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费祎姜维传 翻译 第2节
碰上先主刘备平定益州,费祎就留了下来,当时他和客居益州的汝南郡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许靖的儿子去世,董允和费祎想一同去墓地参加葬礼。董允报告父亲董和请求派车,董和给他派了一辆车身后面敞开的鹿车。董允一看是这种平民百姓常坐的车,脸上就露出不愿乘坐的神色,而费祎却立即进前先上车。到达墓地时,诸葛亮和其他蜀国权贵都到了,他们的车辆都很华丽;董允的神色还不安然,而费祎却举止如常。驾车的人回来后,董和问他;得知这些情况,就对董允说:“我过去总是觉得难以区别您和文伟的优劣高下;从今以后,我心里就清楚了。”先主立太子后,费祎与董允都担任太子舍人。又升任太子中庶子。
后主继承帝位,费祎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到南中出征回来,百官出城几十里迎接,他们的年资官位大多都在费祎之上;可是诸葛亮却特地要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辆车,从此众人无不对他另眼相看。
诸葛亮因为自己刚从南中回还,所以派费祎以昭信校尉的身份出使吴国说明情况。吴主孙权素来能言善辩,开起玩笑来变化多端;而吴国官员诸葛恪、羊衜等人博学多才,也擅长口辩,他们见到费祎时都不断和他进行争论和反驳,言辞就像刀锋一样逼人;费祎的应对措辞和顺但又含义深刻,都依据正正当当的道理作答,吴国君臣始终不能使他理屈词穷。孙权很是器重他,对他说:“您是天下具有美德的人才,今后一定会作为大臣辅佐蜀国朝廷,恐怕不能常来这里啊。”费祎回国后,升任侍中。诸葛亮北上进驻汉中,请求让费祎充当自己府内的参军。因为在使命的完成上很符合后主和诸葛亮的心意,所以频繁派他出使吴国。
建兴八年(公元 230),他转任中护军,后又任丞相府司马。碰上这时军师魏延,与丞相府长史杨仪相互憎恶,每一次见面同坐都要发生争执;有时魏延还举剑向杨仪比划,杨仪则泪流满面。这时费祎常常插到两人座位中间,边劝解边把两人分开。诸葛亮去世之前,能够使魏延、杨仪各尽他们所能的原因,就在于费祎的大力匡正和补救。
诸葛亮去世,费祎任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为尚书令。蒋琬自汉中回涪县镇守,费祎升任大将军,总管尚书台公务。
延熙七年(公元 244),魏军进攻汉中到达兴势山停留;朝廷授予费祎节杖,命令他率领大军前往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的住处送别,请求和他下围棋。当时贴着鸟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不断送到或送出,人马都披上甲胄,费祎的侍从也备好车马准备出发;而费祎却与来敏专心对局,并无厌倦的表示。来敏这时说:“刚才只不过是试一试您的反应罢了!您确实是主帅的恰当人选,必定能解决敌人入侵的威胁。”费祎到达汉中,敌军果然撤退,他因功封成乡侯。蒋琬坚决把兼任的益州刺史职务让给费祎,费祎又兼任益州刺史。他承当辅佐国政的重任后建立的功劳和享有的名声,大体上可与蒋琬相比。
延熙十一年(公元 248),他北上进驻汉中。从蒋琬到费祎,他们虽然在外;而后主在成都处理赏罚大事时,都要先派使者到远方去向他们咨询由他们下决断,然后才付诸实行:对他们给予了如此的信任。延熙十四年(公元 251)夏天,费祎回到成都。由于观望云气以测吉凶的人说京城成都没有执政大臣的位置,所以这年冬天费祎又北上驻扎在汉寿县。
延熙十五年(公元252),朝廷命令费祎建立自己的办公府署。
延熙十六年(公元 253)新年第一天他举行盛大聚会,魏国来的投降者郭修也在座。费祎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被郭修趁机亲手刺杀死亡。朝廷谥他为敬侯。
儿子费承继承了他的爵位,任黄门侍郎。费承的弟弟费恭,娶蜀国刘氏皇族的公主为妻。费祎的大女儿嫁给太子刘璿为妃。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从小他就死了父亲,与母亲居住。他喜好东汉儒学大师郑玄的学问。最初在本郡政府当上计掾,凉州政府聘他任从事。朝廷考虑到他的父亲姜冏过去担任本郡政府的功曹,碰上羌族人叛乱,姜冏为了保护郡太守,死在战场上;所以赐给姜维中郎的官位,让他当本郡政府的军事参谋。
