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中尉。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琰尝荐钜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始,琰与司马朗善。晋宣王方壮,琰谓朗曰:“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朗以为不然,而琰每秉此论。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涿郡孙礼、卢毓始入军府,琰又名之曰:“孙,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清警明理,百炼不消:皆公才也。”后林、礼、毓,咸至鼎辅。及琰友人公孙方、宋阶,早卒;琰抚其遗孤,恩若己子。其鉴识笃义,类皆如此。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原文解释
【原文】
迁中尉。琰声姿#guoxue666-com;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1威重:威严。崔琰的胡须长达四尺,当时一尺约#-666ff;今 24 厘米,四尺约 96 厘米。;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一)
琰尝荐钜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
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666ii;伐2发表:上表。#-666ii;伐:功劳。,褒述盛德。时#-666aa;或笑训希世浮伪
3希世:阿谀逢迎当权者。,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4会当:该当。。”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
5讥论者:讥笑那些议论杨训的#-666aa;。。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
6意指:含义。不逊:不恭敬。指对曹操当魏王不以为然。。”于是罚琰为徒隶
7徒隶:被判处徒刑做苦工的犯#-666aa;。。使#-666aa;视之,辞色不挠。
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666aa;;对宾客虬须直视8虬须:虬(qiú)须,用手卷自己的长胡子。,若有所瞋
9瞋:瞋(chēn),瞪眼。表示愤怒。。”遂赐琰死。(二)
始,琰与司马朗善10司马朗:司马朗(公元171—217),是下句所说晋宣王(即司马懿)的大哥。传见本书卷十五。。晋宣王方壮,琰谓朗曰:“子之弟,聪哲明允
11明允:明智诚实。,刚断英跱
12英跱:俊秀杰出。,殆非子之所及也!”(三)朗以为不然,而琰每秉此论。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13远至:成大器。。”涿郡孙礼、卢毓始入#-666kk;府
14军府:将#-666kk;的办公官署。这里指曹操的办公官署。,琰又名之曰:“孙,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清警明理,百炼不消
15百炼不消:经过上百次冶炼的铁异常坚韧,比喻#-666aa;意志坚强。:皆公才也
16公才:当三公的#-666aa;才。。”后林、礼、毓,咸至鼎辅
17鼎辅:指三公。。及琰友人公孙方、宋阶,早卒;琰抚其遗孤,恩若己子。其鉴识笃义,类皆如此。(四)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威重:威严。崔琰的胡须长达四尺,当时一尺约#-666ff;今 24 厘米,四尺约 96 厘米。
〔2〕发表:上表。#-666ii;伐:功劳。
〔3〕希世:阿谀逢迎当权者。
〔4〕会当:该当。
〔5〕讥论者:讥笑那些议论杨训的#-666aa;。
〔6〕意指:含义。不逊:不恭敬。指对曹操当魏王不以为然。
〔7〕徒隶:被判处徒刑做苦工的犯#-666aa;。
〔8〕虬须:虬(qiú)须,用手卷自己的长胡子。
〔9〕瞋:瞋(chēn),瞪眼。表示愤怒。
〔10〕司马朗:司马朗(公元171—217),是下句所说晋宣王(即司马懿)的大哥。传见本书卷十五。
〔11〕明允:明智诚实。
〔12〕英跱:俊秀杰出。
〔13〕远至:成大器。
〔14〕军府:将#-666kk;的办公官署。这里指曹操的办公官署。
〔15〕百炼不消:经过上百次冶炼的铁异常坚韧,比喻#-666aa;意志坚强。
〔16〕公才:当三公的#-666aa;才。
〔17〕鼎辅:指三公。
〔18〕恃旧:仗恃有老交情。不虔:不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