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宗室传 > 宗室传 翻译

宗室传 翻译

孙静,字幼台,是孙坚的三弟。孙坚开始起事时,孙静纠合了同乡和宗族共五六百人保卫家乡:周围的民众都来依附他。孙策攻破刘繇,平定江东各县,又进攻会稽郡;派人去请孙静出山,孙静带领家属与孙策在钱唐县相会。

当时会稽郡太守王朗,在固陵一线抵御孙策;孙策多次渡过江去作战,未能得手。孙静劝孙策说:“王朗凭借城池坚守,难以一下子攻克。查渎,在这以南几十里,是交通的要道。应当从那里去占据敌军的内线,这就是所谓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啊。我要亲自带领人马,充当前锋,必定攻破对方无疑!”孙策说:“好!”于是孙策找了借口向军中下令说:“近来连连下雨,饮水浑浊,士兵喝了很多人腹痛。我命令赶快准备几百只瓮和罐,用来澄清饮水。”到了晚上,他却下令把瓮、罐分布摆放,灌上油点燃火流放到江中,制造军队已在此夜渡的假象以迷惑王朗,并立即分兵趁夜色经过查渎,前往偷袭高迁屯的敌军。王朗大惊,赶忙派从前的丹杨郡太守周昕等,率军前往迎战。孙策击败周昕等人,将其斩首,终于平定了会稽郡。

孙策上表委派孙静为奋武校尉,想授给他重任;而孙静却眷恋祖宗坟墓和宗族亲人,不喜欢出门当官,所以请求留在家乡镇守:孙策依从了他。

孙权继承哥哥孙策统管大业,派人就地宣布提升孙静为昭义中郎将,他后来在家中去世。孙静有五个儿子: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孙谦。其子孙暠又有三个儿子:孙绰、孙超、孙恭。孙超曾任偏将军。孙恭的儿子是孙峻,孙绰的儿子是孙綝。

孙瑜,字仲异。他开始统领兵马时担任恭义校尉。当时,孙瑜手下的宾客部将多为长江北岸的人,他虚心加以安抚,得到他们的拥护。

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 204),他兼任丹杨郡太守;部下很乐意跟随他,手下的军队发展到一万多人。孙权加授他绥远将军的军职。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他与周瑜共同进攻麻屯、保屯,大破敌军。后来随从孙权到濡须抵御曹操,孙权急于交战。孙瑜劝他慎重行事,孙权不听:出军对战果然劳而无功。孙瑜升任奋威将军,依旧兼任丹杨郡太守,驻地由溧阳县迁往长江边的牛渚。他任命永安县人饶助为襄安县长,无锡县人颜连为居巢县长;让他们去招纳长江北岸庐江、九江两郡的敌方百姓,各自得到不少前来投降的归附者。

济阴郡人马普专心学问喜好古代典籍,孙瑜对他厚加礼待;让自己奋威将军府、丹杨郡太守府当中武将文官的几百子弟,前来学习接受教育:从此设立官方学校,他常常亲临学校视察并设宴犒劳,还参加课堂的讲习。当时,孙权手下诸将都只忙着处理军务,而孙瑜却喜欢阅读文献典籍;虽然身在军队,却读书之声不断。

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他去世,终年三十九岁。他有五个儿子:孙弥、孙熙、孙耀、孙曼、孙纮。孙曼官做到将军,封侯。

孙瑜的弟弟孙皎,字叔朗。开初担任护军校尉,带领二千人马。当时曹操多次前来进攻濡须,每一次孙皎都赶去迎击,被称为精锐之军。他升任都护、征虏将军,代替程普指挥夏口战区的军队。黄盖和孙皎的哥哥孙瑜去世之后,两人的部队也一并由孙皎统领。孙权还把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四县赐给孙皎做可以自行享用民众上交祖税的奉邑;孙皎可以自行任命这四县的行政长官。

孙皎轻视财产能够把财产广泛施予别人,善于和人交往结识。例如他与诸葛瑾友谊极为深厚,把议论自己处事得失的任务委托给庐江郡人刘靖,又让江夏郡人李允充当助手办理各项公务,派广陵郡人吴硕、河南郡人张梁负责军事:对他们推心置腹热情对待,使他们人人尽心尽力工作。孙皎曾经派侦察兵出去活动,而侦察兵抓获了魏军边境将领所管辖区域内的民间美女,带回来献给孙皎。孙皎让女子们换上好衣服后,送她们回去,还为此下达指令说:“现今要诛灭的是曹操,他的百姓有什么罪过?从今以后,不准袭击敌方的老弱妇女!”由于这一措施,长江、淮河之间的魏方百姓前来归附他的很多。

