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翻译 > 第2节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翻译 第2节

陆绩的外貌英俊,学问广博而知识丰富,天文、历法、算学等方面的书籍无不全部阅览。虞翻是享有盛名的老前辈,庞统是荆州的杰出人物而且年纪比陆绩大:他们都与陆绩是好朋友。

孙权统管大事,聘陆绩为自己将军府的奏曹掾。因为他为人正直而受到畏惧,被派出去当郁林郡的太守,加任偏将军,配给士兵二千人。

陆绩既是跛足,心思又专注于儒学和文雅的事情,领兵为将不是他原本的志向。他虽然负责军事,却没有停止著书立说,他撰写绘制了《浑天图》,又注解《周易》,阐释《太玄》,都流传于世。

他预先知道自己死的日子,并为自己写悼词说:“汉朝有志的居民吴郡人陆绩,幼年时就重视学习《诗经》、《尚书》,长大了又玩味《礼》、《周易》。受命征讨南方的地区,患病遇到厄运,生命遭受不幸。哎,悲哀啊,他就要与人世永远隔开了!”又对身边的人说:“从现在起,六十年之后,就会像从前秦始皇统一车子两轮间的距离和文字一样,实现天下的统一。遗憾的是我赶不上看到这一天了!”

他在三十二岁时去世。长子陆宏,曾任会稽郡南部都尉。次子陆叡,曾任长水校尉。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他的父亲张允,以轻财重士,名闻州郡。曾任孙权将军府的东曹掾,在任上去世。张温从年轻时起就注意培养节操,容貌出众而身材高大。孙权听说之后,问朝廷公卿大臣说:“张温可以和当今的谁相比呀?”大司农刘基说:“可以和全琮相比。”太常顾雍说:“刘基还没有完全了解他的为人。我认为当今无人可与张温相比啊!”孙权说:“如果像这样,其父张允就等于没有死了。”于是孙权征召张温前来,请他到朝廷与群臣一起相见,张温以很有文采的言辞介绍自己并回答孙权的询问,旁观者都倾着身子伸长脖子听着看着,孙权也改变面容表现出非常尊敬的神态。接见结束后出来,张昭拉着他的手说:“老夫向您致意,您应当明白啊!”孙权任命他为议郎、选曹尚书。又改任太子太傅,很受信任和重视,那时他三十二岁。

张温以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张温说:“您本来不宜远出。我担心诸葛孔明不知道我与曹丕来往的真实意图,所以要委屈您跑一趟。如果我国境内的山越人叛乱问题完全解决,就要和曹丕大干一场。使者出外,按道理只接受使命,而具体的外交言辞则由使者自己随机应变作对答啊。”

张温回答说:“为臣在朝没能像心腹大臣那样为陛下进献规划,出国当使者又没有独立进行外交对话的本领;很害怕建立不了像张孟宣扬本国君主声誉那样的功劳,又达不到子产出使晋国为晋平公准确分析病因那样的效果。不过诸葛亮能透彻看清计谋手段,必定会理解大王能屈能伸的适当考虑;加上他们也受到我国朝廷的广大恩惠,为臣推测诸葛亮的心里,必定不会有怀疑和背离。”

张温到达蜀国,在蜀宫门前行跪拜礼后呈上一封表章,上面说:“从前殷高宗在为父亲居丧期间能够使殷王朝的国运重新昌盛,周成王在年幼时当上君主也能让周朝实现天下太平;功业可覆盖整个天空,声誉将流传无穷。而今陛下以聪睿明智的品质,与往古的圣明君主完全一样;由贤良的辅政大臣统领百官,就像天上的日、月、星辰一样布列闪光;远近人民仰慕,无不高高兴兴把贵国视为自己的依靠。我们吴国努力依靠大众的力量,扫清了长江流域;愿意与有道君主共同平定统一天下,同心协力:这种愿望就像黄河水一样永存不变。不过因为军事行动频繁发动,可供驱使的人力缺乏;所以才强忍鄙陋和错误引起的羞愧,派小臣张温我来表示友好情谊。陛下重视和推崇礼义,没有马上对我表现出轻蔑与忽视。小臣从贵国的远方边境,来到京城近郊,频频受到慰劳,陛下总要下达施加恩惠的诏书。小臣用荣耀来警醒自己,所以恐惧得像受到惊吓。现在谨献上所带来的国书一封。”蜀国君臣很看重他的文才。

