让天下,文王一怒而使天下百姓安定,这些都是以子孙之事追述而言。当时,后稷刚刚受封于邰,古公亶父刚刚在梁山之下修筑城邑,周文王刚据有岐周之地,还远远说不上什么天下。大禹不曾亲自耕作,提到后稷因而也称扬他。
原文 | 翻译 |
稷躬稼而有天下,泰伯三以天下让,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皆以子孙之事追言之。是时,稷始封于邰,古公方邑于梁山之下,文王才有岐周之地,未得云天下也。禹未尝躬稼,因稷而称之。 | 后稷亲自耕作而拥有天下,泰伯多次辞让天下,文王一怒而使天下百姓安定,这些都是以子孙之事追述而言。当时,后稷刚刚受封于邰,古公亶父刚刚在梁山之下修筑城邑,周文王刚据有岐周之地,还远远说不上什么天下。大禹不曾亲自耕作,提到后稷因而也称扬他。 |
【原文注释】
〔1〕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2〕泰伯:周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相传其不愿继承王位,逃之,遂为后世吴国之始祖。三:屡次。《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3〕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按,引诗出自《大雅·皇矣》,意思是:文王勃然而怒,整顿#-666kk;队向前,阻止入侵莒国之敌,增强周国威望,以报答各国对周的向往。
〔4〕邰:邰(tái),古国名。在今陕西武#-666ii;。
〔5〕梁山:在今陕西乾县西北。»
〔6〕岐周:周初国在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故称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