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明帝即位,进封颍乡侯,邑百户+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

明帝即位,进封颍乡侯,邑百户。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正色曰:“主上虽未称聪明,不为暗劣。吾之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有大丈夫欲为公而毁其高节者邪!”冗从仆射毕轨表言:“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遂不用。出为卫尉。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诗云:‘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方。’唯陛下为社稷计。”帝报曰:“虏未灭而治宫室,直谏者立名之时也。夫王者之都,当及民劳兼办;使后世无所复增,是萧何为汉规摹之略也。今卿为魏重臣,亦宜解其大归。”帝又欲平北芒,令于其上作台观,则见孟津。毗谏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民不堪役。且若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以御之?”帝乃止。青龙年,诸葛亮率众出渭南。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是岁,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亮卒,复还为卫尉。薨,谥曰肃侯。子敞嗣,咸熙中为河内太守。原文解释

【原文】

明帝即位,进封颍乡侯,邑三百户。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note-name:中书监1中书监:官名。曹操当魏王后设置秘书令,专门处理由尚书台呈奏上来的机要公文。曹丕当皇帝不久,改称秘书为中书,设监、令各一#-666aa;,为正副长官,下设中书侍郎、中书通事等属官。中书监、令负责起草诏令,向州郡地方官员和驻外将领下达皇帝密旨,处理尚书台呈奏的公文。东汉开始以尚书台掌管机要,九卿等执行命令;曹魏时中书掌管机要,有“凤凰池”的美称,尚书台反倒逐渐变成执行命令的机构了。这是汉魏以来中枢机构的一大变化,对隋唐“三省制”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刘放(?—公元 250):传见本书卷十四。令:即中书令。孙资(?—公元 251):传附本书卷十四《刘放传》。,制断时政note-name:制断2制断:控制专断。;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note-name:用事3用事:即掌权。,众皆影附note-name:影附4影附:像影子一样紧紧跟从。;大#-666aa;宜小降意note-name:小降意5小降意:稍微委屈一下自己。,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正色曰:“主上虽未称聪明,不为暗劣note-name:暗6暗:昏庸。。吾之立身,自有本末note-name:本末7本末:指素来奉行的原则。。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有大丈夫欲为公而毁其#guoxue666-com;节者邪note-name:公8公:指三公。!”

冗从仆射毕轨表言note-name:冗从仆射9冗从仆射:冗从仆射(yè),官名。皇帝的侍从官员之一。毕轨(?—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note-name:王思10王思:事见本书卷十五《梁习传》。,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遂不用。出为卫尉note-name:卫尉11卫尉:官名。负责皇宫大门警卫和宫中流动巡查。至于宫中殿堂警卫和皇帝的贴身保护,曹魏时是由武卫将#-666kk;负责。辛毗本来任侍中,在皇帝身边当侍从,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议。现在调他出去当卫尉,是受到排斥。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中书监:官名。曹操当魏王后设置秘书令,专门处理由尚书台呈奏上来的机要公文。曹丕当皇帝不久,改称秘书为中书,设监、令各一#-666aa;,为正副长官,下设中书侍郎、中书通事等属官。中书监、令负责起草诏令,向州郡地方官员和驻外将领下达皇帝密旨,处理尚书台呈奏的公文。东汉开始以尚书台掌管机要,九卿等执行命令;曹魏时中书掌管机要,有“凤凰池”的美称,尚书台反倒逐渐变成执行命令的机构了。这是汉魏以来中枢机构的一大变化,对隋唐“三省制”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刘放(?—公元 250):传见本书卷十四。令:即中书令。孙资(?—公元 251):传附本书卷十四《刘放传》。

〔2〕制断:控制专断。

〔3〕用事:即掌权。

〔4〕影附:像影子一样紧紧跟从。

〔5〕小降意:稍微委屈一下自己。

〔6〕:昏庸。

〔7〕本末:指素来奉行的原则。

〔8〕:指三公。

〔9〕冗从仆射:冗从仆射(yè),官名。皇帝的侍从官员之一。毕轨(?—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

〔10〕王思:事见本书卷十五《梁习传》。

〔11〕卫尉:官名。负责皇宫大门警卫和宫中流动巡查。至于宫中殿堂警卫和皇帝的贴身保护,曹魏时是由武卫将#-666kk;负责。辛毗本来任侍中,在皇帝身边当侍从,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议。现在调他出去当卫尉,是受到排斥。

〔12〕市马:交换马匹。孙吴所占领的南方,缺乏优良的战马,当时常用珍宝特产与北方交换马匹。

〔13〕相左右:指西蜀、东吴联#-666ff;攻击曹魏。

〔14〕备豫不虞:防备意外。

〔15〕民亦劳止#-666aa;民已经很疲劳了。“止”是语末语气词。这几句出自《诗经·民劳》。

〔16〕迄可小康:或许可以让他们稍微休息一下。

〔17〕中国: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即所谓的“王畿”。

〔18〕当及民劳兼办:应当趁百姓#-666hh;劳役的时候同时办好。

〔19〕规摹:规划。萧何在西汉初建立时,即大修未央宫,说是要以宫殿的壮丽来加重天子的威严,使后代无法超过。见《史记》卷八《#guoxue666-com;祖本纪》。

〔20〕:懂得。大归:宏大的意图。

〔21〕北芒:山名。在当时的洛阳城北郊。呈东西走向。北面临近黄河。

〔22〕高高下下:使#guoxue666-com;凸的高凸,使低凹的低凹。

〔23〕九河: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派的总称。

〔24〕渭南:渭河南岸。具体地点在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

〔25〕:数(shuò),多次。请与亮战:作为#-666kk;队主帅,司马懿本来就有权决定是否与敌军交战。他采取固守不战等待敌方粮食耗尽的战略,但又不愿被部下视为胆怯,所以做出这种姿态。参见本书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26〕准毗节度:遵照辛毗的约束控制。

下一篇: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猝,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凡万余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曰:“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田单之守,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太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