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蒋琬费祎姜维传 > 蒋琬费祎姜维传 翻译

蒋琬费祎姜维传 翻译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二十岁左右与表弟泉陵县人刘敏都已著名。蒋琬以荆州政府书佐的身份随先主刘备到益州,担任广都县长。

先主有一次借出外游览的机会突然来到广都县视察,看到蒋琬各项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当时又还酒醉醺醺,不禁勃然大怒,要把他治罪处死。军师诸葛亮求情说:“蒋琬,是在中央朝廷担任辅佐的人才,不是在地方当县官的材料啊。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注意表面上的装饰,希望主公再加以考察。”先主素来敬重诸葛亮,所以没有治蒋琬的罪,仓促之中只把他的职务撤了。

蒋琬受到追究之后,晚上梦见门口有一只牛头,还流下一大摊血。醒来后心中很忌讳,就把善于根据梦中情景占卜吉凶的赵直叫来询问,赵直说:“见到血,预示您的事情已经弄清楚了;牛的弯角挨近鼻子,是一个‘公’字的形状:说明今后您的官位要到达三公一级,这是大吉大利的征兆。”没多久,他被任命为什邡县令。先主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任尚书郎。

后主建兴元年(公元223),丞相诸葛亮建立自己的办公府署,聘蒋琬为东曹掾。后来诸葛亮以兼任益州牧的身份举荐蒋琬为茂才,蒋琬坚持要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向他下达指示说:“我本来也想不推举和我关系亲近但是有德的您,以消除闲话,但是这样一来其他被推举者心里恐怕不会安稳,又确实会使远近的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您应当接受因功绩而受到的推举,以表明这种人才举荐科目的清高重要。”于是提升蒋琬为丞相府参军。

建兴五年(公元 227),诸葛亮进驻汉中,蒋琬与长史张裔统管丞相留守府的公务。

建兴八年(公元 230),他取代张裔任长史,加任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北伐,蒋琬一直供给前方充足的粮食和兵员。诸葛亮每次都称赞他说:“公琰志向忠正,是和我共同辅助王朝大业的人。”又秘密上表给后主说:“为臣若有不幸,后事最好交付蒋琬接替。”

诸葛亮去世,蒋琬任尚书令。不久加任代理中都护,授予节杖,兼益州刺史。接着升任大将军,总管尚书台公务,封安阳侯。当时蜀国刚刚丧失统帅,远近人民都由于面临危险局势而恐惧。蒋琬受到提拔,处于群僚之上;既不忧伤,也不喜悦,神态举止,和平时完全一样:因此众人逐渐服了他。

延熙元年(公元238),后主下诏给蒋琬说:“叛贼造成的祸乱还没有消除,曹骄横凶恶;辽东三郡人民对他的暴虐难以忍受,于是相互联合,一起背离了他。而曹叡大规模动员军队,前往进攻。从前秦朝灭亡,就是陈胜、吴广首先发难;而今辽东出现的这场变乱,正是上天要灭亡曹叡的时候。您要下令全军收拾好行装,统率各军进驻汉中;等待吴国的军队出动,然后东西相互呼应,乘曹叡内部出现问题时发起进攻。”又命令蒋琬建立自己的办公机构。

第二年派使者到汉中去举行任命仪式,提升蒋琬为大司马。

大司马府的东曹掾杨戏,生性高傲而不讲求礼节;蒋琬平常和他谈论事情,他有时会不回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设计陷害杨戏,说:“大司马您同杨戏谈话而得不到他的回答,杨戏对上司的怠慢,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却说:“各人心里的想法不一定相同,就像人的面貌不会相同一样;当面赞同背后又有不同意见,这是古人告诫不能做的事。杨戏要赞同我说我的意见对,则不是他的本心;要想反驳我,又会显示出我的不对;所以他才默然无语,这正是杨戏为人爽快之处啊。”担任督农的杨敏曾诋毁蒋琬说:“做事糊涂,真是不及前任执政大臣。”有人把这话报告蒋琬,督察百官的主办官员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说:“我确实也不如前任执政大臣诸葛丞相,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主办官员再次坚持要求,即使不追究治罪,也要查问杨敏有什么证据说蒋琬做事糊涂。蒋琬说:“如果不如前任执政大臣,那么事情就不能恰当治理;事情不能恰当治理,就是糊涂了嘛!还查问什么呢?”后来杨敏因事被关进监狱,众人都担心他必死无疑;然而蒋琬处理这件事时却毫无偏见,杨敏得以免判重刑。蒋琬的喜好和厌恶都不偏离正道,就像这类事例一样。

