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翻译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翻译

王凌,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人。叔父王允,任汉朝司徒,领头刺杀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为董卓报仇,攻入长安,杀死王允,还诛灭他的全家。王凌和他的哥哥王晨,当时都还年轻,翻越城墙脱险,四处逃亡后回到家乡。后来他被举荐为孝廉,出任发干县县长,逐渐升到中山郡太守,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太祖曹操任命他为自己丞相府的下属。文帝曹丕即位,任命王凌为散骑常侍,又出任兖州刺史,和张辽等人一起到广陵讨伐孙权。到达长江后,夜里突然狂风大作,孙吴大将吕范等人的船只被吹到了北岸。王凌和众将官迎头痛击,斩杀敌人将领,缴获敌人船只,立下战功,被封为宜城亭侯,加授建武将军官职。

他转任青州刺史。汉末天下大乱,这时的青州海滨地区因受汉末大乱的影响,法制很不健全。王凌宣布政令实施教化,赏善罚恶,很有条理,老百姓都忍不住交口称赞。

他随从曹休征伐孙吴,在夹右与敌军遭遇,曹休军队失利,他拼死力战突出重围,使曹休免遭歼灭。他又先后转任扬州、豫州的刺史,都能得到当地军民的拥护。刚到豫州时,他表彰当地先贤的后代,访求没有出名的人才,下达了一系列指示和命令,表现出他美好的心意。起初,王凌和兖州刺史司马朗、豫州刺史贾逵友善,等他到了兖州、豫州当刺史后,又继承了他们在任时留下的美好声名和事迹。

正始初年,王凌任征东将军,持有节杖,指挥扬州各路军队。

正始二年(公元241),孙吴大将全琮带领数万人马进攻芍陂。王凌率诸军迎战,与敌人争夺芍陂的水面,连日奋战,敌人终于退走。王凌因功晋封南乡侯,封邑一千三百五十户,又升任车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

当时,王凌的外甥令狐愚才能出众,正担任兖州刺史,驻扎在平阿县。他们舅甥俩都统领兵马,承担淮南边境要地的重任。王凌又就地升任司空。司马懿杀死曹爽后,即提升王凌为太尉,还授予节杖、斧钺。王凌、令狐愚秘密商议,认为继承帝位的齐王曹芳不适宜再当皇帝,而楚王曹彪年纪较大又有才能,想另立曹彪为皇帝,建都在许昌。

嘉平元年(公元 249)九月,令狐愚派部将张式到白马县,探望曹彪并建立联系。王凌又派心腹侍从劳精到洛阳,对儿子王广述说他们的打算。王广说:“废黜和拥立皇帝是一件大事,切勿成为祸事的带头人!”这年十一月,令狐愚又派张式去看曹彪,张式还未回来,令狐愚就病死了。嘉平二年(公元 250),火星出现并停留在二十八宿中斗宿的位置上。王凌说:“斗宿中有星,预示要出现一位突然显贵的人物。”

嘉平三年(公元 251)春天,孙吴出动大军堵塞涂水。王凌想借此机会开始行动,于是大规模动员军队,上奏朝廷请求讨伐孙吴入侵之敌,皇帝下诏不同意。王凌加紧策划,派部将杨弘把他的打算告诉兖州刺史黄华。不料黄华、杨弘却连名把此事报告给太傅司马懿。司马懿立即出动京城驻军由水路前往讨伐王凌,先下达赦免令,赦免王凌的罪行,又带着王凌的儿子尚书王广一起出发,让王广写信劝告父亲投降。大军突然到达百尺堰,对王凌形成极大的压力。

王凌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只身乘船来迎接司马懿,先派下属王彧前去认罪,并上交印绶、节杖、斧钺。大军进驻丘头,王凌赤裸上身让人把自己双手反绑站在河岸边。司马懿秉承皇帝的诏命,派主簿解开王凌的绳索让他穿上衣服,召见王凌,给予慰问,又还给王凌印绶、节杖、斧钺,指派六百步兵和骑兵把王凌送回京城。王凌走到项县,饮毒药自杀。

司马懿继续前进到扬州的治所寿春,张式等人自首。司马懿深入追究这一事件,曹彪被赐死,凡与此事有关的人物都诛灭三族。

朝廷大臣议论之后认为:“按照《春秋》的大义,齐国的崔杼、郑国的归生,都在死后被追加死刑,戮尸劈棺,这都记载在史籍上。王凌、令狐愚的罪行也应按照古代的法典处理。”于是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劈开棺材,在邻近街市暴尸三天。又把他们的印章和绶带、官服一起烧掉,然后把裸露的尸体直接丢进墓坑草草掩埋。杨弘、黄华晋爵为乡侯。王凌的儿子王广很有志向,学问和品行都不错,被处死的时候四十多岁。

