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霍王向张杨费传 > 霍王向张杨费传 翻译

霍王向张杨费传 翻译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县人。他的哥哥霍笃,在家拉起了几百人的私人武装。霍笃去世,荆州牧刘表让霍峻继续统带这支人马。

刘表死后,霍峻带着队伍投奔先主刘备,先主委任他为中郎将。先主从葭萌县向南进兵攻击刘璋,留下霍峻镇守葭萌县城。张鲁派遣部将杨帛去劝诱霍峻,说是要帮他一同守城,霍峻回答说:“敝人的脑袋可以得到,城池绝对得不到!”杨帛只得退走。后来刘璋的部将扶禁、向存等带领一万多人从阆水溯流而上,围攻霍峻,持续将近一年,未能得手。霍峻城中只有几百人马,他等到敌人懈怠的机会,挑选精兵出击,打得敌人大败而逃,当场斩了向存。

先主平定益州之后,嘉许霍峻的功劳,分出广汉郡的一部分设立梓潼郡,以霍峻为郡太守,兼任裨将军。

他在任三年后,即满四十岁时去世,遗体运回成都安葬。先主对他的死深感悲痛和惋惜,下诏给诸葛亮说:“霍峻既是优秀人才,加之又对国家有功,我想去用酒浇地祭奠他。”于是先主亲自率领百官前往吊唁哭祭,并在墓地上留宿,当时的人都认为非常荣耀。

他的儿子霍弋,字绍先,先主末年担任太子舍人。后主登上帝位,霍弋任谒者仆射。丞相诸葛亮北上进驻汉中,请求让霍弋担任记室,让他与自己的儿子诸葛乔在一起到四处游览共处。诸葛亮死后,霍弋任黄门侍郎。后主立太子刘璿,让霍弋为太子中庶子。刘璿喜欢骑马射箭,出入皇宫没有节制;霍弋援引古人讲的道理,尽量规劝,在帮助太子的事情上做得很得体。

后来他出任庲降都督驻屯区的军事参谋,做庲降都督的副手;又转任护军,统管军务依旧不变。当时永昌郡的少数族仗恃地形险要不服从蜀国朝廷,多次出动侵掠造成危害;朝廷又让霍弋兼任永昌郡太守,率领地方军队讨伐,杀死对方的首领,摧毁其城镇和居住点,从此郡内安宁清静。不久他升任监军、翊军将军,兼任建宁郡太守,依旧负责南中各郡的军务。后主景耀六年(公元263),他晋升为安南将军。这一年,蜀国并入魏国。霍弋与担任巴东领军的襄阳人罗宪各自保全一方,然后带领部下投降曹魏,都留任原职,受到魏国的优待。

王连,字文仪,南阳郡人。他在刘璋时进入益州,被刘璋任命为梓潼县令。先主刘备在葭萌县起兵,向南进军,王连闭城不降;先主赞赏他的义气,没有用武力强迫他。

成都平定之后,先主任命王连为什邡县令,转任广都县令,所到之处都有政绩。后来他升任司盐校尉,为国家垄断盐铁生产销售的利润,收入很多,有助于国家财政。这时他又挑选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下属,入选的如吕乂、杜祺、刘幹等人,最后都升到重要职位,他们全是王连提拔的。王连升任蜀郡太守,兼兴业将军,同时还依旧兼管司盐校尉府内事务。

后主建兴元年(公元 223),他出任屯骑校尉,兼任丞相府长史,封平阳亭侯。当时南方各郡不服从中央,诸葛亮将要亲自出兵征伐。王连劝阻他说:“那里都是不毛之地,传染病流行的区域。您作为一国上下仰慕的人,不宜冒险前去。”诸葛亮考虑众将的才能都赶不上自己,坚持要去,而王连总是恳切进谏,所以这件事拖了很久。后来王连去世。

他的儿子王山继承了爵位,官做到江阳郡大守。

向朗,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荆州牧刘表任命他为临沮县长;刘表去世,他转而归附先主刘备。先主攻占荆州的长江以南各郡,让向朗指挥秭归、夷道、巫、夷陵四县的军队并兼管民政。益州平定后,任命向朗为巴西郡大守,很快又转任牂牁郡太守,接着任房陵郡太守。

