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顾诸葛步传 翻译
张昭,字子布,彭城国人。他从小好学,擅长写隶书。跟随白侯子安学习《左传》,博览群书;与琅邪郡人赵昱、东海郡人王朗都在年轻时就出了名,并且相互友好。张昭在二十岁左右被本郡举荐为孝廉,他没有进京接受当官之前的考试。他曾和王朗共同讨论避忌过去君主名讳的问题,本州颇具才能的人士陈琳等,都称赞他说得好。本州的刺史陶谦举荐他为茂才,他不接受;陶谦认为他轻视自己,结果他被拘留起来。赵昱奋力营救,张昭才得以免遭危险。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张昭家乡所在的徐州有很多士大夫和老百姓南逃扬州避难,他也和亲友一起渡江到了江东。
孙策平定江东开创基业,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和他一起到内堂拜见自己的母亲,关系就像自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一样亲密:民政和军事两方面的公务,一概委托给张昭处理。
张昭每每要收到北方士大夫写来的书信,他们把治理江东的成绩只归在张昭身上大加赞美。张昭想保持沉默不把书信内容报告孙策,则害怕别人以为自己和北方有暗中来往的隐私;向孙策报告吧,又怕内容不合宜:觉得进退两难惴惴不安。孙策得知情况后,高兴地笑着说:“从前管仲辅佐齐桓公,官员们请示事情时齐桓公总是说去问仲父,去问仲父;而齐桓公却受到霸主们的尊崇。而今子布贤能,我能使用他;他所建立的功名岂不归我了吗!”
孙策临死,把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带领各位下属,立孙权为领袖并辅佐他;张昭向汉朝呈上表章,向下属郡县发布公文;内外将领,让他们各自遵守命令忠于职守。
这时,孙权悲伤不已,没有就职处理公事。张昭对孙权说:“凡是充当别人的继承者,最重要的是要能遵循先人开辟的道路,使他们创建的基业昌盛起来,从而完成伟大的功绩啊!如今正是天下动乱不安的时候,匪徒成群布满山区;孝廉您怎么能倒在床上悲悲戚戚,像平民百姓那样任随感情发泄呀!”于是亲自把孙权扶上马背,排列好军队让他出去巡视;这时众人的心才算有了归依。张昭又担任孙权的长史,他所承担的任务也和从前一样。后来刘备上表推举孙权代理车骑将军职务,孙权委任张昭为军师。
孙权每次出外打猎,常常爱骑马射虎。而老虎有一次冲上来用前爪抓住马鞍。张昭看到后神色变得严峻,上前说:“将军您为什么要这样!作为人民的君主,在于能够驾驭英雄,驱使贤才;哪里是要他在原野上驰马追逐,在猛兽之前比试勇敢呢?如若一旦发生意外,怎么应付天下人的嘲笑啊!”
孙权立即向张昭表示歉意,说:“我年轻,考虑事情不深远:为此我在您面前很感羞惭!”然而孙权对射虎的兴趣仍然没有消除;于是让工匠制造了一辆箱形射虎车,上边开方孔,空着不加盖板;让一个人驾车,孙权在木箱内射虎。就这样也不时有冲出兽群的猛兽,前来冲击射虎车;而孙权每每亲手击杀它们,把这当作一大乐事。对于张昭的劝谏,孙权总是微笑不回答。
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魏朝派使者邢贞,来到江东封孙权为吴王。邢贞的车辆到达王宫大门时,他拒绝下车步行进门。张昭上前对邢贞说道:“礼仪上没有不恭敬这一条,法令上没有不能惩治的对象。您竟胆敢妄自尊大,难道是因为我们江南人少力弱,没有寸把宽的刀刃才这样么!”邢贞一听急忙下车。后来张昭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
孙权在武昌,有一次与群臣登临长江边的钓台,饮酒大醉。孙权还派人用冷水喷洒在座者让他们醒过来,说:“今天的酣饮,只有大家都醉得倒在台上,才会停止啊!”张昭神色严肃一言不发,径自出外,到车中坐着。孙权让人去叫他回来,然后对他说:“这只是一起取乐罢了,张公为什么要发怒呀?”张昭回答说:“从前商纣王在池子里蓄满酒浆,酒糟堆成山丘,彻夜痛饮,当时他也认为只是作乐,而不认为是作恶啊!”孙权默然不语,脸上现出羞惭的神色,于是宣布散席。