他曾经为一件小事与将军甘宁发生激烈争执,有人劝甘宁忍让。甘宁说:“君主的臣僚和君主的公子在地位上是一样平等的:他虽然是主公家族的子弟,怎么可以独断专行欺侮人呢!我碰上了英明的君主,只会贡献力量用生命来报效,以感谢主公像上天那样的厚爱;确实不能随从世俗低头屈服啊!”孙权得知此事后,写信责备孙皎说:“自从我与北方为敌交战,已经有十年了;最初与北方相对峙时您还小,而今您却将近三十岁了!孔子说是‘三十而立’,不只是指他要完成儒家五经的编撰,而且也有自身修养的确立。现今授给您精兵,委您以重任,充当都护在千里之外江防沿线指挥众将官;是想让您像从前楚国的大臣昭奚恤那样,在北方的边境上显扬军威:而不是让您去随意发泄个人的情感而已。近来听说您与甘兴霸饮酒,借酒发作,欺侮了他;他上书请求改属吕蒙指挥。这个人虽然粗鲁,有不如人意的时候;然而基本上算得一个大丈夫。因此我亲近他,并不是要袒护他。可是我所亲近爱惜的人,您却疏远憎恶他;您所作所为每每与我相违背,这样能长久下去吗?停下来居住时举止恭敬而外出时一切从简,这样就可以治理民众;爱护别人而善于容忍,这样就可以得到人心。上述二者还不懂,怎么能在远方统领指挥大军,抵御强敌解除危难呢?您逐渐长大了,所以特别承当重任;上面有远方的朝廷君臣在注视着,下面有部下将士朝夕相处:哪里能随意大发怒火呀?人谁没有过错?贵在能勇于改正;您应当追悔不久前的过失,好好责备自己!现今特别劳烦诸葛子瑜前来再次表达我的意思。面对书信不禁伤感,心中悲怆眼泪也掉了下来!”

孙皎得到这封信,立即呈上表章表示歉意,然后与甘宁结为好友。后来吕蒙要出兵袭击南郡,孙权准备派孙皎与吕蒙分别担任左、右两部分军队的总指挥官。吕蒙劝孙权说:“如果主公认为孙将军合适,就应当只任用他为总指挥官;如果认为吕蒙我合适,就应当只任用我。当初周瑜、程普分别担任左、右两部分的总指挥官,共同进攻江陵城;虽然规定大事由周瑜决定,而程普仗恃自己是老将,而且都是总指挥官,所以和周瑜不和睦,几乎坏了国家大事:这可是近在眼前的鉴戒啊!”孙权醒悟,立即向吕蒙表示歉意说:“以您为总指挥官,命令孙皎为后援。”擒杀关羽,平定荆州,孙皎是出了力的。

他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去世。孙权追评他的功劳,封他的儿子孙胤为丹杨侯。孙胤去世,没有儿子。由其弟弟孙晞继承爵位,并统领兵马;后来孙晞有罪自杀,封地被撤销。孙晞的弟弟孙咨、孙弥、孙仪,都当将军,封侯。其中孙咨,曾任羽林督;孙仪,曾任无难督。孙咨被滕胤处死,孙仪遭孙峻杀害。

孙皎的弟弟孙奂,字季明。自从哥哥孙皎去世之后,他就接着统领孙皎的部队;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郡太守。上任第一年中,他遵循孙皎过去的做法,尊重优待刘靖、李允、吴硕、张梁以及江夏郡人闾举等,采纳他们的有益建议。孙奂在需要应急发挥口才的场合不善于言辞,而处理政事却很敏捷,军民都称赞他。

黄武五年(公元226),孙权率军由江夏郡进攻曹魏的石阳县。孙奂作为当地的军政长官,派遣部下的将军鲜于丹带领五千人马,先截断淮河方向的道路;而自己则统率吴硕、张梁共五千人马充当大军的前锋:他迫使敌方的高城守军投降,俘获三员敌将。大军凯旋时,孙权下诏让他在前方停下来;然后乘车经过孙奂的军队,只见队伍的阵形整整齐齐,孙权不禁赞叹说:“当初我还担忧他为人迟钝;而今看他治军的情况,诸将中少有能赶上他的,我不再担忧了!”于是提升孙奂为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吴硕、张梁都升任裨将军,被赐予关内侯爵位。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