毌丘俭,字仲恭,河东郡闻喜县人。其父毌丘兴,黄初年间任武威郡太守,讨伐叛逆,安抚服从的人,开通河西地区,名声仅次于金城郡的太守苏则。因为讨伐叛乱的张进和少数族立下军功,他被封为高阳乡侯。又入朝担任将作大匠。

毌丘兴死后,毌丘俭继承父亲的爵位,并担任平原王文学。

平原王曹叡即位为明帝,毌丘俭为尚书郎,升任羽林监。因为是明帝的老下属,所以很受厚待。他出任洛阳典农中郎将,当时明帝下令征调农民修筑宫殿,毌丘俭上奏说:“依愚臣看来,天下最急需消灭的是吴、蜀二贼,最急需实现的是丰衣足食。如果二贼不消灭,士兵百姓饥寒交迫,即使宫殿再高大华美,也还是没有益处的。”

后来他升任荆州刺史。青龙年间,明帝打算讨伐辽东的公孙渊,因为毌丘俭有才干和策略,调他任幽州刺史,加授度辽将军官职,持有节杖,并兼任护乌丸校尉。他率领幽州各军到达襄平,在辽隧扎下大营。右北平郡的乌丸族单于寇娄敦、辽西郡的乌丸族首领护留等人,以及汉族中从前追随袁尚逃奔辽东的将领,这时率领五千多人前来投降。寇娄敦派弟弟阿罗槃等到京城朝见天子并进贡,朝廷赐给同来的首领二十多人以侯、王名号,又颁发车马和彩色丝织品等作为奖赏。公孙渊出兵迎战,毌丘俭被打败,狼狈退回。

第二年,皇帝派太尉司马懿统领京城驻军及毌丘俭的幽州地方军队共计数万人讨伐公孙渊,一举平定辽东。毌丘俭因功晋封为安邑侯,封邑三千九百户。

齐王曹芳在位的正始年间,毌丘俭因为境外的高句丽国多次入侵边境,于是率领一万步兵和骑兵经过玄菟郡,兵分几路杀往高句丽。高句丽的国王位宫,率兵二万,进军沸流水的上游。两军在梁口展开一场激战,位宫连被打败,只好逃走。毌丘俭乘胜追击,用布包裹马蹄,又抬起车轮,越过险峻易滑的高山,直趋高句丽国的都城丸都。攻破丸都后大肆屠杀,斩首和俘虏的敌军数以千计。当初,高句丽国一个叫做得来的官员多次劝位宫不要与魏朝作对,位宫不听劝告。得来感叹说:“眼见这里马上就要变成废墟了!”然后绝食而死,全国都认为他是一个贤人。毌丘俭到丸都后向部队下达命令:不许损坏得来的坟墓,不准砍伐他坟墓周围的树木。又把他被俘虏的妻子儿女,全部释放。位宫带着妻子儿女逃走,毌丘俭领兵回还。

正始六年(公元 245),毌丘俭再度讨伐高句丽,位宫望风而逃远远跑到买沟。毌丘俭派玄菟郡太守王欣追赶,穿过沃沮国又追了一千多里,直至肃慎国的南部边界,于是在石碑上刻下文字记述战功,先后在丸都的山上和不耐城中刻石立碑。总共斩杀和俘虏了八千多人,论功受赏,封侯的就有一百多人。毌丘俭又在当地开山修渠引水灌溉,老百姓受益不浅。毌丘俭升任左将军,被授予节杖,监督豫州各路军队,兼任豫州刺史。

之后他又转任镇南将军。诸葛诞在东关作战,失利,朝廷命令毌丘俭、诸葛诞二人对换职务:诸葛诞任镇南将军,指挥豫州各路军队;毌丘俭为镇东将军,指挥扬州各路军队。孙吴的太傅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毌丘俭与文钦合力抵御。太尉司马孚统领京城驻军东下,赶来解围,诸葛恪才撤军。

当初,毌丘俭和夏侯玄、李丰有深厚友谊。扬州刺史兼前将军文钦,是曹爽的同县老乡,骁勇果断,粗暴凶猛,多次立下战功。但是他喜欢虚报俘虏的人数,以获取奖赏,而朝廷往往不给,因此文钦日益怨恨。毌丘俭想方设法笼络文钦,两人关系极为融洽。文钦对毌丘俭感恩戴德,忠心不贰。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方伎传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