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翻译 > 第2节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翻译 第2节

然而父老乡亲都怀恋故土,没有人肯随从司马朗走;只有同县的赵咨,带着家属和司马朗一起去了黎阳。过了几个月,关东地方的州郡纷纷起兵,聚集了几十万兵马,都驻扎在荥阳和河内郡。各路领兵的将军互相不能统率,果然放纵士兵烧杀抢掠,百姓死了将近一半。

过了很久,关东的军队纷纷瓦解,太祖和吕布在濮阳对峙。司马朗才携带家眷回到温县。正赶上大饥荒,严重到人吃人的程度。司马朗收养抚恤自己宗族的人,教育自己的弟弟,并未因为世道衰败便抛弃了学业。

司马朗二十二岁时,太祖曹操任命他为自己司空府下属。后来任成皋县令,因病离职。又复职任堂阳县长。他治理地方的政策宽厚仁慈,不用鞭、杖等刑罚,百姓也不犯法。此前,县里有些老百姓迁徙到京城地区居住。后来朝廷向堂阳县下达制造船只的任务,迁走的县民担心司马朗不能如期完成,就互相联络,悄悄回来帮助造船。司马朗得到百姓的爱戴就到了这样的程度。后来他升任元城县令。

又入朝担任丞相府的主簿。司马朗认为:“天下之所以出现土崩瓦解局面,是因为从秦朝开始废除了五等爵位的分封制度,而郡国也没有进行军事训练做好战争准备的缘故。现在虽然已经不可能恢复实行五等爵制,却可以下令让州、郡都设置地方军队:对外防备异族侵略,对内威慑那些图谋不轨的人,这才是最好的策略。”他还认为:“应当恢复古代的井田制。过去由于考虑到百姓的土地都传承了许多代,很难在中途收归国有,所以一直维持现状到今天。现在正赶上大乱之后,百姓分散在各处;土地没有主人,都成了公田:应该趁这个时机恢复井田制。”关于恢复井田制的建议虽然没有实施,但是后来在州、郡设置军队,就是司马朗原来主张。

他升任兖州刺史,政策和教化得到全面推行,受到百姓的称赞。即使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司马朗也总是穿粗布衣服,吃劣等饭食,用俭朴的生活给部下作出表率。他非常喜爱有关评价人物优劣的典籍;他的同乡李觌等人名气很大,可是司马朗却常常公开批评这些人。后来李觌等人果然身败名裂,人们都佩服司马朗有远见。钟繇、王粲曾发表议论说:“不是圣人就不能把天下治理成太平盛世。”司马朗却认为:“伊尹、颜渊一类人虽然不是圣人,但让这样的人连续几代治理以后,也可以达到太平盛世。”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吴国,行军到居巢。这时部队中发生了流行性传染病,司马朗亲自巡视军营,为生病的士卒请医配药。结果自己也染上了疾病去世,终年四十七岁。他临死前吩咐家人:“给遗体穿布衣戴头巾,入殓的时候只穿与季节相应的平常的服装。”兖州人民对他十分怀念。

魏明帝即位,封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食邑一百户。司马朗的弟弟司马孚,又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司马遗死后,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继承了爵位。

当初同司马朗一起迁徙到黎阳的赵咨,官做到太常,是当时的优秀人才。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县人。他起初担任陈郡的主簿。太祖曹操做司空时,征召他任章县县长。后来他任乘氏、海西、下邳三县的县令,在任职的地方都有善于治理的名声。此后他入朝担任司空府的西曹令史,升为西曹属。

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并州刚刚来归附,梁习以别部司马的官职代理并州刺史。当时正是高幹作乱之后,南匈奴等少数族就在并州界内,嚣张跋扈,并州的官吏百姓纷纷反叛逃亡,加入到少数族的部落中。州中的豪强大族招兵买马,也不时骚扰危害人民;各种势力互相煽动,就像棋子一样到处密密麻麻地盘踞着。梁习到任以后,采用劝诱招抚的办法,很有礼貌地召请那些豪强大族,分批加以推荐,让他们到太祖的军府中去任职。豪强大户都得到安置以后,紧接着征调壮丁前去参军;又借着大军出征的机会,让他们充当战士和运输队员。当官的和当兵的离去以后,又开始迁移他们的家属;前后送往邺县的共有好几万人。对那些不执行命令的,梁习就派兵前去讨伐;杀死了一千多人后,上万人前来投降归顺。南匈奴的单于恭恭敬敬地服从管理,各部落著名的酋长也叩头听命;少数族人民都听从梁习的调遣,承担政府分配的各类任务,同编入户口名册的汉族百姓一样。边境从此得到安定,百姓在田地里安心耕作;梁习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其指示得到认真的贯彻。州里的名士经过梁习的推荐,都得到朝廷的任用,事情的经过记载在本书《常林传》中。太祖对梁习非常赞赏,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并正式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州中的父老称颂梁习的事迹,认为自从他们懂事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刺史能够赶得上梁习。