回国之后,没有多久,孙权派张温到豫章郡用武力围取山越族人并挑选其中的强壮者为士兵。但是任务并未完成,孙权心中暗自怨恨张温称赞蜀国的政治,又嫌他声名太盛,使众人迷惑;害怕他终究不会为自己效忠尽力,总想用什么办法打击他。恰好这时暨艳的事情出现,就借此动了手。

暨艳,字子休,也是吴郡人。张温引荐他,让他作了选曹尚书郎,后来升到选曹尚书。暨艳的性格急躁严厉,喜欢对人物进行褒贬。他看到当时的郎官府署中有恶俗的人混杂在当中,不适合当官的很多;就想进行褒贬加以区分,使贤才和愚人按类分开。于是他抨击各类官员,核查筛选五官中郎将署、左中郎将署、右中郎将署的所有郎官;全都从高贬低,官品降了几等,保持原位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其中在职位上贪婪卑鄙、志向节操污浊低下的,都贬为军中的办事员,设置了营府来安置他们。这样一来怨恨之声不断,逐渐产生作用的谗言也层出不穷。这些人争着指责暨艳和选曹尚书郎徐彪,只讲私人感情,对人的喜爱或憎恶并不是出自公心。暨艳、徐彪都因此被治罪而自杀。

张温素来与暨、徐二人意见相同,多次书信来往,互通消息,所以也被治罪。孙权把张温关进有关机构的监狱,下达指令说:“从前我下令征召张温,虚心等待他;到来之后授给显要职务,对他的厚待甚至超过了老部下。哪里想到他品质丑恶,总是怀有异心。从前暨艳的父亲和哥哥,曾经依附叛逆,寡人没有忌讳,所以召进来任用他,想看看暨艳的表现怎么样。观察到后来,果然现出原形。而张温和他结成生死之交:暨艳要进用或斥退什么人,都由张温先作出提示,内外勾结,共为一体;如果某人不是张温的同党,立即吹毛求疵专挑毛病,为贬黜他制造舆论。还有从前委任张温去监督豫章、庐陵、鄱阳三郡,用武力围取逃亡到深山的士兵、私家奴客,以及残余山越族人中能够充当士兵者;当时害怕临时有事,为了使他能迅速带领人马出山,故而授予他棨戟,奖励他这种显示威权的仪仗器物。他也立即到达豫章郡,上了一封表章要求进深山讨伐长期作恶的逃亡士兵、私家奴客和山越族人。寡人听信了他的话,特地把身边侍卫的绕帐、帐下、解烦三支分队中五千人马交给他指挥。后来听说曹丕亲自出动大军由淮河、泗水南下,所以预先指示张温:有紧急情况就立即撤出来;然而张温接纳了全部将士之后,却把他们部署到深山当中,接到紧急命令不能及时赶到。幸亏曹丕自己退了兵,不然,以往的事情岂能往深处想。还有那个殷礼,本来是一个因为会观望云气以占卜吉凶而被召来的普通人物;张温却一直坚持请求带他出使蜀国,又鼓动异国的人,为殷礼作出好评价。殷礼回来后,论理应当回到原来郎中的本职上,张温却让他代理尚书户曹郎的职务;这样的委任安排,张温一人就包办了。还有张温曾告诉贾原,说要举荐他当御史,又告诉蒋康,说要让他接替贾原的官职;只知道出卖国家的恩典,为自己私人谋取利益。衡量他奸恶的用心,真是无所不为!寡人不忍心把他在市场上处死陈尸示众,现今决定撤掉他一切职务送回本郡政府,去充当卑贱的杂役。哎,张温,免于死罪就很幸运了!”

将军骆统呈上表章为张温申诉说:

为臣跪着回想大王您,具有天生的英明美德,由于神灵启示圣心;所以下令在四方招纳优秀人才,在宫中和朝廷上任用他们。许多人士都受到您普遍而深厚的恩典,其中又以张温所受恩典为最隆重。然而张温却自招罪过和谴责,辜负了大王荣耀的待遇;想到他这样的结果,确实可悲可叹。不过,为臣曾往来各地,为国家观察打听,对他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所以才秘密为他作以下申诉。

张温心中确实没有其他的想法,作的事情也没有反逆的迹象;只是因为年纪还轻,威望还低,却猛然承受了显赫光辉的荣宠,表现出卓越伟大的才能;又高声发表议论人物优劣的谈话,给予他们或褒或贬的评语。于是追求权势的嫉妒他的荣宠,争夺名声的眼红他的才能,喜欢沉默的人非议他的高声谈话,有缺点罪过的人忌讳他的褒贬评语:这些都是臣下应当详细分辨,大王应当深入了解的情况。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