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吴范刘惇赵达传 > 是仪胡综传 翻译 > 第2节

是仪胡综传 翻译 第2节

组建了一支具有神威的大军;

模仿太乙星设置的中军大帐,

周围是护卫军营和大门。

大军出动时像掠过的闪电,

聚集时又像浓云在天上密布;

前进和停止都有统一的指挥,

命令简单扼要绝不繁复。

看那全军的大旗,灵异动物分布在边上,

一条黄色巨龙飞腾在中央;

飞龙环绕着太阳和月亮,

这种天子所用的军旗其实名叫太常。

它巍然独立迎风飘扬,

全军将士一齐对它仰望。

它就像一位仙人高高在上,

威武地观察着四面八方;

这真是神灵赏赐的宝物,

预示着国家的美好和富强。

全军如果要改变方位,

黄龙大旗就先作移动;

不需要鸣金击鼓一片寂静,

转眼间队列变化就完全成功。

隐蔽的设计如有神助,

真可谓极度机密而又变化无穷。

从前周文王圣明有德,

引来红乌鸦衔着红宝书飞下祭坛;

如今大吴王朝威震天下,

所以有象征祥瑞的黄龙在夏口出现。

这就好比是从前的河图、洛书,

它们的出现显示君主有道;

大吴国既得人和又还有上天扶助,

所以大家对此都说好呀好!

蜀国听说孙权登上帝位,特派使者前来祝贺并重申保持两国友谊的愿望。胡综执笔起草了两国结盟的文件,文辞和内容兼美,全文记录在本书《吴主传》中。

孙权迁都到下游的建业,徐详、胡综都担任侍中,晋封乡侯,兼任左领军、右领军。当时从魏国来投降的人,有的说“魏国的河北战区指挥官、振威将军吴质,很受朝廷猜疑”,胡综受命伪造吴质投降吴国的密信三封。

第一封信说:“汉朝法制崩溃,天下分裂;老百姓痛苦不堪,士大夫四处流亡;凡是军队和匪徒活动的地方,城镇中空无一人,战争与烈火,随处可见。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社会动乱的严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臣吴质意志薄弱,处世无方;眷恋故土,不能远走高飞,只好为曹氏承担军事任务。远处河北,与陛下有天壤之隔;虽然我无比向往仰慕您的风范和仁义,一心想为您献身尽力;令人惭愧的是没有机会,使我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每次碰到从大吴国前来的人,我就要私下向他们打听那里的风俗教化;所以知道陛下的德泽可与天地等同,光辉就像日月一样明亮,神圣英武的品质,完全出自天生,宣传和推广至高无上的原则,教化影响到万里之外;从长江以南,家家户户都受您恩德的覆盖;英雄俊杰,优秀通达的人士,无不在心中歌颂您,以能归附您为最高兴的事情。

今年六月末,听说在一个良辰吉日,陛下像神龙腾飞一样登上皇帝之位,准备扩展宏图大略,整顿王朝秩序;将要让幸存的百姓,看到自己真正的君主。从前周武王讨伐商纣,商朝的军民临阵倒戈;汉高祖围攻项羽,四面都是楚地的歌声:用这些事例来比方今天,也不足以说明魏国人民对您的拥护!为臣吴质忍不住这种要归附陛下的天大志愿,谨派遣亲信的同郡人黄定,前来呈送表章;他是假托叛逃为由,经过艰难跋涉以求到达。为臣所想说的话,都一一写在后面。”

第二封信说:“从前伊尹离开夏朝来到商朝,陈平抛弃项羽投奔汉高祖,功勋记入史册,美名流传后世;而世间的君主并不认为他们行为背叛荒诞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天命所归呀。为臣从前受到曹丕的接待,外面的名义虽然是君臣,实际的情谊可以说亲如骨肉;感情关系亲密缠绵,合而不离;所以才受到镇守一方的委任,统领河北地区的各路兵马。在这个时候,我的志气高而希望大,决心与曹氏同生共死;唯恐功勋建立不起来,大事办理不成功啊。然而在曹丕死后,后嗣继位;幼小的曹叡当政,谗言逐渐出现。同辈的人妒忌我的权势,志趣不同的人得以用言语挑拨离间。而为臣禀性高傲疏略,素来不向人低头;对那几个人,心里实在想把他们都压倒,这也是为臣的过错。于是就受到邪恶议论的设计陷害,从而招致曹叡的猜疑,冤枉我要造反。虽然承蒙知道真情的人为我的忠心担保证明,然而在乱世总是谗言会占上风,所以对我的余留猜忌仍然存在;为臣经常担心有一天会横遭迫害,忧心如焚,如同走在了薄冰层或红炭火上。从前乐毅为燕昭王进攻齐国立下大功,燕惠王继位后,对他怀疑而剥夺其职务;他就离开燕国前往赵国,这对他的美好业绩并无损害。他难道说喜欢三心二意?他是害怕建立不起功名,而大祸就要临头了啊!