后主登上帝位,他出任步兵校尉。又代替王连兼任丞相府长史。丞相诸葛亮南征,向朗留在成都总管丞相府的公务。

建兴五年(公元 227),随诸葛亮北上汉中。向朗素来与马谡关系好,马谡战败逃跑,向朗知情不举报,诸葛亮很恨他,撤去他的官职并遣送回成都。几年之后,他重新得到起用担任光禄勋。诸葛亮死后,他转任左将军,根据他过去的功劳,封化为显明亭侯,享有特进的官号。

起初,向朗年轻时虽然涉猎文化学术,但是不在品德的纯洁和行为的约束上下功夫,而是以从政才能受到称赞。自从离开长史职务后,闲散无事将近二十年,他就改而潜心钻研典籍,孜孜不倦。年过八十,还亲自校勘书籍,删除和确定其中的错误,他一生校勘过的书籍,以这时为最多。他敞开大门接纳宾客,对后进青年热情款待循循善诱。只是讲论古书的道理,从不涉及时事,因此受到人们的好评。上到执政大臣,下到儿童青年,都很敬重他。

他在延熙十年(公元 247)去世。儿子向条继承了他的爵位,景耀年间曾任御史中丞。

向朗哥哥的儿子向宠,在先主时任牙门将。先主征伐吴国在秭归大败,只有向宠的军队保持完好。建兴元年(公元 223)他被封为都亭侯,后来任中部督,负责统领宫廷禁卫军。

诸葛亮北上汉中前。上了一道表章给后主,其中说:“将军向宠,性情品行和善公正,通晓军事,从前被试用时,先皇帝称赞他能干;所以众人推举他担任中部督以统领宫廷禁卫军。愚臣以为禁卫军营的事务,都向他咨询,必定能使将士和睦,各类人才都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于是向朗升任中领军。

延熙三年(公元240),他奉命征伐汉嘉郡的少数族,被杀死。向宠的弟弟向充,历任射声校尉、尚书。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县人。他钻研《春秋公羊传》,又博览《史记》、《汉书》。汝南人许靖进入益州,认为张裔做事的才干和条理都显得机敏简练,是中原地区钟繇一类的优秀人物。刘璋当益州牧时,他被举荐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后来回到州政府任从事,兼任帐下司马。张飞从荆州经由垫江进入益州,刘璋给张裔配备军队,让他到德阳县的陌下去阻击张飞;结果战败,张裔逃回成都。他后来充当刘璋的使者前去见围攻成都的先主刘备,先主同意他优待刘璋保护城内百姓的条件;张裔回去复命后,城门才打开。

先主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又回到成都任司金中郎将,负责制造农具和武器。

在这之前,益州郡有人造反杀死太守正昂,而当地的老年首领雍闿在南中地区很有威信,他派遣使者联络关系,和远方的孙权接上了头。朝廷就任命张裔为新太守,径直前往益州郡上任。雍闿拒绝接近张裔不服从统治,又假托鬼神的指示说:“张太守就像一个葫芦瓜做的壶,外表光泽而内瓤儿粗;这种人值不得杀,把他绑起来送往孙吴。”于是把张裔抓起来送给孙权。碰上先主去世,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孙吴,并要邓芝在谈话当中向孙权请求放回张裔。张裔自从到达孙吴后,数年之间流浪躲藏,孙权对他完全不了解,所以痛痛快快允许邓芝遣送张裔回蜀国。

临出发前,孙权召见张裔,问他说:“蜀郡卓家的寡居女子卓文君,竟然随从那司马相如逃跑私奔,贵郡的风俗何以像这样糟糕啊?”张裔回答说:“愚下的意见认为卓家的寡居女子,也还比你们吴郡那抛弃丈夫的朱买臣妻子要贤惠啊。”

孙权又对张裔说:“您这一回去,必定会受蜀国重用,终归不会再当民间的老农民了。您将怎么报答我呢?”张裔说:“我张裔带着罪过回国,将把生命交给有关部门处置。如果侥幸得以保全脑袋,那么五十八岁之前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自此之后则是大王赏赐的。”孙权与他谈得喜笑颜开,很有器重他的神色。

张裔出了孙权的内室,才深深后悔自己没能装出愚笨的样子,于是立即上船,以比平常快一倍的速度赶路。孙权果然派人来追他,而他已进入蜀国控制的永安县境内几十里,追赶者没能追上。张裔回到成都,丞相诸葛亮任命他为参军,处理丞相府的公务,又兼任益州政府的治中从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