当初,孙权准备设置丞相,众人的议论都赞成张昭出任这一职务。孙权说:“如今是多事之秋,职权大的人责任重:让张公担任丞相其实并不是优待他。”后来第一任丞相孙邵死了之后,朝廷百官又举荐张昭。孙权说:“我难道对子布还有什么舍不得割爱的吗?只不过考虑到丞相的事务繁杂,而他性格刚直;别人给他进言如果不听从,抱怨和过失就会随之产生:这对他没有好处啊!”于是孙权任用顾雍为丞相。
孙权称帝之后,张昭以年老有病为由,向朝廷退回官位和所统领的军队。孙权重新任命张昭为辅吴将军,官位的排列秩序仅次于三公;改封为娄侯,食邑有一万户。
他在家里闲居无事,便撰写了《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孙权曾经问卫尉严畯:“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所熟悉背诵的书?”严畯因此背诵了《孝经》当中的“仲尼居”一段。张昭在旁边说:“严畯看来是浅陋的书生。老臣我请求为陛下背诵一段。”他立即背诵了《孝经》当中的“君子之事上”一段,在座者都认为张昭很懂得该向君主背诵什么文句。
张昭每次朝见,言辞气概雄壮严厉,忠义的内心从神色上充分表露出来;他曾经因为直言进谏不合孙权心意,中间有一段时间不再进见。后来蜀国的使者来到,称赞本国的德泽和美好;而吴国群臣却挡不住他的词锋。孙权叹息说:“假使张公在座,不需要发言驳倒对方就能使之失去气势;蜀使又怎么敢自夸啊!”
第二天,孙权派皇宫中的使者前去慰问张昭,并请张昭和自己见面。孙权到来时,张昭离开坐席准备站起来道歉,孙权却马上跪坐下来止住他。张昭重新跪坐好之后,抬起头说:“从前太后、桓王不是把老臣我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我。所以才一心想尽节效忠,以报厚恩;使得今后离开人世,也有可以称述的事迹留下来。可惜我思虑短浅,违逆了陛下的旨意;自以为从此埋没,永远被抛弃到荒野的沟渠里;没想到又得到陛下的召见,得以侍奉左右。但是老臣我的愚心将用来报效国家的,就是立志进献忠直有益的言论,直到死亡为止。至于改变初衷另作考虑,以求窃取荣华富贵而获得陛下的欢心,这是老臣我不能做到的事啊!”孙权也向他表示了歉意。
孙权因为公孙渊前来称臣,决定派张弥、许晏为特使前往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张昭劝谏说:“公孙渊背离魏国害怕遭到讨伐,才远远跑来求援:称臣并不是他的本意。如果他突然改了主意,想向魏国表明自己的忠心;我们的两名使者回不来,不是要招致天下人的耻笑吗!”
孙权和他反复争辩,张昭的言辞更加直率恳切;孙权忍受不住,抽出佩刀大怒说:“吴国的士大夫,进皇宫向朕跪拜,出皇宫则向您跪拜;朕对您的尊敬,也算到极点了!然而您却多次当着众人的面挫伤朕,朕常常担心克制不住自己而打错主意!”张昭把孙权看了又看才说:“老臣我尽管知道说的话不会被采纳,却每次都要竭尽愚忠直言进谏的原因,确实就在于太后驾崩之前,把老臣我叫到病床边,所下的遗诏和托付话语一直记在我心间不能忘怀啊!”说完他不禁老泪纵横。孙权也把佩刀丢在地上,与他对面哭泣:但是孙权终究还是派了张弥、许晏前往辽东。
张昭气愤孙权不采纳自己的忠言,从此称病不再朝见。孙权也恨他这样,下令用土封堵他的大门;不料张昭更在门内垒土封死自家的大门。不久公孙渊果然杀了张弥、许晏;孙权多次派人去慰问张昭并表示歉意,张昭坚持不出门朝见。孙权借出外的机会经过他的家门,亲自去叫他;他声称病重卧床不起。孙权下令放火烧他的大门,想吓他出来;没想到张昭反而把房门关上。孙权只得叫人灭火,在大门停留了很久。张昭的儿子们,一起把他从床上扶起;孙权用车载着他一起回到皇宫,并向他深刻责备自己。张昭不得已,才又参加了朝廷的会见。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