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五子传 翻译
孙登,字子高,是孙权的长子。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封孙权为吴王;又任命孙登为东中郎将,封万户侯,孙权为孙登推辞侯爵不受。
这一年,孙权立孙登为太子。为他选择设置辅导老师;又衡量挑出一批优秀人才,作为他的宾客朋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人被选进太子宫中,在内侍讲诗书,出外陪同骑马射箭。
孙权想让孙登读《汉书》,以熟悉了解近代的史事。因为张昭在《汉书》上学有师承,但是又难以劳烦他;所以让张休在家先随父亲张昭阅读,然后回宫教孙登。
孙登接待下属官员,大体上用平民中主人接待客人的对等礼节;所以与诸葛恪、张休、顾谭等人有时同坐一辆车,有时又同睡一张床。太子太傅张温对孙权说:“中庶子是太子侍从官员中与太子关系最亲密的,随时在太子身边回答问题:应当任用才德兼优的人。”于是孙权委任陈表等人为中庶子。后来因中庶子作为下属,与太子之间的礼节过于拘束,结果又让陈表等人脱下官帽只裹头巾仍然作为客人来陪同太子。
黄龙元年(公元 229),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任命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称为太子“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人,都充当太子的宾客。因此太子的东宫被誉为人才济济。
孙权迁都建业;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孙登,镇守故都武昌,并且兼管武昌皇宫、官府的留守事务。
孙登有时出外射猎,经过道路时,常常远避农田,从不践踏庄稼;到了停止休息的地方,又总是挑选没有耕种的空地:他就是这样不想打扰民众。
他曾经乘马出游,忽然有一颗弹丸从眼前飞过,侍卫马上去寻找这个发射弹丸的家伙。结果发觉附近确实有一个人手拿弹弓身带弹丸,侍卫都认为就是他;但是那人却不承认,侍卫想动手教训他。孙登不准,派人去找到那颗从眼前飞过的弹丸;与那人所带的一比并不一样,那人才被释放。
又有一次孙登丢了一只用金马作装饰的水盂,发觉了偷窃者。原来是自己身边的一名侍从,他不忍心重重处罚。只是把那人叫来责备了一番,然后遣送回家不再使用:并且指示亲近随从不要把事情张扬出去。
后来孙登的弟弟孙虑去世,孙权为此难过得下令减少膳食的数量等。孙登得知消息后立即昼夜兼程赶往京城,到达赖乡时,自己派人前去报告,孙权立即召见他。孙登看到父亲仍在悲泣,就劝谏说:“弟弟卧病不起,这是命中注定啊。当今北方还没有统一,四海的民众都在仰慕陛下,把您当着上天来拥戴。而陛下却因为对子孙后代的关怀,减少了太官署供给的膳食数量;超过了礼制的规定,臣儿暗自十分忧虑惊惶。”孙权听从了他的话,为他增加了膳食。
孙登在建业住了十多天后,孙权想让他回西边的武昌;他一再陈述请求,说自己长久没能在父亲身边早晚问候侍奉,作为儿子在孝道上有缺陷。又说镇守武昌的陆逊忠诚勤勉,无须顾念担忧:孙权就留他下来。
嘉禾三年(公元 234),孙权进攻魏国的合肥新城;派孙登留守,总管后方事务。当时庄稼收成不好,叛匪很多;孙登上表孙权后重新制定条令,用来防范民众作乱:很能抓住制止叛乱的要点。
当初,孙登的生母是地位卑贱的小妾,孙权的嫡妻徐夫人对孙登有充当母亲从小养育的恩情。但是后来徐夫人因为妒忌被废黜而独居在吴县,步夫人最受孙权的宠爱。步夫人有所赏赐,孙登不敢推辞,只是拜受而已。然而每当徐夫人的使者来到,赏赐他的衣服,他必定要沐浴之后穿上。
孙登将被立为太子,他推辞说:“根本建立才有其他关系产生;要立太子,应当先立皇后。”孙权说:“你的母亲在哪里啊?”孙登立即回答说:“在吴县。”孙权听了默然无语。
孙登被立为太子共二十一年,在三十三岁时去世。
临终前,他呈上一道奏疏说:
臣儿没有功劳成绩,染上重病;自己感觉气息微弱体力不好,生害怕突然死去。臣儿不是可惜自己的生命,想到从此离开父母供养,身葬黄土;永远不再能进宫侍奉,朝见父皇陛下;活着时对国家无益,死后还要留给陛下巨大的忧愁:
因此就心中酸楚喉咙哽着说不出话来。臣儿听说死生都在命中注定,寿命长短由天安排。周晋、颜回是具有非凡智慧的人才,尚且会夭折;何况臣儿愚昧浅陋,年龄还超过了他们的寿命?活着时是国家的继承人,死后也会享受荣耀的礼遇:这对臣儿来说已经太多,又还有什么悲伤遗憾啊!