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并州并入冀州;任命梁习为议郎、冀州西部都督从事,属于冀州统辖,并指挥原来的部队。又受命到上党郡督运大木材,以供修建邺城宫殿的需要。梁习上表请求设置两名屯田都尉,带领六百个屯田民夫;在大道旁边耕种粮食,供给运输木材的人畜食用。后来南匈奴的单于入朝称臣,西北边境没有了忧患,这都是梁习的功绩。

魏文帝曹丕即帝位,重新设置并州,梁习再次担任刺史;晋爵为申门亭侯,食邑一百户。他的行政成绩常常是全国最优等。

太和二年(公元 228),朝廷征召他担任大司农。梁习在并州任职二十多年,他的住处非常简陋,家里也没有地方特产的珍贵物品。魏明帝感到很惊异,给予他优厚的赏赐。太和四年(公元230),梁习去世,他的儿子梁施继承了他的爵位。

当初,济阴郡的王思与梁习,都担任司空府的西曹令史。有一天轮到王思当班,向太祖报告公文,不合太祖心意;惹得太祖大发雷霆,下达指令传唤写文件的官吏,准备处死他。指令下达时正赶上王思不在,梁习便替他去见曹操,一到就被关押起来;王思听说后急忙赶回来,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责,说应当处死的人不是梁习而是自己。太祖对梁习默默地代人受过十分感动,也很赞赏王思能勇于承担罪责。他说:“想不到我的军队中竟然有两名义士!”后来两个人同时被提升为刺史,王思兼管豫州。王思也是个能干的官员,只是实施行政时苛刻琐碎,不识大体。他后来官至九卿,封为列侯。

张既,字德容,冯翊郡高陵县人。十六岁的时候,在郡政府中担任小吏,后来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被举荐为孝廉,他没有应召到京城去求官。太祖曹操做司空的时候,任命他为下属,他也没有去;后来他被举荐为茂才,担任新丰县令。他治理新丰县的政绩,在长安附近的京兆尹、冯翊郡、扶风郡中名列第一。

袁尚在黎阳同太祖的兵马对抗,派他所设置的河东郡太守郭援、并州刺吏高幹以及南匈奴的单于,一起攻取平阳;又派遣使者到西边去联合关中的各路位将领抵抗太祖。太祖部下的司隶校尉钟繇也派张既,去游说马腾等关中将领。张既给马腾等人分析利害关系,马腾等人被说服归顺了太祖。马腾还派儿子马超带领一万多人马,会同钟繇攻击高幹、郭援;把对方打得溃不成军,郭援被斩首,高幹和南匈奴的单于都被迫投降。后来高幹在并州再次反叛。河内郡的张晟独自拥有一万多人马,在崤山、渑县一带抢掠。河东郡的卫固、弘农郡的张琰,都起兵响应张晟。太祖任命张既为议郎,在钟繇的部队中参谋军事,让他到西边的关中召来马腾等将领,联合攻击张晟等武装势力,结果大败敌人。杀死了张琰、卫固,高幹逃奔荆州。太祖封张既为武始亭侯。

太祖将要讨伐荆州的刘表,却对分别据守着关中的马腾等人不放心。就又派张既去劝说马腾等人,让他们放弃部下军队回朝廷任职。马腾已经答应,而又有些后悔;张既恐怕发生变故,就赶忙向沿途各县发公文,要他们为马腾等人准备犒劳和赠送的物品,又让沿途的郡太守出城迎接。马腾不得已,只好启程向东回朝。太祖上表请求任命马腾为卫尉;封他的儿子马超为将军,统领原来的部属。后来马超反叛,张既随同太祖在华阴县大败马超。平定了关中一带之后,太祖任命张既为京兆尹;他招纳流离失散的人民,修复原来的县城,百姓都十分拥戴他。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