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宗室传 > 宗室传 翻译 > 第2节

宗室传 翻译 第2节

孙奂也喜欢儒生,又命令部下武将文官的子弟前来学习;后来这些子弟中到朝廷任职的有几十人。

嘉禾三年(公元 234),他四十岁时去世。儿子孙承继承了他的爵位,以昭武中郎将的身份接替父亲统领兵马,兼任江夏郡太守。孙承在赤乌六年(公元 243)去世。他没有儿子,孙权让孙承庶母所生的弟弟孙壹,作为孙奂的继承人,封孙壹爵位,由孙壹承袭父亲的兵马担任将军。

孙峻诛杀诸葛恪时,孙壹受命与全熙、施绩一起进攻诸葛恪的弟弟,也就是当时担任公安战区军事指挥官的诸葛融,诸葛融被迫自杀。孙壹从镇南将军升任镇军将军,被授予节杖,担任夏口战区的军事指挥官。后来孙綝杀死滕胤、吕据,而滕、吕二人都是孙壹的妹夫;孙壹的弟弟孙封又知道这二人的密谋,恐惧自杀:所以孙綝又派朱异去偷袭孙壹。朱异的人马才到达夏口东面的武昌,孙壹就知道其目的是攻杀自己;随即率领部下一千多人,并在路过时带上滕胤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妹妹,一起投奔魏国。

魏国任命他为车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封吴侯;又把被废黜的过去魏国君主曹芳的一名小妾邢氏,赏他做妻子。这邢氏虽然容颜美丽却生性妒忌;下人忍受不了她的驱使,就把孙壹和邢氏一齐杀了。孙壹投降魏国三年后死去。

孙贲,字伯阳。他的父亲孙羌,字圣台,是孙坚的同胞哥哥。孙贲很早失去父母双亲,当时弟弟孙辅,还是小婴儿;孙贲亲自赡养哺育小弟,情意深挚。他后来出任本郡督邮,代理县长。孙坚在长沙郡发动义军讨伐董卓,孙贲离职随孙坚南征北战。孙坚去世,孙贲收集统率余下的将士,护送孙坚的灵柩回江东。

后来,袁术转移到淮南的寿春县,他又去依附袁术。袁术的堂兄袁绍任用会稽郡人周昂为九江郡太守;袁绍并袁术不和,袁术派孙贲到阴陵县攻破周昂。于是袁术上表委派孙贲兼任豫州刺史。转任丹杨郡都尉,代行征虏将军职权,前去讨伐平定丹杨郡内的山越。后来被汉朝派来的扬州刺史刘繇逼迫驱逐,他只好带领部下退到历阳驻扎。没有多久,袁术又让他与吴景一起,攻击刘繇的部将樊能、张英等,却未能得手。到了孙策渡长江到江东,帮助孙贲、吴景击败张英、樊能;又进击刘繇,刘繇逃往豫章郡。孙策派孙贲、吴景回寿春,向袁术报告战况。碰上这时袁术非分地称帝,委任设置朝廷百官:任命孙贲为九江郡太守。孙贲不去就职,丢下妻室儿女跑回江东。

这时孙策已经平定了吴、会稽二郡,孙贲就随同孙策征讨庐江郡太守刘勋、江夏郡太守黄祖。大军回来时,听说刘繇病死,在途中又顺便攻占了豫章郡:孙策上表委任孙贲兼任豫章郡太守,后来封都亭侯。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汉朝的使者刘隐奉天子的诏命,任命孙贲为征虏将军,依旧兼任郡太守。他在这个职位上当官当了十一年之后去世。儿子孙邻继承了他的爵位。

孙邻九岁时即继承父亲的领兵权力,并且兼任豫章郡太守,晋封都乡侯。他在郡中任职近二十年,讨伐平定辖境内的叛乱分子,在政治上成绩显著。后来他被召回京城武昌,担任禁卫军的分队指挥官绕帐督。

当时太常卿潘濬负责管理荆州的政务,重安县长陈留郡人舒燮有罪被关进监狱;潘濬曾经不满意舒燮,就想把他处以死刑。议论这件事的人大多为舒燮求情,而潘濬的愤恨仍然不消。孙邻就对潘濬说:“舒燮的父亲舒仲膺,和哥哥舒伯膺争着承担死罪以求救活对方,海内人士认为他们很重义气,传为美谈;加之仲膺当初又前来投奔我国表现出忠诚心意。如今您杀了仲膺的子弟,如果天下一统,我朝皇帝乘青盖车到北方巡视;中原士大夫必定要问舒仲膺的儿子怎么样,回答的人说潘承明早把他杀了,您觉得这事情如何?”潘濬听了愤恨马上打消,舒燮因此得救。

