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破虏讨逆传 翻译 第2节
孙坚向前,进入洛阳;修复各个汉朝皇帝的陵墓,填平董卓发掘的墓穴坑洞。完工之后,才引兵回还,驻扎在鲁阳县。
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 191),袁术派孙坚征伐荆州,攻击刘表。刘表命部将黄祖在樊城和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溃黄祖的军队,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刘表的驻地襄阳县;他独自骑马来到岘山,结果被黄祖的士兵用箭射死。
孙坚哥哥的儿子孙贲,带领部下依从袁术;袁术又上表推举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坚有四个儿子,即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权称帝之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策,字伯符。孙坚刚开始发动义军时,孙策带着母亲,移居到了长江以北的舒县。他与该县的周瑜结为好友,并且招纳士大夫;江淮之间的人都归向他。孙坚死,孙策把父亲遗体运回曲阿县埋葬;丧事完毕后,他又北渡长江住在江都县。徐州牧陶谦非常顾忌住在自己辖地中的孙策。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在丹杨郡当太守;孙策就载着母亲,迁到该郡的曲阿县,与吕范、孙河等人一起投靠吴景,并凭借吴景招募到几百人马。
兴平元年(公元 194),孙策又去跟从袁术。袁术很器重他,把他父亲的部下还给他。太傅马日"手持节杖安抚关东,在寿春县礼聘孙策为自己的下属,又上表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都倾心敬重他。袁术常常感叹说:“假使我袁术有像孙郎那样的儿子,死了之后又还有什么遗憾啊!”孙策手下的一个骑兵有罪,逃入袁术的军营,躲在其中的马棚里;孙策指派人进去就地斩了这名骑兵,完事之后,孙策才去向袁术道歉。袁术说:“当兵的爱逃跑,应当共同愤恨这种事啊!为什么要道歉呀?”从此军队中的人更加畏惧孙策。
袁术最初许诺孙策为九江郡太守,随后又让丹杨郡人陈纪担任了这一职务。后来袁术想进攻徐州,向庐江郡太守陆康索取三万斛米;陆康不给,袁术大怒。而孙策过去曾经去拜访陆康,陆康不见他,只让手下的主簿接待,孙策因此怀恨在心。于是袁术派孙策去进攻陆康,对他说:“此前我误用陈纪,常常为原来的许诺未能实现而遗憾。现今如果抓到陆康,庐江就真正归您所有了!”孙策信以为真前往进攻陆康,打下庐江。可是袁术又用他的老部下刘勋为太守,孙策更加失望。
在这之前,刘繇出任扬州刺史,扬州的治所过去设在寿春县。由于寿春被袁术占据,刘繇只好南渡长江,把治所设在曲阿县。当时吴景还在丹杨当太守,孙策的堂兄孙贲又任丹杨郡都尉;刘繇一到丹杨郡所辖的曲阿县,就把吴景、孙贲赶走。吴景、孙贲退到长江北岸的历阳县住下。刘繇随即派部将樊能、于麋转移到东面的长江渡口横江津驻扎,又派部将张英驻扎在横江津北面的当利口,以抵御袁术。袁术自己任命老部下琅邪郡人惠衢为扬州刺史,又任命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一起带兵进攻张英等人,连年交战都未能取胜。
孙策就趁机劝说袁术,请求让自己帮助吴景等人平定江东。袁术上表推举孙策为折冲校尉,代行殄寇将军职权;当时孙策手下只有一千多步兵,几十名骑兵,愿意随从的宾客几百人。等到队伍抵达历阳,他已有五六千人马了。孙策的母亲先已从曲阿迁到历阳,这时他又把母亲送到阜陵;然后南渡长江辗转作战,所向无敌,没有人敢面对他的锋芒;然而他的军令整肃,江东的百姓都归向他。
孙策其人:容颜俊美,喜欢说笑话,性情开朗通达,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又会用人。所以不论士大夫还是老百姓见了他,莫不尽心尽力,甘愿为他效命。
刘繇被他打得丢下军队逃跑,江东的各郡太守都抛弃城池远走高飞。吴郡人严白虎等,各自拥有一万多人马,在各处聚集驻扎。吴景等人想先击溃严白虎等较近的武装力量,再南下攻取会稽郡;孙策却说:“严白虎等人只是一帮匪徒,没有什么大志;这是必定会被擒获的俘虏。”
于是他先挥兵渡过浙江,攻占会稽郡的治所山阴县,打下东冶县城后大肆屠杀,然后才回头击溃严白虎等。这时孙策全部重新任命江东各县的行政长官。又由自己兼任会稽郡太守,再次让吴景任丹杨郡太守,任命孙贲为豫章郡太守;分出豫章郡一部分土地设置庐陵郡,任命孙贲的弟弟孙辅为太守;还任命丹杨郡人朱治,为吴郡太守。由彭城国人张昭,广陵郡人张纮、秦松、陈端等充当主要谋士。
这时袁术非分地使用皇帝称号,孙策写信责备他并且与之断绝关系。曹操上表推举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后来袁术病死,袁术手下的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带领袁术的部下想去投靠孙策;中途遭到庐江郡太守刘勋的截击,将其全部俘虏,收取珍宝之后回到庐江。孙策听说之后,假装与刘勋友好结盟。刘勋刚刚得到袁术的部下很是得意,这时豫章郡海昏县的上缭,有一万多家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武装居民,孙策劝刘勋前来江东掠取这批人口。刘勋出发之后,孙策立即率领军队轻装昼夜兼程赶往庐江,把庐江打下后,刘勋的部下全部投降;刘勋本人被抄了老窝,只好带着数百人前去投奔曹操。
当时,袁绍的势力开始强盛,而孙策吞并了江东。曹操的力量还不能惩治孙策,所以想暂且安抚他:于是曹操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娶孙贲的女儿为妻;还礼聘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为自己名义上的下属;并指示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 200),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孙策暗中想趁机偷袭许都,迎接汉朝皇帝;于是秘密组织军队,部署将领。还没有出动,碰巧这时他被从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杀死。
在此之前,孙策杀了许贡;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逃到长江边躲藏起来。孙策独自骑马外出,突然与许贡的门客相遇。门客杀伤孙策,伤势严重。于是他把张昭等人请来,对他们说:“中原正处于动乱状态;凭借这吴、越故地的民众,长江下游水道的险固防御,足以观望天下局势的成败。张公你们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又叫孙权上前,把自己的官印和绶带佩挂在孙权身上,对他说:“带领江东的全部人马,在敌我双方的军阵之前选定克敌制胜的战机,与天下英雄一决胜负,这您不如我;但是举用贤能,使他们各自尽心尽力,以保有江东,这我又不如您了。”到了当天夜晚孙策就与世长辞,终年二十六岁。
孙权称帝之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后来改封上虞侯。孙绍死后,儿子孙奉继承了他的爵位。孙皓时,误传孙奉应当立为皇帝,所以孙皓下令把他处死。
评论说:孙坚勇猛刚毅,从势力单薄、地位卑微的家庭中崛起;劝导张温诛杀董卓,到洛阳后填补修复被发掘的汉帝陵墓,建立了忠诚雄壮的业绩。孙策英气勃发,其锋芒之猛烈锐利天下无人可比;他延揽收取奇异人才,有攻逼中原的大志。然而父子二人都轻率暴躁,结果双双丧失生命造成失败。另外,割据江东,这一事业是由孙策开创的;而孙权对孙策未能追谥为皇帝,对孙策的儿子也只封侯爵:这在道理上就不免欠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