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脉法第一 第2节
老师说:患者脉见微而涩的,这是被医生误治所造成的病。误用发大汗的方法,又屡次大泻下,使患者津血受伤,病症就会呈现先见恶寒,后才发热,而且持续发作无休无止。夏天炎热时,想穿厚暖的衣#-666hh;;冬季严寒时,却想裸露身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阳气衰微就会恶寒,阴气虚弱就会发热。这是医生误用汗法,使阳气被伤而衰微,又误用峻下的方法,使阴气被伤而更加虚弱。五月的时候,阳气趋于体表,胃中自然虚寒,因为阳气内虚,不能祛散阴寒,所以想要穿厚暖的衣#-666hh;。十一月的时候,阳气聚藏内里,胃中自然烦热,因为阴气内弱,不能抵御里热,所以想要裸露身体。又因尺部脉见迟涩,所以知道是津血被伤。〔25〕
脉见浮而大,心下反而硬满,有邪热深入于脏的,祛邪热时不要使用发汗的方法;邪热弥散于腑的,祛邪热时不能使用利尿的方法,小便增多后,就会造成大便干硬。邪热在表的,汗出透彻发热就会痊愈。汗出不透,就可能出现大便困难,大便困难而兼见迟脉的,还不可以马上用泻下法治疗。〔26〕
脉见浮而洪大,身上汗出如油,喘息不能休止,汤水不能下咽,身体麻木不知痛痒,精#-666nn;时而安静时而烦乱,#-666nn;志时而清楚时而昏乱,这是生命将要终尽的表现。不知哪个脏气先受到损害,怎样去判断呢?如果汗出头发湿润,喘息不停的,这是肺气先绝;如果阳热#-666ll;盛,身体像烟火熏过的颜色,两目呆滞直视,头部摇动不能自主的,这是心气先绝;如果口唇青紫,四肢震颤动摇不停的,这是肝气先绝;如果口唇周围黑,出冷汗发黄的,这是脾气先绝;如果大小便失#-666mm;,狂言乱语,目睛上吊或呆滞凝视的,这是肾气先绝。如何判断是阴气先绝还是阳气先绝呢?如果是阳气先绝,阴气后竭的,这个患者死的时候,因为身体没有阳气的温煦,必然呈现青黑色;如果是阴气先绝,阳气后竭的,因为亡阴是阴虚的进一步发展,阴虚生内热,故这个患者死的时候,身体必然呈现赤红色,而且腋下是温的,心窝部是热的。〔27〕
寸口三部脉皆见浮大,医生反而用了泻下的方法,这是很大的错误。因为脉浮主病在气#-666dd;而血#-666dd;无邪,脉大主阳气浮于外而内里有寒邪,寒邪与气相迫,就会出现肠鸣。医生却不懂得这是里寒,反而叫患者饮冷水,使患者出大汗,冷水遇到里寒,冷与寒相#-666ff;,患者就会出现气机阻塞不通的证候。〔28〕
趺阳脉浮,浮主阳气不足而且外浮,阳虚与阳浮相兼见,因此才使气机阻塞不通,这说的就是胃气虚竭。脉滑的就可能出现呃逆。这都是医生的过错,用治实证的方法去治疗虚证,面对空虚的荣阴还去动伤劫迫阴血,怎能不出错呢?脉浮,鼻中感到干燥的,大多会出现衄血。〔29〕
脉象浮数的,是由风热外感或风寒入里化热所导致的。浮主病在表、数主有热,患者大多应该出现发热并瑟瑟恶寒的证候,如果身体局部有疼痛的地方,而饮食又和平常一样没有异常,这是有痈疡脓肿蓄积的表现。〔30〕
脉象浮而迟,面部红赤,身体寒战,心中战栗,一般应在第六七天的时候,自然出现汗出,从而使病症得到解除。如果不见汗出反而见发热的,痊愈的日期就要推迟了。脉迟主阳气不足,阳气不足就不能通过作汗来达到祛邪外出的效果,患者的身体也就必然会出现瘙痒。〔31〕