孙邻升任夏口战区军事指挥官,沔中战区军事指挥官,威远将军:在这些职位上都很称职。

他在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去世。儿子孙苗继承了他的爵位。孙苗的弟弟孙旅以及孙苗的叔父孙安、孙熙、孙绩,都历任各种官职。

孙辅,字国仪。是孙贲的弟弟。他以扬武校尉的身份帮助孙策平定了江东的丹杨、吴、会稽三郡。孙策讨伐丹杨郡的七个县时,派孙辅到西面的历阳驻扎,以抵御袁术;同时让他招纳当地余下的民众,集合逃散的百姓。他又随孙策进攻历阳,生擒了敌军首领祖郎等人。孙策袭击西面庐江郡的太守刘勋时,孙辅也随同前往;身先士卒,立下战功。孙策委任他为庐陵郡太守,前去安抚所属各县,设立县级行政长官。

后来他升任平南将军,被授予节杖,兼任交州刺史。因为派遣使者与曹操联络,事情发觉,孙权把他关押起来。

几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都历任各种官职。

孙翊,字叔弼。是孙权的弟弟。他骁勇强悍,果敢刚烈,有大哥孙策的风范。吴郡太守朱治举荐他为孝廉,司空聘他为下属。

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 203),他以偏将军的身份兼任丹杨郡太守,当时刚好二十岁。后来却被左右的部将边鸿刺死,边鸿也随即被诛杀。

孙翊的儿子孙松,担任射声校尉,封都乡侯。他在黄龙三年(公元231)去世。蜀国丞相诸葛亮给哥哥诸葛瑾写信时说:“我曾经在吴朝受到厚待,所以对孙氏子弟非常关心。子乔是一个优秀人才却不幸早死,为此很感悲伤;看到他赠送给我的东西,不禁泪流满面!”诸葛亮之所以如此痛悼孙松,是他的养子诸葛乔向他叙述了孙松情况的缘故。

孙匡,字季佐。是孙翊的弟弟。他曾被本郡举荐为孝廉,本州举荐为茂才。还没有受到朝廷的任用,就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多岁。

他的儿子孙泰,是曹操侄儿的外甥。官任长水校尉。嘉禾三年(公元234),他随从孙权围攻合肥新城,被流箭射死。孙泰的儿子孙秀,任前将军,夏口战区军事指挥官。

孙秀是孙氏皇族中与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成员之一,在外面掌握精兵,当时的皇帝孙皓心中不安。建衡二年(公元 270),孙皓派亲信将领何定,带了五千人马,到夏口打猎。在此之前,民间都传言孙秀要受到孙皓的谋算;而何定又远道跋涉到夏口来打猎,孙秀不免吃惊:连夜带着妻室儿女和亲兵共几百人投奔晋朝。

晋朝任命他为骠骑将军,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封会稽公。

孙韶,字公礼。他的伯父孙河,字伯海。本姓俞,也是吴郡人;孙策喜爱孙河,赐他姓孙,而且列入孙氏亲属的名册中。

后来孙河担任将军,驻扎在京这个地方的城堡中。当初,孙权诛杀了吴郡太守盛宪,盛宪从前举荐的孝廉妫览、戴员逃到山中藏了起来。孙翊就任丹杨郡太守,备办礼品把他们请出深山。妫览当了丹杨郡都尉指挥兵马,戴员则当了郡丞。孙翊被部下边鸿杀害之后,孙河立即驰马赶往丹杨郡的治所宛陵县;怒斥妫览、戴员,因为他们未能保护好孙翊,使得边鸿的奸恶阴谋得以实施。妫、戴二人下来后暗中商议说:“孙伯海与被害的孙将军关系疏远,都还怒斥我们到这样的程度;万一主公亲自来到,我们就连后代都不会留在世间了!”于是二人杀死孙河,派人到北面去迎接曹操的扬州刺史刘馥;请他赶到历阳,然后鼓动丹杨郡响应他。碰巧这时孙翊的亲信侍从徐元、孙高、傅婴等诛杀了妫览、戴员。

孙韶当时十七岁,收容了孙河的部下;维修京这个地方的城堡,建起供瞭望敌情的高楼,制作军用器械和加强防备设施以抵御敌人。

孙权得知丹杨郡发生变乱,从椒丘赶了回来;途中安定了丹杨郡,然后带兵回转吴县。大军在夜晚路过孙韶在京的军营,孙权决定试着进攻惊扰一下孙韶;结果孙韶的士兵立即登上城墙传送命令进入警戒状态,喊杀声惊天动地,箭像雨一般射来:孙权赶紧派人去说明情况这才停止。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