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毌丘诸葛邓钟传 翻译 第2节
正元二年(公元 255)正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大彗星,运行的轨迹有几十丈长,朝着西北方向一直移动到天边。开始出现的地方是古代吴、楚两国的对应星区,即二十八宿的女、翼、轸等三宿。毌丘俭、文钦十分高兴,认为这是自己的祥瑞征兆,于是假传皇太后的旨意,历举罪行声讨大将军司马师,又向各个郡国发布公文,宣布举兵反叛。他们胁迫淮南各营将士,以及官员百姓,都进入寿春城;在城西设土坛,歃血为盟之后,把老弱留下来守城,毌丘俭、文钦亲自统领五六万大军北渡淮河,向西推进到项县。毌丘俭在项县城中固守,文钦在城外游动作战。
大将军司马师出动京城内外的驻军讨伐,另外派诸葛诞率领豫州各路军队从安风津逼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率领青州、徐州的各路军队从谯县、宋县之间出击,以断绝叛军的退路。大将军司马师自己率兵驻扎在汝阳县,派监军王基统领前锋各军据守南顿县,等待迎击毌丘俭的部队。司马师命令各路军队在壁垒中固守,不要与对方交战。毌丘俭、文钦向前不能战斗,向后退回寿春又怕遭到袭击,进退两难,无计可施。而他们手下的淮南各军将士,家属都在北方,所以军心涣散,纷纷投降。只有淮南新近从孙吴来投降的农民愿意为他们效力。大将军司马师派兖州刺史邓艾指挥泰山等郡的军队一万多人到乐嘉,装作兵力弱小不堪一击的样子,以诱使毌丘俭、文钦出击,而自己则紧跟着带领主力大军从汝阳赶到。文钦不知是计,果然在夜间来袭击邓艾。等到天亮,才看见强大的主力军团就在面前,连忙撤回军队退走。
司马师派出精锐骑兵队追击,大破文钦,文钦落荒而逃。这一天,毌丘俭听说文钦战败,心中害怕;趁黑夜下令撤退,全军开始崩溃。退到了慎县,毌丘俭身边的士兵逐渐跑光了。他和小弟毌丘秀、孙儿毌丘重三人,藏在水边的草中。安风津都尉的部下张属,就地射死毌丘俭,把他的头颅用驿车送往京城,张属因此被封侯。毌丘秀、毌丘重二人向南逃到孙吴。凡是被毌丘俭、文钦所胁迫的将士,全都投降。
毌丘俭的儿子毌丘甸在朝中任治书侍御史,他提前得知毌丘俭将要举兵起事,于是悄悄带着家属逃到新安县境内的灵山上据守顽抗。后来被朝廷的军队攻克,因而诛灭了毌丘俭的三族。
文钦逃到孙吴,孙吴任命他为都护,授予节杖,同时担任镇北大将军、幽州牧,封为谯侯。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郡阳都县人。是汉朝名臣诸葛丰的后代。起初他任尚书郎,出朝任荥阳县令,又入朝任尚书台吏部郎。尚书台吏部郎负责官员选任,他在职时人们常常来托人情推荐人选,他总是把别人嘱托的话公开说出来,然后才任用被推荐的人,以后这个人当官称不称职,他也在公开场合加以议论给予褒贬,从此官员们向他推荐人都很谨慎。经过多次升迁,他出任御史中丞、尚书,与夏侯玄、邓飏等人关系很好,在朝廷颇有名声,京城人士对他交口称赞。议论政事的官员认为诸葛诞、邓飏等人相互吹捧拉帮结派,传播虚名,此风不可长。魏明帝对此极为厌恶,削除了诸葛诞的职务。
明帝死,正始初年,夏侯玄等人都在朝任职,朝廷才又任命诸葛诞重任御史中丞、尚书,又出朝任扬州刺史,加授昭武将军的军职。
王凌密谋另立皇帝时,太傅司马懿暗中出动大军东下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持有节杖,指挥扬州各路军队,封山阳亭侯。孙吴大将诸葛恪围攻东关,朝廷派诸葛诞统领大军迎战,结果失利。退还后,改任镇南将军。
后来毌丘俭、文钦反叛,派人来联络诸葛诞,让他召集豫州军民参与反叛。诸葛诞把毌丘俭、文钦派来的使者斩首,并发布公告把毌丘俭、文钦的阴谋公诸于世,让人们知道他们凶恶的叛逆行为。随后大将军司马师出兵平叛,命令诸葛诞指挥豫州各军,渡过淮河的安风津逼向寿春。
