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翻译
刘封,本来姓寇,他们寇家曾被封为罗侯,而他是长沙郡刘家的外甥。先主刘备到了荆州,因为自己当时还没有儿子,所以收养刘封为义子。
先主进入益州,从葭萌县掉头进攻刘璋。这时刘封二十多岁,武艺出众,力气过人,领兵随诸葛亮、张飞等溯长江西上,所到之处都打胜仗。益州平定之后,先主委任他为副军中郎将充当自己的军事助手。起初,刘璋派遣扶风郡人孟达做法正的副手,各带兵二千人,前往荆州迎接先主。先主命令孟达一并统率法正的人马,留守荆州驻扎在江陵县。益州平定后,又委任孟达为宜都郡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先主命孟达从秭归向北进攻曹魏控制的房陵郡,杀死其郡太守蒯祺。孟达准备继续进攻对方的上庸郡,而先主暗自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当这一任务,就派刘封从汉中顺汉水而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在上庸。曹魏的上庸太守申耽率众投降,把妻室儿女和宗族成员都送往成都做人质。先主加授申耽征北将军的军职,依旧兼任上庸郡太守,封员乡侯;并且任命申耽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兼任西城郡太守;提升刘封为副军将军。
不久关羽出动大军围攻樊城、襄阳,接连通知刘封、孟达,要他们发兵援助进攻。刘封、孟达借口说自己镇守的郡处在山区而且新近才归顺,不能在民间征兵以免造成波动,没有答应关羽的要求。关羽全军覆灭后,先主为此怨恨刘、孟二人。而刘封与孟达又相互争执不和,不久刘封动手抢了孟达的仪仗乐队。孟达既害怕先主追究不援助关羽的罪责,又对刘封极为不满,于是写了一封表章向先主告辞,率领部下投奔曹魏去了。
魏文帝曹丕很欣赏孟达的容貌风度和外露的才能,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又并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设立新城郡,委任孟达兼新城郡太守。接着魏文帝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孟达一起进攻刘封。
孟达给刘封写信劝降说:
古人曾说:“疏远的不能隔开亲近的,新来的不能居于早来的之上。”这是指上司英明下级正直,谗言和邪恶不能起作用时才会有的情况。至于在善于运用权术的君主手下,在贤明慈爱的父母亲面前,也还有忠臣立了功劳却碰到灾祸,孝子怀着爱心却陷入危难的情况,像文种、商鞅、白起、孝己、伯奇,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之所以会这样,倒并非是骨肉关系反倒喜欢分离,血缘亲属反倒乐于碰上祸患。这当中或许是情爱发生了转移和变化,再加上谗言在当中起离间作用,如此一来哪怕是忠臣也没法使君主,孝子也没法使父亲回心转意了。一旦涉及权势和利益,亲人都会变为仇人,更何况还不是亲人啊!所以从前的申生、卫伋、御寇、楚建等人,虽然是亲生骨肉,又是正式的继承人,到头来都落得被父亲迫害的下场。
如今阁下您与汉中王刘备的关系,不过是路上碰见的陌生人罢了。而您不是他的亲生骨肉却占据了权势,和他不是君臣关系却处在重要职位,出征时您独当一方威风八面,回来后您又享有“副军”的名号充当他的助手,这都是远近的人共知的。自从汉中王宣布立阿斗为太子之后,有见识的人都替您寒心。从前申生如果听从子舆的劝告,他必定会像太伯一样另辟新天地;卫伋如果接受他弟弟的主意,也不会使他父亲的罪恶暴露,从而遭到天下人的讥评。相反,小白逃出本国在外避祸,后来却回国建立了霸业;重耳跳墙逃到外国躲灾,结果也回国恢复了君主位置。可见这类事情自古有之,不单是今天才有呀。说到智慧,最重要的是能免除灾祸;说到明察,最上等的是能早早看清一切。我估计对于您,汉中王内心已经打定主意,外面已经产生怀疑了;主意打定那么废除您的心就无法改变,怀疑产生那么就会害怕您起兵造反。自来宫廷祸乱的发生,总是和继承人的废黜与确立有渊源关系。您在人情关系上结下的私怨,不可能不表现出来,我担心汉中王左右的人一定对他说了离间你们的什么话了。只要怀疑形成而怨言传到他的耳朵里,灾祸就会像强弩的机柄那样一触即发。现在阁下您在远方,还可以苟延残喘于一时;如果我方大军推进,您失去根据地回到益州,您的处境我私下认为可就危险了。
