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迁中尉+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尺,甚有威重;朝…+

迁中尉。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琰尝荐钜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始,琰与司马朗善。晋宣王方壮,琰谓朗曰:“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朗以为不然,而琰每秉此论。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涿郡孙礼、卢毓始入军府,琰又名之曰:“孙,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清警明理,百炼不消:皆公才也。”后林、礼、毓,咸至鼎辅。及琰友人公孙方、宋阶,早卒;琰抚其遗孤,恩若己子。其鉴识笃义,类皆如此。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原文解释

【原文】

迁中尉。琰声姿#guoxue666-com;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note-name:威重1威重:威严。崔琰的胡须长达四尺,当时一尺约#-666ff;今 24 厘米,四尺约 96 厘米。;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一)

琰尝荐钜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

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666ii;note-name:发表2发表:上表。#-666ii;伐:功劳。,褒述盛德。时#-666aa;或笑训希世浮伪note-name:希世3希世:阿谀逢迎当权者。,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note-name:会当4会当:该当。。”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note-name:讥论者5讥论者:讥笑那些议论杨训的#-666aa;。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note-name:意指6意指:含义。不逊:不恭敬。指对曹操当魏王不以为然。。”于是罚琰为徒隶note-name:徒隶7徒隶:被判处徒刑做苦工的犯#-666aa;。使#-666aa;视之,辞色不挠。

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666aa;;对宾客虬须直视note-name:虬须8虬须:虬(qiú)须,用手卷自己的长胡子。,若有所瞋note-name:瞋9瞋:瞋(chēn),瞪眼。表示愤怒。。”遂赐琰死。(二)

始,琰与司马朗善note-name:司马朗10司马朗:司马朗(公元171—217),是下句所说晋宣王(即司马懿)的大哥。传见本书卷十五。。晋宣王方壮,琰谓朗曰:“子之弟,聪哲明允note-name:明允11明允:明智诚实。,刚断英跱note-name:英跱12英跱:俊秀杰出。,殆非子之所及也!”(三)朗以为不然,而琰每秉此论。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note-name:远至13远至:成大器。。”涿郡孙礼、卢毓始入#-666kk;note-name:军府14军府:将#-666kk;的办公官署。这里指曹操的办公官署。,琰又名之曰:“孙,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清警明理,百炼不消note-name:百炼不消15百炼不消:经过上百次冶炼的铁异常坚韧,比喻#-666aa;意志坚强。:皆公才也note-name:公才16公才:当三公的#-666aa;才。。”后林、礼、毓,咸至鼎辅note-name:鼎辅17鼎辅:指三公。。及琰友人公孙方、宋阶,早卒;琰抚其遗孤,恩若己子。其鉴识笃义,类皆如此。(四)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威重:威严。崔琰的胡须长达四尺,当时一尺约#-666ff;今 24 厘米,四尺约 96 厘米。

〔2〕发表:上表。#-666ii;伐:功劳。

〔3〕希世:阿谀逢迎当权者。

〔4〕会当:该当。

〔5〕讥论者:讥笑那些议论杨训的#-666aa;

〔6〕意指:含义。不逊:不恭敬。指对曹操当魏王不以为然。

〔7〕徒隶:被判处徒刑做苦工的犯#-666aa;

〔8〕虬须:虬(qiú)须,用手卷自己的长胡子。

〔9〕:瞋(chēn),瞪眼。表示愤怒。

〔10〕司马朗:司马朗(公元171—217),是下句所说晋宣王(即司马懿)的大哥。传见本书卷十五。

〔11〕明允:明智诚实。

〔12〕英跱:俊秀杰出。

〔13〕远至:成大器。

〔14〕军府:将#-666kk;的办公官署。这里指曹操的办公官署。

〔15〕百炼不消:经过上百次冶炼的铁异常坚韧,比喻#-666aa;意志坚强。

〔16〕公才:当三公的#-666aa;才。

〔17〕鼎辅:指三公。

〔18〕恃旧:仗恃有老交情。不虔:不恭敬。

下一篇: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住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为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邺,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用共白曰:“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省东曹。”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遂省西曹。初,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特以素屏风、素凭几赐玠,曰:“君有古人之风,故赐君古人之服。”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赈施贫族,家无所余。迁右军师。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玠密谏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后群僚会,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