毌丘俭、文钦被打败后,诸葛诞率先抵达寿春。寿春城中有十多万人,听说毌丘俭、文钦失败,害怕被杀,都纷纷打破城门出逃,流亡到山间沼泽,有的干脆逃窜到孙吴。朝廷认为诸葛诞在淮南长久任职,又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指挥扬州各路军队。
孙吴大将孙峻、吕据、留赞等听说曹魏的淮南发生动乱,碰巧文钦又前往投奔,于是出动大军带着文钦直奔寿春。这时诸葛诞已经领先到达,吴军无法攻下城池,只得退兵。诸葛诞立即派手下部将蒋班追击,将留赞杀死,砍下头颅用驿车送往京城,又缴获了留赞的印章、绶带、节杖。诸葛诞因功晋封高平侯,封邑三千五百户,又转任征东大将军。
诸葛诞与夏侯玄、邓飏等人极为友好,又看到王凌、毌丘俭的家族先后被诛灭。深为恐惧不安,于是把公家仓库储藏的财物都拿出来赈济百姓以笼络人心,用优厚的待遇供养了一批支持者和扬州的侠客,共计数千人,作为敢死队的勇士。
甘露元年(公元 256)冬天,孙吴打算进攻徐堨。当时诸葛诞所统领的兵力足以对付吴军,但他又请求朝廷派十万人马来帮助镇守寿春,又请求沿淮河修筑城池以防备敌人,其实他的内心是想保护淮南自己的地盘。
朝廷暗中了解到诸葛诞对朝廷已有疑惧,但考虑到他毕竟是一位老臣,想用征调他入京任职的办法来挽救他。
甘露二年(公元257)五月,朝廷正式征召诸葛诞入朝任司空。诸葛诞接到诏书,更加恐慌,于是举兵反叛。他召集各军将领举行会议,然后亲自出府门,攻击不愿随从自己的扬州刺史乐綝,将其杀死。他聚集淮南淮北各郡县的十多万屯田官兵,又在扬州新近从孙吴来投奔的农民中选择出能够拿起武器的四五万人,储备了足够吃一年的粮食,闭城死守。另派长史吴纲领着自己的小儿子诸葛靓,到孙吴请求援救。
吴人得知后大喜,派将领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人,统兵三万,悄悄与文钦一起接应诸葛诞,同时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持有节杖,担任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刺史,封寿春侯。这时,镇南将军王基刚到,正指挥各军包围寿春,包围圈还没形成;唐咨、文钦趁机从城东北,凭借险峻的山势,率众冲进城中。
六月,大将军司马昭与皇帝一起东征,抵达项县。司马昭指挥京城内外的驻军二十六万,逼近淮河。司马昭本人驻扎在丘头,派王基和安东将军陈骞等四面合围,把寿春城包围了两层,包围圈的堑壕壁垒又深又高。他又派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等人,挑选并带领精锐兵马作为机动部队,防备孙吴部队进犯。文钦等人多次出兵冲击包围圈,都被迎头击退。
吴将朱异又率领大军来接应诸葛诞,渡过黎浆水;州泰等人在此阻击,多次打退吴军的进攻。吴军的主帅孙綝因为朱异出战不胜,一怒之下杀了朱异。这时寿春城中粮食日渐减少,外援又等不到,无依无靠。将军蒋班、焦彝,都是为诸葛诞领兵征战并出谋划策的亲信部下,这时也舍弃了诸葛诞,翻越城墙向司马昭投降。司马昭便使用反间计,将捏造的意外变故告知全怿等人,全怿等将领率领数千人马开门出来投诚。于是城中人人震恐,不知所措。
甘露三年(公元 258)正月,诸葛诞、文钦、唐咨等大量制造进攻的器械,连续五六天不分昼夜向南强攻,企图突围而出。包围的军队从高处用发石车抛击石块,发射带火的箭烧毁攻城器械,石块和弩箭像雨点一般落下来,城中满地都是死伤的人,鲜血流满堑壕。诸葛诞等人只能又退进城去死守,城内粮食开始吃光,出城投降的前后有数万人。
文钦想把北方人全都驱赶出去,以便节省粮食,与孙吴人一起坚守。诸葛诞不接受这个意见,因此两人产生争执和怨恨。文钦素来与诸葛诞不和,只不过出于权宜之计而聚合,事情紧急时就更不相信对方。文钦去见诸葛诞商议军事,诸葛诞却趁机杀掉文钦。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领兵在小城中驻扎,听说父亲被杀,指挥部队赶去报仇,而他们的部下却不肯效力。于是文鸯、文虎独自逃走,投奔司马昭。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