当今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逃脱的奸贼还没有讨伐;天下百姓翘首盼望,都把命运寄托在陛下身上;处于危险中的人期待您去安定,陷于动乱中的人仰仗您去治理。但愿陛下能完全抛弃忘掉臣儿,割舍对子孙后代的感情,运用黄帝、老子的养生之术;认真养育精神,多吃一点珍馐美味;从而开阔英明的思虑,完成传之无穷的大事业。那么天下百姓就非常幸运并有了依靠,臣儿也就死而无憾了。
皇子孙和,仁孝聪明,品德高尚;最好早一点立他为太子,以满足民众的期望。诸葛恪,才能谋略广博周密,足以胜任辅佐政事的职务;张休、顾谭、谢景,都通达聪敏而有见识有决断:他们入朝可以充当心腹重臣,出朝可以担任统兵战将。范慎、华融雄壮勇武节操坚定,有国家级杰出人才的风度。羊衜口辩敏捷,具有独自进行外交对话的才干。刁玄气度优雅宽宏,立志坚持真理。裴钦见识广博,文才足够使用。蒋修、虞翻,志向节操十分突出。这些臣僚,有的适于在朝廷供职,有的宜于担任将帅;都是熟悉政事,精通法令,坚守信义,志向不会随便改变的人才。他们都在陛下日月一般明亮的光辉照耀之下,被挑选出来担任臣儿的官属,得以和他们相处;从而知道他们的本心,特别向陛下报告。
臣儿再次想到当今边境多事,军队不断出动;陛下将勉励朝廷大军,以谋求进取。军队以人为士兵,士兵以财富为依靠。但是臣儿私下得知各地郡县的经济不少出现荒废或破坏的情形,民众穷苦,叛乱萌生;所以法令繁杂,刑罚严厉。臣儿听说施政时要听取民众的反映,刑律法令要随时间而变化;现在确实应当与将相大臣详细选择适宜的政策,博采众人的意见,放宽刑罚减轻租赋,平均分摊徭役并减少其中不必要的项目,以满足民众的期望。
陆逊在政治上忠诚勤勉,献身忧国;正直为公,有忘我的节操。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等人,都忠心为国,通晓治理政事的原则。可以让他们陈述有益和适当的建议,以去除苛刻烦琐的法令;爱护养育兵马,安抚慰问百姓。五年之后,十年之内;远方的人民前来归附,近处的百姓尽心尽力;这样一来兵不血刃,就可以完成统一的大业了。
臣儿听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子囊临终,留下遗言告诫当时的人,君子认为他很忠于国家。难道说臣儿我,还能闭口不言吗!但愿陛下留意倾听
并且采纳,那么臣儿去世的时候,就好比是得到新生了!
孙权先得知他断气的消息,后来才看到这封遗书,更加伤感,一提到此事就涕泪横流。这一年,是赤乌四年(公元241)。
谢景当时担任豫章郡太守,忍不住心中的悲哀;丢下官职前来建业奔丧,然后呈上表章弹劾自己擅离职守请求处罚。孙权说:“您从前与太子相处,与其他官员情况不同。”派宫廷使者慰问他,并允许他恢复原职,送回本郡。
接着朝廷谥孙登为宣太子。
孙登的儿子孙璠、孙希,都早死。次子孙英,封吴侯。孙亮五凤元年(公元254),孙英因为大将军孙峻专权,密谋诛杀孙峻。事情败露后自杀,封地被撤销。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