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第2节
阳明病,患者出现潮热,大便轻度干硬,可以考虑用大承气汤;如果大便不干硬的,就不可以用了。如果患者七天不大便,怀疑已有燥屎内结,要想知道是否确实有燥屎,可以给患者服用少量的小承气汤,汤药服下以后,如果腹中有屎气转动的,这就提示已有燥屎内结,才可以放心攻下。如果没有屎气转动的,这只是大便初头干硬,后段多会稀溏,就不可以攻下了。如用攻下的方法,多会导致腹中胀满,不能进食。想要喝水的,给他喝水后还会发生呃逆。假使患者后来又重见发热,这大多可能是大便又转干硬,但程度不可能太重,用小承气汤调和一下也就行了。没有屎气转动的,千万不可以攻下。小承气汤。第三方。用前面第二方。(209)
凡是出现谵语的,多属于实证,出现郑声的,多属于虚证。所谓郑声,就是言语重复的意思。两眼呆滞直视而谵语,又伴见喘息#-666ee;闷的,是死证;伴见下利的,也是死证。(210)
发汗太多,如果又再发汗,患者阳气被伤,出现谵语,脉短的,是死证;如果脉不短而尚平和的,就不是死证了。(211)
伤寒,或者涌吐、或者泻下以后病症没有解除,证见五六天不大便,以至一直到十多天仍不大便,日晡前后发潮热,不恶寒,自言自语像遇见鬼的样子。如果更严重的,发病时就会出现#-666nn;志昏迷,不知#-666aa;事,循衣摸床,惊惕不安,轻度喘息,两眼直视等证。脉见弦象的,还有治愈的希望;脉见涩象的,就属于死证了。病轻的,只见发热和谵语,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治疗。如果服一次药以后大便已经通利,就停止服后面的药。第四方。用前面第二方。(212)
阳明病,患者证见多汗。因为津液随着汗液外泄,就使胃肠干燥,于是大便多会结硬,大便结硬就会出现谵语,应当用小承气汤治疗。如果服一次药以后谵语能停止的,就不要再服了。第五方。用前面第二方。(213)
阳明病,患者谵语发潮热,脉见滑而疾数的,应当用小承气汤治疗。于是就给患者服用小承气汤一升。如果服药以后腹中有矢气转动的,可以再服一升;如果腹中没有气转动的,就不要再给承气汤了。如果大便通后,明日又出现不大便的,脉象反而见微涩之象,这是里虚的表现,是难治的证候,这就不可以再给承气汤服用了。第六方。用前面第二方。(214)
阳明病,证见谵语并出现潮热,反而不能进食的,多是因为胃肠中有五六枚燥屎的缘故。如果能进食的,只是大便有些硬罢了。有燥屎的,适#-666ff;用大承气汤泻下。第七方。用前第二方。(215)
阳明病,证见下血和谵语的,这是热入血室证,只是头部汗出的,用针刺期门穴,根据患者实证的程度来泻邪气,达到通身汗出,病就会痊愈。(216)
证见汗出和谵语的,这是因为有燥屎在胃肠,并有风邪在表的缘故。假如需要使用泻下的方法,要待邪气已离开太阳并全部传入阳明后,才可以泻下。如果泻下太早,多会导致语言错乱,这是因为表虚证和里实证同时并见的缘故。可以泻下时,用泻下法病症就会痊愈,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八方。用前第二方,一说用大柴胡汤。(217)
伤寒病四五天时,出现脉见沉象,证见喘息和#-666ee;闷,脉沉主病在里,医生反而误用了发汗的方法,使津液外泄,于是就造成了大便困难。这时表气已虚,里邪尚实,时间一长就会发生谵语。(218)
三阳合病,证见腹中胀满,身体沉重,翻身转侧困难,口中麻木,食不知味,面色污秽如蒙尘垢(又作枯槁),谵语遗尿等证。如果发汗,谵语就会加重;如果泻下,就会导致额头出冷汗,手脚发凉。如果伴见自汗出的,就应当用白虎汤治疗。第九方。(219)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打碎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以上四味,用一斗水,煮至粳米熟透后药汤即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太阳和阳明二阳并病,太阳表证已经解除,只是还有发潮热,手足不断出小汗,大便困难和谵语等证的,用下法就可以痊愈,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十方。用前第二方。(220)
阳明病,脉见浮紧,并有咽喉干燥、口苦,腹中胀满和喘息,以及发热汗出,不恶寒、反而恶热,身体沉重等证。如果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就会出现躁扰不宁,心中烦乱不安,以致谵语。如果加用温针治疗,多会导致惊惧慌恐、烦躁不安而不能闭目静息。如果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就会使胃中空虚,邪气乘虚动犯#-666ee;膈,从而就出现了心中懊憹,舌上有苔等证,应当用栀子豉汤治疗。第十一方。(221)
肥栀子 十四枚,掰开 香豉 四合,薄布包裹
以上二味,用四升水,煮栀子至留取二升半,去掉药渣,加入香豉,再煮至留取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作二服,温服一服后,出现畅快的呕吐的,就停药。
如果患者出现口渴想喝水,口干舌燥等证的,应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第十二方。(222)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打碎 甘草 二两,炙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以上五味,用一斗水,煮至粳米熟时药汤即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如果患者出现脉浮,发热,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等证的,应当用猪苓汤治疗。第十三方。(223)
猪苓 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 各一两
以上五味,用四升水,先煮四味,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加入阿胶烊化。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阳明病,出汗很多,又见口渴的,不可给服猪苓汤。因为出汗多会造成胃肠干燥,如果再用猪苓汤去利小便,就会导致胃肠更加干燥。(224)
脉见浮而迟,证见表有热,里有寒,下利便出不消化的食物的,应当用四逆汤治疗。第十四方。(225)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后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guoxue666-com;大肥胖体型的人可以用大个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如果患者胃肠虚寒,不能进食,饮水后就会出现呃逆。(226)
脉见浮象,证见发热、口干鼻燥,食欲旺盛的,就可能会发生衄血。(227)
阳明病,泻下以后,患者出现外表有热,手足温热,未见结胸的症状,又有心中懊憹,虽有饥饿感,但又不能进食,只见头部出汗等症状的,应当用栀子豉汤治疗。第十五方。用前面第十一方。(228)
〖相关知识〗
阳明腑证由于成因不同分成三种类型。太阳、少阳、阳明三阳都能入胃腑而致病。阳明是水谷之海,中焦脾土为万物所归,所以三阳经都能入其腑。
阳明病,证见发潮热,大便稀溏,小便尚且正常,胸胁满闷不缓解的,给小柴胡汤。第十六方。(229)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甘草 三两,炙 生姜 三两,切片 大枣 十二枚,掰开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