后主建兴六年(公元 228),丞相诸葛亮率大军进攻祁山。当时魏国的天水郡太守正好外出巡视,姜维与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都跟随着他。太守听说蜀国大军就要杀到,郡内各县纷纷响应;竟然怀疑姜维等人有投靠蜀军的心思,于是连夜逃到上邽县城去保护自己。姜维等人发觉太守跑了之后,前去追他已经迟了;赶到上邽城下,城门紧闭,太守拒不接纳他们。姜维等人只好一起回转天水郡的治所冀县,不料冀县也将他们拒之门外。姜维等人被迫都去见诸葛亮准备投降。碰上马谡在街亭大败,诸葛亮把西县的一千多户人家连同姜维等人带回汉中,所以姜维就和自己的母亲失散了。
诸葛亮聘姜维为丞相府的仓曹掾,加任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年他二十七岁。
诸葛亮与成都丞相留守府的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说:“姜伯约办理政事忠诚勤勉,思虑周全精密;考察他所具有的才能,李永南、马季常诸人都比不上;这个人,是凉州的上等人才啊。”又说:“等他先教练统帅部直属精锐部队中的步兵五六千人。他擅长军事,具有胆量义气,很懂得用兵之道。此人心中思念汉朝,而才能强过别人一倍;在他完成军事教练任务后,应当派他前往成都,朝见陛下。”
后来姜维升任中监军、征西将军。建兴十二年(公元 234),诸葛亮去世,姜维回到成都,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下属各军;进封平襄侯。
延熙元年(公元 238),他随大将军蒋琬进驻汉中。蒋琬升任大司马,聘姜维为大司马府的司马,多次率领非主力部队向西攻入敌境。延熙六年(公元 243),姜维升为镇西大将军,兼凉州刺史。
延熙十年(公元 247),他又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同总管尚书台事。这一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少数族反叛,姜维领兵去讨伐平定。他又北上进入魏国陇西、南安、金城三郡地界,与敌军大将郭淮、夏侯霸等在洮水西岸激战。凉州的少数族首领治无戴等带领部落百姓请求投降,姜维出兵把他们接来后妥善安置。
延熙十二年(公元 249),朝廷授予姜维节杖,他又出兵进攻西平,没能攻下而退回。
姜维自以为熟悉凉州的风俗民情,加之又为自己的军事才能而自负;一心想招引凉州的羌族作为自己的助力,认为在陇山以西的大片魏国辖地都可以截断据为己有。他常常想大举出兵进攻,而费祎总是加以制止不同意,给他的兵马不超过一万人。
延熙十六年(公元 253)春天,费祎去世。这年夏天,姜维就率领几万人由石营出兵,经过董亭,围攻南安郡。魏国雍州刺史陈泰赶往洛门解围,姜维粮尽退回。
第二年,朝廷加授他督中外诸军的名号,有权指挥京城和外地的一切军队。他又出兵进攻陇西郡,魏国代理的狄道县长李简献城投降。又进军包围襄武县,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打得魏军大败而逃。姜维乘胜攻克城池接受敌军投降,把河关、狄道、临洮三县的百姓全部迁走带回。
延熙十八年(公元 255),又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一同出兵狄道县,在洮水西岸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的军队。王经方面死亡达几万人之多。王经逃回狄道城坚守。姜维挥兵围城。魏国征西将军陈泰赶来解围,姜维退到钟题驻扎。
延熙十九年(公元 256)春,朝廷派使者到姜维驻地宣布提升他为大将军。他又整顿部署兵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时间在上邽会师;而胡济失约不到,所以姜维在段谷被魏国大将邓艾击败。将士四散逃亡,死亡很多,部下因此而有怨恨;而陇山以西这时也骚乱不宁。姜维主动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过失表示歉意,请求贬削自己的官职;于是降为后将军,代理大将军职务。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