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五卷 中山经 > 中次五经

《山海经》中次五经

《中次五经》记述了从苟床山至阳虚山的所处位置。经中说有十六座,实际只有十五座。它们大致分布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境内。

山中植物种类丰富,有今天常见的芫荽、白[艹术(上下)]、芍药、槐树、椿树以及麦门冬、通草等植物。山中还有一种三只眼睛的怪兽,叫[鸟大(左右)]鸟。

中次五经插图

又东五百里,曰槐山,谷多金、锡。原文与解释 »

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原文与解释 »

又东十里,曰尸山,多苍玉,其兽多麖。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美玉。?原文与解释 »

又东十里,曰良余之山,其上多榖、柞,无石。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原文与解释 »

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原文与解释 »

又东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榖、柞、棘,其草多薯[艹与(上下)]、蕙,多寇脱。黄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璇玉。原文与解释 »

又东十二里,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原文与解释 »

凡薄山之首,自苟林之山至于阳虚之山,凡十六山,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升山,冢也,其祠礼:太牢,婴用吉玉。首山,[鬼申(半包围)]也,其祠用稌、黑牺太牢之具、糵酿;干儛,置鼓;婴用一璧。尸水,合天也,肥牲祠之;用一黑犬于上,用一雌鸡于下,刉一牝羊,献血。婴用吉玉,采之,飨之。原文与解释 »

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原文与解释 »

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榖、柞,其草多[艹术(上下)]、芫;其阳多?琈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大(左右)]鸟,其状如枭而三目,有耳,其音如录,食之已垫。原文与解释 »

又东三百里,曰县斸之山,无草木,多文石。原文与解释 »

又东三百里,曰葱聋之山,无草木,多[广泽(半包围,泽无三点水)]石。原文与解释 »

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原文与解释 »

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其草多芃。原文与解释 »

又东五百里,曰朝歌之山,谷多美垩。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