从前微子离开商朝,智果脱离家族,他们都能够逃脱灾难远离祸患,得到善终的好结果。而今阁下您抛弃自己的生身父母去当别人的后代,算不上讲礼吧?知道祸事来临却硬要留下来,算不上明智吧?看到正统的皇朝不跟从反而产生怀疑,算不上守义吧?您自称是堂堂大丈夫,却做出违背礼、智、义三者的事,还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呢?以阁下的才能,抛弃一切亲自来到我们这里,充当寇家的继承人,就不算背弃父母了;面向北方侍奉大魏天子,摆正君臣关系,就不算背离旧君了;内心愤怒而不招来祸乱,避免了危亡,就不算空来我们这里一趟了。加之我大魏朝皇帝陛下,新近才受禅登基,正在虚心招纳贤才,施加德泽吸引远方人民来归附。如果阁下断然投奔大魏,岂止是与我一样,接受三百户封邑的爵位赏赐,从而接续原来寇家的罗侯封爵而已,而且会得到更大的封地,成为这块新封地上的首位第一代。陛下的大军,战鼓已经敲响,他将把宛县、邓县作为临时都城在那里驻扎下来。如果蜀、吴二敌国不平定,他就不会率大军回还。阁下最好在这时早点打定一个好主意。《周易》有“这是去见君主的有利时候”一句,《诗经》则说:“要自己谋求得到更多福分。”
再见了!阁下要勉力为之,不要让向您进献忠言的我,像从前的狐突那样感到难堪啊。
刘封没有听从孟达的话。申仪背叛刘封投奔曹魏,刘封被击败回到成都。接着申耽也投奔曹魏,魏朝任命申耽为怀集将军,把他转移到南阳郡;又任命申仪为魏兴郡太守,封郧乡侯,驻扎在洵口。
刘封抵达成都后,先主责备他欺负孟达,又不救关羽。诸葛亮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一旦先主去世之后很难控制驾驭,劝先主借此机会除掉他。于是先主下令赐刘封死,让他自杀。刘封死前长叹一声说:“恨我自己当初不听孟子度的话啊!”先主也为此事流泪。
孟达,本来字子敬,因避先主叔父刘敬的名讳,才改字子度。
彭羕,字永年,广汉郡人。身高八尺,外貌非常魁伟。他生性骄傲,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唯独只尊敬同郡的秦宓,并向郡太守许靖推荐秦宓说:“从前殷高宗梦见傅说,周文王访求吕尚,到了大汉朝的高祖,又任用了出自平民的郦食其。这是圣明帝王用来创建大业留传后世,发扬光大功勋的好办法。现今太守您考察古代圣明帝王制定的准则,忠实掌握神灵赋予的权力;表现出公刘那样的品德,施加连青草也不践踏的恩惠;赞颂您的诗歌将会出观,褒扬的舆论将会由于您而兴起。但是,您至今却还没有配齐得力的下属。我看到在家没有出仕的秦宓,禀受了像仲山甫那样的优秀道德,坚持着像隽不疑那样的正直品格;头枕石头口漱清泉,安贫乐道,躺在仁义的大路上休息,在自由的空间里恬淡生活;节操高尚,保持真正的本质不受亏损,即使是隐居的高士,也不可能超过他。如果太守您能聘到此人,必定能获得忠诚正直气度宽广的赞誉,甚至还能收取大功和厚利,做出业绩树立功勋;在朝廷的史册上记载下来,从而名声流传后世,不也是一件美事吗!”
彭羕在州政府做事,官职没超过书佐。后来有很多人在益州牧刘璋面前诋毁他,刘璋把他剃光头发戴上刑具罚做苦工五年。
碰上先主刘备进入益州,溯流而上往北走。彭羕想让别人把自己推荐给先主,于是先去见庞统。庞统与彭羕并非老朋友,当时庞统又正在招待宾客。彭羕径直入内到庞统床上躺下,对庞统说:“等您的客人走后再和您畅谈。”宾客散尽之后,庞统来和彭羕坐在一起,而彭羕又要求庞统招待吃饭,然后才一起谈话,结果他在庞统处住了两晚上,又停留了一整天。庞统很是欣赏彭羕,另外法正又早就了解他,庞、法二人就共同把他推荐给先主。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