寸口的三部脉都紧的,理应是雾露清邪侵犯了上焦而水湿浊邪侵害下焦所致。清邪侵犯上焦,名叫“洁”;浊邪侵害下焦,名叫“浑”。阴分被外邪所伤,必然出现内心寒栗。表气虚弱,里气不能固守,因此才使外邪得以侵犯阴分。阳分被外邪所伤,必然出现发热、头痛、颈项拘紧挛急,腰和小腿酸痛,这就是阳分被雾露清邪所伤的表现。所以才说清邪容易侵犯上焦,浊邪容易侵犯下焦。阴气内盛,就会出现心中寒栗,脚与膝关节发凉,大小便失#-666mm;。表气虚弱,里气急迫,三焦气机紊乱,内外气机不能通达。上焦气郁,郁热和脏腑之气相熏蒸,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牙龈糜烂。中焦气机失调,胃气上逆,脾气不能运化转输水谷精微,致使胃中腐浊不消,营卫之气不能通调,津血凝滞不得流畅。如果卫气先通达的,会出现小便黄赤,卫阳和郁热相搏,随热邪的流窜,在经络中游行,在脏腑间出入,凡热气所过的地方,就可能发为痈疡脓肿。如果荣阴之气先通达的,阳气就比较衰微,荣阴不能受到卫阳的保护,外来的寒邪乘机内侵,于是就出现打嚏涕、声音嘶哑难出、咽喉壅塞不利等症状。外来的寒邪与卫阳的不足并存被热气拥推,使瘀血从大便而下,那样子就会像猪肝一样。如果阴阳之气都竭尽,脾气亦衰败,五脏津液尽皆向下泄注,下焦又失去了制约闭#-666ff;的#-666ii;能,患者会觉得大便频频下坠,却又下重难通,若脐腹部又出现拘急绞痛,这时生命就将难以保全了。〔32〕
寸关尺三部脉都紧的,又伴见呼吸困难,气喘难平,嘴唇口腔干燥,蜷曲躺卧,双脚冰冷,鼻中流涕,舌苔腻滑,这是阴寒内盛不要盲目去治疗。到第七天以后,患者出现轻度发热,手脚亦转为温暖的,表示阳气来复,阴寒渐消,这是病症将要解除的表现。有的患者到第八天以后,反而出现大热,这就是难治的证候了。另外,如果出现恶寒的,必然想要呕吐;如果出现腹内疼痛的,必然想要腹泻。〔33〕
寸关尺三部脉都紧,一直发展到上吐下泻,紧脉仍不见缓解。如果紧脉能缓解,#-666aa;亦安定而不再吐泻,这是病症要解除的表现。如果见迟脉,且到了第六七天的时候不思饮食,这是有了后来续发的病症,是由水饮停滞导致的,属于病症还没有解除。如果病经六七天,手足部的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脉都有,心烦明显而且口噤不开,不能说话,患者虽然躁扰不宁,这也一定是病症将要解除的表现。如果脉象调和、正常,患者心中很烦,眼睑微肿,脸的中部黄而润泽,这也是病症将要解除的表现。〔34〕
〖相关知识〗
“辨脉”中出现了大、浮、数、动、滑、沉、涩、弱、弦、微、缓、芤、结、代、促、缓、紧、迟、洪、散等20余种脉象,或者分析脉象特征、或者阐述临床意义甚至预言病愈的时间,或者深入挖掘出现该脉的机理,偏向于辨外感病之脉及脉象的动态变化,对于疾病发展变化的把握十分准确,今天仍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脉象浮而数,浮主风邪袭表,数是卫阳不足。风是阳热邪气,但卫阳不足则易使邪气化寒,因此风邪侵袭卫阳不足的#-666aa;,就会出现像用冷水洒身样的恶寒。〔35〕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