蒋琬认为过去诸葛亮多次进攻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由于道路险陡运输艰难,始终未能成功;不如顺汉水东下进攻,于是下令大量制造舟船,想由汉水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碰巧他这时旧病接连发作,没能及时出动。而众人都认为:“这样办一旦不能得手,循原路退回非常困难,不是好计策。”于是后主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前去说明意思。

蒋琬接受后主的旨意并上了一道奏疏说:“清除污秽平定祸难,是为臣的职责。自为臣奉命进驻汉中,已经有六年,由于我愚昧无能,加上身患疾病;导致规划没有取得成效,日夜忧虑不已。而今魏贼占据了全国十三州当中的九州,势力发展,要彻底清除很不容易。如果我们与吴国东西合力,首尾夹击;虽然未必能很快实现吞灭魏贼的志愿,总还能分割和蚕食其土地,先摧垮其分支部分。然而与吴国约定共同向曹魏发起进攻已有两三次,接连都未能实现预定计划;抬头和低头都在考虑如何克服艰难局面,确实是废寝忘食。为臣自作主张与费祎等人商议,认为凉州少数族聚居的边区军事要点,是进退都有凭借,敌人很看重的地方;而且当地的羌族人心中非常之思念汉朝,如同口渴想喝水一般;从前我们的非主力部队就曾进入羌人居住区,打败敌将郭淮,我们反复比较计算,认为首要的事情还是在进取凉州。应当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占领河西地区;为臣应当率领军队,做他的后援。而今涪县水陆交通连接四方,能够应付前方的紧急情况;如果东、北两面有外来威胁,赶往援救不困难。”

于是他退回来驻扎在涪县。他的疾病日益严重,到延熙九年(公元246)去世。谥为恭侯。

他的儿子蒋斌继承了爵位,担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魏军大将钟会率军伐蜀时到达汉城,给蒋斌写信说:“巴蜀之地,具有贤德智慧的文武人才,真多啊!至于您和诸葛思远,用草木来作比喻,正是我的植物同类呀。外来者要对当地名流和前辈致意,是古往今来重视的事。到达西面的贵地之后,想前往瞻仰令尊大司马的坟墓;并且要清扫墓地,祭奠致敬:希望您能告诉我坟墓在什么地方。”

蒋斌写信回答说:“知道您想表示同类之间关心眷顾的厚意,承蒙您的雅意将我视为同流,所以我不能拒绝您来信的要求。先父过去染上疾病,不幸在涪县去世;占卜的人说这个地方吉利,所以就安葬在那里。知道您西行来此,竟然想要屈驾前往坟墓致敬;把孔子当作父亲,这是颜渊才有的仁德。得知您的意思既感动又伤心,增加了我思念亡父的情怀。”

钟会得到回信,对信中的含意很是嘉许赞叹;到达涪县后,果然如同信中所说去蒋琬墓前做了祭扫。后主投降邓艾之后;蒋斌到涪县去见钟会,钟会用朋友的礼节接待他。他随钟会到达成都,被乱兵杀死。

蒋斌的弟弟蒋显,任太子仆。钟会也很喜欢他的文学。与蒋斌同时去世。

刘敏,担任左护军、扬武将军,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一起镇守汉中。魏朝派大将军曹爽进攻蜀国时,议论的人有的认为“只消据守城堡,不必出外抵御,敌人必定会自行撤退”。刘敏却以为:“我方的百姓男男女女都分布在田野上,地里还有成熟的粮食;如果听任敌人长驱直入,那就大事去矣!”于是他带领本部人马与王平占领兴势;到处树立军旗,遍布绵延一百多里。这时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赶来援救,魏军撤退。刘敏因功封云亭侯。

费祎,字文伟,江夏郡鄳县人。年轻时他死去父亲,依靠一位比自己高一辈的本家费伯仁生活。费伯仁的姑姑,就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使者去接费伯仁,伯仁带着费祎前往益州游学。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