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重要提示:文中可能涉及专业的中医知识,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请勿按文实践(治疗)。
【白话文】
从大的治疗法则来说,在秋季使用下法最为适宜。(170)
凡是可以使用下法的,用汤剂的效果要胜过丸剂和散剂,但要注意便通病解就应当停#-666hh;,不必#-666hh;完全剂药。(171)
阳明病,发热和汗多的,应急速泻下,适#-666ff;用大柴胡汤。第一方。另一方法是用小承气汤(172)
柴胡 八两 枳实 四枚,炙 生姜 五两 黄芩 三两 芍药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掰开 半夏 半升,洗
以上七味,用一斗二升水,煮至留取六升,去掉药渣,再加热浓缩至三升。每次温#-666hh;一升,一天服三次。另有一方记载,加大黄二两,如果不加大黄,恐怕就不成大柴胡汤了。
少阴病,得病两三天,证见口燥咽干的,应当急速泻下,适#-666ff;用大承气汤。第二方。(173)
大黄 四两,米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硝 三#-666ff;
以上四味,用一斗水,先煮二味药物至留取五升,加入大黄,再煮至留取二升,去掉药渣,加入芒硝,再放到小火上煮一两开。#-666dd;两次温服。服一次药后大便通利,就停服后面的药。
少阴病六七天,腹中胀满、不大便,应当急速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三方。用前面第二方。(174)
少阴病,患者下利,泻水样便,颜色纯青,心下疼痛,口中干燥的,可以泻下,适合用大柴胡或大承气汤。第四方。用前面第二方。(175)
下利的病症,伴见寸关尺三部脉皆平等有力,按压心下部发硬的,应急速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五方。用前面第二方。(176)
下利的病症,脉见迟滑的,是里有实邪,下利不见停止的,应当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六方。用前面第二方。(177)
阳明和少阳合病,多会出现下利,如果患者的脉不出现负象的,就是顺证,出现负象的,就是逆证。少阳胆木与阳明胃土相克相害,这就叫作负。如果脉见滑和数的,这是有宿食内留的表现,应当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七方。用前面第二方。(178)
问:患者是否有宿食,怎样来鉴别呢?医师说:寸脉见浮大,沉取反而见涩象,尺脉也见微涩之象,这就可以知道是有宿食。应当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八方。用前面第二方。(179)
病见下利,又兼见不想进食的,是因为有宿食内停的缘故,应当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九方。用前面第二方。(180)
下利的病症解除以后,到发病下一年的当月当日当时又复发的,是因为病邪没有除尽的缘故,应当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十。用前面第二方。(181)
患腹中胀满疼痛的证候的,这属于实证,应当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或大柴胡汤。第十一方。用前面第一、二方。(182)
病见下利,脉反而见滑象,是因有需要排出的东西,泻下就会痊愈,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十二方。用前面第二方。(183)
腹中持续胀满不见缓解,即使偶有缓解,其缓解的程度也微不足道,应当泻下,适合用大柴胡或大承气汤。第十三方。用前面第一、二方。(184)
患伤寒病以后,脉象见沉。脉沉,主里实,泻下后病症就会解除,适合用大柴胡汤。第十四方。用前面第一方。(185)
伤寒病六七天,出现目睛昏暗无#-666nn;采,眼珠转动不灵活,虽然没有明显的表证和里证,只要见到大便困难,身上有微热的,这就是里实证的特征,应急速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第十五方。用前面第一、二方。(186)
〖相关知识〗
下法适用于大便秘结、腹胀、宿食、下焦蓄血、水饮内停等。仲景的下法少不了大黄、芒硝之类,其实下法还可以根据证型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
太阳病,尚未痊愈,寸关尺三部脉都沉伏不起,多会先出现寒战,然后汗出邪解。如果仅仅见尺脉微的(一作脉迟而实。),用泻下的方法,病症就可以解除,适合用大柴胡汤。第十六方。用前面第一方。一法用调胃承气汤。(187)
左右两侧的脉象都见弦迟的,多会伴见心下痞硬。脉象见大紧的,是阳中有阴的特征,可以泻下,适合用大承气汤。第十七方。用前面第二方。(188)
患结#-666ee;病的,颈项部也有拘紧不柔和的感觉,像柔痉的样子,用泻下的方法就会使症状缓解。第十八方。结#-666ee;类疾病用大陷#-666ee;丸。(189)
患者没有其他表证和里证的表现,只是发热已有七八天,纵使脉见浮数的,也可以泻下,适合用大柴胡汤。第十九方。用前面第一方。(190)
太阳病六七天,表证仍然存在,脉象微沉,又没有结胸的症状,患者出现发狂的,这是因为有热在下焦,少腹应当出现硬满,如果小便自然畅利的,用攻下瘀血的方法治疗就可以痊愈。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太阳表邪随经入里化热,瘀血与邪热瘀结在里的缘故,适合用泻下的方法,用抵当汤。第二十方。(191)
水蛭 三十枚,炒 桃仁 二十枚,去皮尖 虻虫 三十枚,去翅足,炒 大黄 三两,去皮,破成六片
以上四味,用五升水,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温服一升。如药后未见泻下,就继续服。
太阳病,周身发黄,脉象沉结,少腹硬满。如果又见小便不利的,是没有蓄血的表现;如果小便自然畅利,患者像是发狂的,这就是蓄血的明证,属于抵当汤的适应证。第二十一方。用前第二十方。(192)
伤寒病,有热象,少腹胀满,应当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现今小便反而畅利的,这是有蓄血的表现,应当使用下法,适合用抵当丸。第二十二方。(193)
大黄 三两 桃仁 二十五个,去皮尖 虻虫 去翅足,炒 水蛭 各二十个,炒
以上四味,捣细过筛,#-666dd;为四丸,用一升水煮一丸,煮至留取七合服下。服药二十四小时后,应当出现大便泻下瘀血,如果不见泻下瘀血的,就再服一次药。
阳明病,出现发热汗出的,这是邪热还可以向外泄越,因此也就不可能发黄了。如果只是头部出汗,身上没有汗,汗出齐颈部而止,又见小便不利,口渴大喝汤水的,这是邪热瘀滞在里。周身就会发黄,应当泻下,用茵陈蒿汤。第二十三方。(194)
茵陈蒿 六两 栀子 十四个,炙 大黄 二两,破开
以上三味,用一斗二升水,先煮茵陈,消耗掉六升水时,加入其他二味,煮至留取三升,去掉药渣。#-666dd;三次温服。药后小便应当通利,尿像皂荚水那样,颜色红赤,过一夜腹胀就会减轻,这是黄从小便排出体外的表现。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