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伤寒论》 >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 第2节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第2节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

以上四味,用九升水,先煮麻黄,至消耗掉二升水时,去掉药液上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至留取二升半,去掉药渣。温服八合。盖棉被保暖发微汗,不需要喝粥。

伤寒证,发汗以后病症已解,过了半天左右,又出现了烦热,并且脉见浮数的,可以再发汗,属于桂枝汤的适应证。第七方。用前面第二方。〔94〕

发汗以后,出现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属于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的适应证。第八方。〔95〕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四两 生姜 四两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掰开

以上六味,用一斗二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旧本原为,桂枝汤现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发汗以后,不可再用桂枝汤,如果出现汗出并气喘,没有发大热的,可以给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第九方。〔96〕

麻黄 四两,去节 杏仁 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半斤、打碎

以上四味,用七升水,先煮麻黄,至消耗掉二升水时,去掉药液上的浮沫,加入其他药物,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旧本原为,一黄耳杯。

发汗太多,患者双手交叉重叠按护在心前区,心下悸动不安,想要按压的,属桂枝甘草汤的适应证。第十方。〔97〕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以上二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去掉药渣。一次服完。

发汗以后,患者感到脐下跳动的,这是将要发作奔豚证,属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适应证。第十一方。〔98〕

茯苓 半斤 桂枝 四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五枚,掰开

以上四味,用一斗甘澜水,先煮茯苓,至消耗掉二升水时,加入其他药物,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制作甘澜水的方法是:把二斗水放入大盆里,用勺子把水取出倒入,加以翻腾,使水面上有五六千颗小气泡相追逐,然后取来用。

发汗以后,出现腹部胀满的,属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适应证。第十二方。〔99〕

厚朴 半斤,炙 生姜 半斤 半夏 半升,洗 甘草 二两,炙 人参 一两

以上五味,用一斗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用发汗的方法,病症没有解除,反而出现恶寒怕冷的,是虚的缘故,属于芍药甘草附子汤的适应证。第十三方。〔100〕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 附子 一枚,炮后去皮,破成六片

以上三味,用三升水,煮至留取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怀疑这不是仲景的方。

发汗以后,出现怕冷的,是虚的缘故。不怕冷,只是发热的,是实证,应当调和胃气,属于调胃承气汤的适应证。第十四方。用前面第五方。一说用小承气汤。(101)

太阳病,发汗以后,大汗出,使胃中干燥,以致造成烦躁不得闭目静息。想饮水的,给他缓缓地饮水,使胃气调和,病症就可以痊愈。如果出现脉浮,小便不利,轻微发热,口渴而消水、饮水又不解渴等症状的,就属于五苓散的适应证了。第十五方。(102)

猪苓 十八铢,去皮 泽泻 一两六铢 白术 十八铢 茯苓 十八铢 桂枝 半两,去皮

以上五味,#-666cc;捣为散剂。用白米汤和服一方寸匕,一天服三次。多喝热水,汗出以后病就可以痊愈。

发汗以后,脉象浮数,口渴较重的,属于五苓散的适应证。第十六方。用前面第十五方。(103)

伤寒病,证见汗出和口渴的,适合用五苓散。口不渴的,属于茯苓甘草汤的适应证。第十七方。(104)

茯苓 二两 桂枝 二两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一两

以上四味,用四升水,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太阳病,使用发汗的方法,出汗以后病症不解,患者仍然有发热,心下悸动,头晕目眩,身上筋肉跳动,行路摇摆颤动像是要扑倒(一作僻),属于真武汤的适应证。第十八方。(105)

茯苓 三两 芍药 三两 生姜 三两,切片 附子 一枚,炮后去皮,破成八片 白术 二两

以上五味,用八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伤寒汗出表邪解除以后,胃中不和,自觉心下痞满而硬,嗳气中有未消化的饮食气味,胁下有水气,腹中肠鸣、响声似雷,并见下利的,属于生姜泻心汤的适应证。第十九方。(106)

生姜 四两 甘草 三两,炙 人参 三两 干姜 一两 黄芩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黄连 一两 大枣 十二枚,掰开

以上八味,用一斗水,煮至留取六升,去掉药渣,再加热浓缩至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生姜泻心汤,旧本原为,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白术,加黄连,是泻肝的方法。

伤寒病,证见发热,汗出以后病没有解除,又见自觉心中痞满而硬,呕吐和下利等证的,属于大柴胡汤的适应证。第二十方。(107)

柴胡 半斤 枳实 四枚,炙 生姜 五两 黄芩 三两 芍药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大枣 十二枚,掰开

以上七味,用一斗二升水,煮至留取六升,去掉药渣,再加热浓缩至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有一方加大黄二两,如果不加大黄,恐怕不能叫作大柴胡汤。

阳明病,证见自汗出,如果再发汗,并且患者小便又自利的,这就会造成津液内耗,纵使大便干硬,也不可以使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应当等到患者自己有便意的时候,适合用蜜煎来导便和通便。另外如土瓜根和猪胆汁等,都可以用来导便。第二十一方。(108)

蜜煎方

食蜜 七合

以上一味,放入铜器中,用小火加热浓缩,应当一直浓缩到像饴糖的状态,并随时搅动,不要使它焦锅,等到可以成型时,两手相并搓成长梃,使它一头尖锐,粗细如手指,长二寸左右。应当趁热的时候迅速制作,冷后就会发硬而不便制作了。把它塞入肛门中,并用手迅速抱紧,等到要大便时就去掉它。怀疑这不是仲景的意思,经过试用,效果很好。

又可以用大个的猪胆囊一枚,挤出其中的胆汁,和入少量食用醋,然后灌入肠道内。待一顿饭的工夫,就会大便出积存已久的粪便污垢,很有效果。

太阳病已三天,发汗以后病症没有解除,证见蒸蒸发热的,这属于阳明胃腑的病症。属于调胃承气汤的适应证。第二十二方。用前面第五方。(109)

证见大汗出,发热不退,腹中拘挛急迫,四肢疼痛,又伴见下利、四肢厥逆和恶寒怕冷的,属于四逆汤的适应证。第二十三方。用前面第五方。(110)

发汗以后,病症未见解除,又出现了腹中胀满而且满腹疼痛的,应紧急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二十四方。(111)

大黄 四两,米酒洗 厚朴 半斤,炙 枳实 五枚,炙 芒硝 三合

以上四味,用一斗水,先煮二味药物,煮至留取五升,加入大黄,再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加入芒硝,再煮一二开。分两次服。出现泻下后,就停止服后面的药。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