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翻译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翻译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大儿子。他年轻时就有名。二十岁左右他被任命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陪同太子孙登讲论儒家的理论和技艺,都是孙登的宾客和朋友。后来他从太子中庶子这一官职转任太子左辅都尉。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较长,就像驴脸一样。有一次孙权会见大批臣僚,叫人牵了一头驴进来,在驴脸上挂了一条长标签,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字。诸葛恪一看这是父亲的姓和字,就跪下说:“请求给我一支笔添上两个字。”孙权准许给他一支笔。诸葛恪就在标签下面添了“之驴”两个字。在座的人看了都欢笑不已,孙权随即把这头驴赏赐给机敏的诸葛恪。

另外一天孙权又会见群臣,孙权问诸葛恪:“你的父亲与你叔父诸葛孔明相比,谁更贤能?”他回答道:“为臣的父亲更好。”孙权问他为什么,诸葛恪说:“为臣的父亲知道自己该为谁服务,而叔父不知道:因此父亲更好。”孙权又哈哈大笑。

接着让诸葛恪为在座者依次斟酒,到了老臣张昭面前;张昭已经浮现出酒醉的脸色,不肯喝,并且说:“这不是照顾老年人的礼节啊。”孙权说:“你要是能使张公理屈辞穷,他就该喝。”诸葛恪马上问张昭:“从前吕望在九十岁时,还右手拿着有旄牛尾装饰的军旗而左手持大斧,担任军队主帅,也并没有说自己年老。而今军事上的行动,将军您处在后面;而享受美酒佳肴时,将军您又排在最先:怎么能说是不照顾老年人呢?”结果张昭无言以对,只好满饮一杯。

后来蜀国的使者到达,吴国群臣一齐来参加会见。孙权对使者说:“这位诸葛恪素来喜欢骑马,请您回去转告诸葛丞相:为他送一批好马来。”诸葛恪一听立即跪下向孙权表示谢意,孙权说:“马还没有送到,你为什么就道谢啊?”诸葛恪回答说:“蜀国,不过是陛下在外边的马棚;如今既有诏令,好马必定会送到:为臣岂敢不谢呢?”

诸葛恪应变才能的敏捷,都像这类事例所显示的情况。

孙权觉得他很不寻常,想让他处理公务试一试,于是派他代理节度职务。节度负责管理军粮,文书繁多,不是诸葛恪所喜好的工作。

诸葛恪认为:“丹杨郡的险要山区,居民大多果敢劲悍,虽然此前也在这里征调了一批壮丁当兵,但是只得到了山区外围各县的平民而已;其余在遥远深山当中活动的山越族人,并没有完全俘获。”所以他多次请求,让自己去为公家把山越族人围取出来,并估计三年间可以得到穿铠甲的士兵四万人。

众人的议论都认为:“丹杨郡的地势多有险山阻隔,又和吴、会稽、新都、鄱阳四郡连接,周围绵延几千里,千山万谷;在幽深山区的人民,从来没有进过城镇,更没有见过县级行政长官,都手持兵器在野外跑来跑去,老死在森林树丛当中。而从平原地区逃跑的百姓和士兵,长期作乱的匪徒,都一起窜进那里的深山藏身。山中出产铜铁,可以自己铸造兵器制作铠甲。那里的风俗好武善战,重视胆气和力量;他们爬高山过险路,穿丛林冲荆棘,就好比鱼儿游深渊,猴子上高树那么自由随便。他们常常窥测机会,出山来抢掠攻杀;每每迫使朝廷出兵去讨伐,寻找他们的巢穴。他们在打胜仗时蜂拥而上,一旦打败就作鸟兽散。自汉朝以来,就把他们约束不住。”众人都觉得诸葛恪的想法难以实现。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听说后,也认为事情最终办不到,叹气说:“恪儿如果不大兴我家,就将大灭诸葛氏啊!”