从前为臣曾派魏郡人周光,以经商为掩护,假称叛逃到南面的大吴国拜见,传达我的秘密计划。当时因为事情仓促,不便写文字表示,只让周光口头传达而已。为臣的意思认为:现今天下的大趋势清楚可见,天意所在的地方,不是大吴国又是哪里?曹魏这里的百姓,都想成为大吴国的臣民;他们伸长颈项踮起脚跟,唯恐吴军来晚了。如果陛下能稍微相信和接纳我,我将在河北起兵迎接大军;我这颗心的赤诚忠实,青天白日可以作鉴证!可是周光去了一年有余,没有听到一点动静;不知道他是否把为臣以上的意思传达到了?遥望南方我不禁喟然长叹,还要过多少天多少月啊?这种企盼的心情就是鲁国人期待齐国的使臣高子,也不能比喻呀!

再者为臣如今受到的对待日渐淡薄,小人的谗言就像苍蝇的声音,整天嗡嗡不绝:必定要遭祸事,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为臣私自揣测陛下没有派人前来表示安慰的原因,必定是觉得我一贯奉行仁义之道,不会做出这种事来;所以认为周光所传达的内容,虚多而实少;甚至这当中还可能有其他问题。却不知道为臣确实因为遭到诋毁而身受猜疑,害怕身受大祸啊。为臣真有犯罪的那一天,我自己都会主动跳进煮死罪犯的大锅中去,这大概是作为臣僚应作的事。可现今我并无任何罪过,横遭诬陷;将会像商鞅、白起那样含冤而死呀。我好生回想事情的形势,认为离开曹魏是恰当的;与其死了还成为不义之鬼,不离开还等什么!乐毅离开燕国,吴起逃出魏国;君子都为他们的未能遭遇英明君主而伤心,却没有人非议他们。但愿陛下能以古比今,不要怀疑为臣了。

陛下也许会想,作为臣僚被加上罪名,应当像伍员那样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不应当借此侥幸谋求改弦更张的好处。但是,现今与古代,情势完全不同;南方与北方相距遥远,中间又有长江与大湖隔绝:如果我自己不举兵起事,怎么能得救免死啊!因此为臣才不顾志士的节操,而考虑立功受赏的做法。为臣又一直认为曹丕的继承人曹叡,并不是真命天子;政治衰败刑罚混乱,朝廷的权柄被大臣夺去;诸将在外作威作福,各自为政,没有人和他同心协力;军队的兵员减少,国库的财物空虚;朝廷的法纪废弛,上下昏庸。想来陛下从前后多批叛逃到吴国的人口中,已经完全得知了以上的消息。兼并弱者而进攻愚昧者,要顺应天时;所以现在确实是陛下进取北方的时候,为臣也才敢诚心诚意进献这方面的计策。

现在陛下如果进兵淮河、泗水一带,占据下邳;曹魏的荆、扬二州,就会闻风响应;为臣再从河北席卷南下:形势上一联合,脚跟就站稳了。曹魏关西的军队要保卫当地不能抽调,青、徐二州的守军又不敢撤离,余下在许县、洛阳一带的机动兵力还不满万人:谁能到东面来与陛下一争高低呢?这真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够不加以深思熟虑么?而为臣所在的驻地,本来就很多马匹;加上羌族人又常在三四月间水草丰美时,赶着马群出来放牧;估计揣测现今情况,可以收取三千多匹良马。所以陛下如果出兵北上,应当投合这时的机会,多带骑兵前来乘马。这些都是事先所确知的一点情况。大凡两军相对往往互相不知虚实,而今这里确实虚弱,容易平定;陛下一旦挥手行动,响应的必然很多。上可以完成宏图大业,使天下统一;下可以使得为臣建立非凡功勋:这真是天意。如果为臣的计划陛下根本不采纳,这也是天意。希望陛下思考,为臣不再多说。”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