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嫔传 翻译 第2节
赤乌十三年(公元 250),孙亮被立为太子。请求把潘夫人的姐姐放出皇宫另嫁人,孙权表示同意。第二年,孙权宣布立潘夫人为皇后。
她的性情凶险妒忌,善于取悦献媚,从开始到她去世,诋毁陷害袁夫人等许多人。孙权病重,她派人到中书令孙弘那里去询问从前吕后独断政事的事例。侍候重病的孙权过分疲劳,她因此身体虚弱而生病;宫女们等她昏睡之后,一齐上前把她勒死,然后谎称她受到恶鬼伤害。后来事情败露,因此治罪处死的有六七人。孙权接着也去世,两人合葬在建业的蒋陵。
孙亮即位为帝,委任潘夫人的姐夫谭绍为骑都尉,授予兵马。孙亮被废黜,谭绍及其家属被押送回家乡庐陵郡。
孙亮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儿。全尚的从祖母,也就是孙权的大女儿公主鲁班,对她非常疼爱,每次进宫见孙权都要带着她。潘夫人母子得宠之后,公主鲁班因为自己与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有矛盾,所以竭力劝孙权为潘夫人的儿子孙亮娶全氏为妻,后来孙亮终于当上继承人。
孙亮登上帝位立全夫人为皇后,任命全夫人的父亲全尚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又代替滕胤任太常、卫将军,晋封永平侯,总管尚书台的公务。当时全氏家族有五人封侯,而且都负责统领军队;其余的人也担任侍郎、骑都尉,在皇帝左右充当侍卫:自从吴国兴起,孙氏皇族的后妃之家没有谁家比得上全家的尊贵兴盛。
后来魏军大将诸葛诞献上寿春城投降,而全怿、全端、全祎、全仪等人,都在这时投降魏国;全熙又在密谋败露后被处死:从此全氏势力衰弱。碰上孙綝废黜孙亮为会稽王,之后孙亮又被贬为候官侯;全夫人跟从他一起前往封地,居住在候官县。而全尚及其家属则被流放到零陵郡,途中他被朝廷追派来的使者杀死。
孙休朱夫人,是朱据的女儿,孙休姐姐鲁育公主所生。赤乌年间的末尾,孙权为孙休娶朱氏为妃。孙休封琅邪王,她随从丈夫住在丹杨郡。孙亮当皇帝的建兴年间,孙峻专擅朝政,孙氏皇族都对他不满;由于孙峻的姐姐是全尚的妻子,而全尚是孙权大女儿鲁班丈夫全琮的侄儿,所以只有公主鲁班帮助孙峻。
当初,孙和当太子时,公主鲁班诋毁陷害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想让孙权废黜太子孙和,改立鲁王孙霸为太子;鲁班的妹妹鲁育,也就是孙休朱夫人的母亲,不同意这样做,从此两姐妹关系出现裂痕。孙亮五凤年间,孙仪密谋诛杀孙峻,事情被发觉,孙仪遭孙峻杀死。大公主鲁班借此说小公主鲁育与孙仪同谋,孙峻又冤枉杀了小公主鲁育。这时作为鲁育女婿的孙休心中害怕,只好把朱夫人送回建业,两夫妇流着泪握手分别;朱夫人到达建业后,孙峻又放过她让她回孙休那里。
太平年间,当了皇帝的孙亮得知小公主鲁育受到大公主鲁班的陷害,就向鲁班追问鲁育的死亡原因。心中害怕的鲁班推诿说:“我确实不知道,都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告的密的。”孙亮随即处死朱熊、朱损兄弟。而朱损的妻子是孙峻的妹妹,所以接替孙峻权位的孙綝就更加顾忌孙亮;于是把孙亮废黜,改立孙休为皇帝。
永安五年(公元 262),孙休立朱夫人为皇后。孙休去世,群臣尊称她为皇太后。孙皓即位为帝一个多月之后,把她贬为景皇后,代称为“安定宫”。
甘露元年(公元 265)七月,她被孙皓逼死,与孙休合葬在定陵。
孙和何姬,丹杨郡句容县人。她的父亲何遂,本来是一名骑兵。孙权有一次巡游各军营,何姬在路边看热闹。孙权望见她,觉得很出众,命令宦官召她进宫,赐给儿子孙和。不久她生了一个男孩,孙权非常喜欢,取名为彭祖,就是孙皓。
太子孙和被废黜,后来改封为南阳王,居住在长沙郡。孙亮即位为帝,孙峻辅政,孙峻素来向大公主鲁班献媚讨好。而鲁班与孙和的母亲有矛盾,所以鲁班劝孙峻把孙和流放到新都郡;又派使者赐孙和死,孙和的嫡妃张氏也自杀。这时何姬说:“如果都随丈夫去死,谁来养育孤儿呢?”于是独自抚育孙皓,以及孙皓的三个弟弟。
孙皓即位为帝,追尊孙和为昭献皇帝;尊称何姬为昭献皇后,代称为“升平宫”。一个多月后,又进位为皇太后。孙皓还封何姬的弟弟何洪为永平侯,何蒋为溧阳侯,何植为宣城侯。
何洪去世之后,儿子何邈继承了他的爵位。何邈曾担任武陵监军,后来被晋军杀死。何植官做到司徒。吴朝末年政治昏乱,何氏家族骄傲不守本分,子弟横蛮放纵,百姓对他们极为不满。所以民间有错误的传言,说“孙皓很久前就死了,被立为皇帝的是何氏的儿子”等等。
孙皓滕夫人,是已故太常滕胤的同族女儿。滕胤被诛灭三族之后,滕夫人的父亲滕牧,作为滕胤关系疏远的亲属,被惩处流放到边远的郡。孙休即位为帝,宣布大赦;滕牧才得以回到京城,担任五官署的中郎。
孙皓封为乌程侯之后,聘娶滕牧的女儿为妃。孙皓继承帝位,立滕氏为皇后。封滕牧高密侯,任命他为卫将军,总管尚书台公务。后来朝廷的官员因为滕牧是尊贵的外戚,竭力推举让他去劝谏孙皓。这时滕皇后已经逐渐失宠,由于滕牧的直言劝谏,孙皓对滕皇后更加不喜欢;幸亏孙皓的养母何太后,总是保护着她。再者太史令报告,说是从气运历数上看,皇后不能改换;孙皓相信巫师的话,所以滕皇后得以免遭废黜,长期在皇太后宫中侍奉何太后。
后来滕牧受到谴责被送到边远的苍梧郡居住,虽然没有剥夺他的爵位官职,其实就是贬谪流放了;所以他在途中忧愁而死。至于滕皇后的宫中官员,也只是充数而已,平时她依然以皇后身份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章;但是孙皓宫内所宠爱的妃嫔中,佩带皇后玉玺、绶带的可就多了。
天纪四年(公元280)吴国灭亡,她随孙皓迁到洛阳。
评论说:《周易》有“治理好家庭而后天下安定”的说法,《诗经·思齐》一诗也写道:“给嫡妻作示范,然后是兄弟,从而治理国家。”这些话,确实说得好啊!远看齐桓公,近看孙权,都有识别人才的明智,英雄豪杰的志向;然而又都不分嫡庶,后宫关系错乱:在古今历史上留下笑柄,使灾祸落到后代的头上。由此说来,只有心中坚持道义,处理事情以公平一致为原则的,才能免除这方面的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