诸葛恪却极力陈述事情必定成功。孙权就任命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兼丹杨郡太守,授予他棨戟之类的仪仗器物,以及一支由三百名武勇骑兵组成的卫队。任命仪式举行完毕,又让诸葛恪备齐显示声威的仪仗队,鼓乐齐鸣,充当前导带领他回家。这一年他三十二岁。

诸葛恪到达了丹杨郡自己的军政府署,立即发布公文给吴、会稽、新都、鄱阳四郡下属各县的行政长官。命令他们各自保卫自己的边界,划分片区并建立军事化的组织;山区外围服从政府教化的平民,全部编入军事化组织集中在营寨中居住。然后才分别部署众将进入山区,布置士兵在深山的险阻要地驻扎。只在营地周围修造坚固的围栅,而不与山里的武装力量交战。等到山中种植的谷物快要成熟时,就出动军队收割一空,连一颗种子都不留下。山中的居民吃完了以往储存的粮食,田里种的谷物又颗粒无收;而山区外围的居民全部集中在军营中,从他们那里也搞不到一点粮食。他们被饥饿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逐渐出来投降自首。

诸葛恪这时又下达指令说:“山中居民改恶从善,都应当安抚慰问,然后迁到外面各县安置;不准对他们产生顾忌怀疑,进行捆绑拘捕。”丹阳县长胡伉,得到一名投降者叫周遗。周遗是一贯作恶的家伙,被逼得没有办法才暂时出来投降,心里一直打算再造反。所以胡伉把他捆上送到诸葛恪的军府,诸葛恪因为胡伉违反自己的指令,立即将其斩首并在各地示众。同时把情况上报朝廷。山中居民听说胡伉因为捆绑人被处死,知道官方只是想把自己弄出山区而已;于是全都扶老携幼而出。整个军事行动所花费的时间、取得的人数都符合诸葛恪原先的预计。诸葛恪自己统领了其中的一万新兵,其余的都分给了吴军众将。

孙权赞赏他的功劳,特派尚书仆射薛综去慰劳参加这次行动的军队。薛综先给诸葛恪等将领送去一封文书说:“山越族人仗恃险阻地形,不服从统治已经持续了不止一个朝代;形势缓和时就蠢蠢欲动,情况紧急时就回头逃跑。皇帝勃然发怒,命令大将到西面征讨;神妙的计策在朝廷内授给,威武的大军在朝廷外出动。兵不血刃,甲不沾汗;不仅元凶被诛杀,而且部落和同党全部向官方投诚;深山地区被清洗干净,向朝廷献上的精兵达到十万。野外没有遗留的匪徒,城镇没有残存的坏蛋。既扫除了凶恶,又补充了兵员。藜、生僻字_古文自编7345号、稂、莠之类的有害植物,都变成了好草;魑魅魍魉之类的精怪,都变成了像猛虎一样的战士。虽然这实在是国家的神威在起决定作用,但也的确有统帅亲临指挥的功劳。即使是《诗经·采芑》一诗赞美抓住了罪魁,《周易·离卦》颂扬捕获了祸首,或者是周朝的方叔、召虎,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岂能与你们相提并论?你们的功勋盖过了古人,超越了前代。圣上喜悦,遥遥为此赞叹不已。他有感于《诗经·四牡》一诗中君主慰劳臣下的古代制度,又想到《左传》中举行酒宴庆祝将士凯旋的古代礼仪;所以特派尚书台的近臣,前来迎接犒劳你们:以表彰大功,慰问辛劳!”

接着孙权提升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诸葛恪请求率领军队到庐江郡的皖口驻扎并进行屯田。此间他曾出动一支轻装部队偷袭舒县,把那里的魏国百姓抢了一批回来;他又远远派出侦察兵,观察道路和要地,打算进攻魏国的寿春。而孙权认为不行没有批准。

赤乌年间,魏国大将司马懿制定计谋想进攻诸葛恪;孙权正要出兵应战,观望云气的人认为这一战对吴方不利,于是孙权让诸葛恪把营地转移到了柴桑以避开。

在柴桑这里诸葛恪曾给丞相陆逊写信说:

杨敬叔最近转述了您的高雅谈论,说您认为:“当今的优秀人物死亡殆尽,而能够保持品德修养的人不会再有多少了;应当相互帮助,形成彼此依存的亲密关系;对上振兴国家的事业,对下珍惜真挚的友谊。您又愤恨当今的社会风俗喜欢诽谤诋毁别人,使得已经成器的人才,中途受到损害;而那些正在进取的人,受到诽谤诋毁后更是郁郁寡欢。”我听到这些话之后不禁喟然叹息,独自拍着手赞赏不已。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