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左右)][彳因(左右)],是食人。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左右)],其名曰鸱。?原文解释
【原文】
2.56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1三危之山:三危山,在今甘肃敦煌市。,三青鸟
2三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的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
3豪:通“毫”,细而尖的毛。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左右)][彳因(左右)]
4[彳敖(左右)][彳因(左右)]:[彳敖(左右)](ào)[彳因(左右)](yē),传说中的兽。,是食人。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左右)]
5[乐鸟(左右)]:[乐鸟(左右)](luò),鸟名,形状像雕。,其名曰鸱
6鸱:鸱(chī),传说中的一种鸟。。

【翻译】
再往西二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三危山,三青鸟就栖居在这里。这座山,方圆百里。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身子为白色,头上长着四只角,身上的毛如披着的蓑衣一般,它名字叫[彳敖(左右)][彳因(左右)],能吃#-666aa;。山中有一种鸟,长着一个脑袋、三个身子,形状与[乐鸟(左右)]鸟相似,它的名字叫做鸱。「鸱鸟」在民间传说中,鸱鸟不喝泉水和井水,只有遇到下雨沾湿了羽毛,才能喝到水。它的外形与猫头鹰相似,被认为是威猛和必胜的象征,因此大量出现在商周的礼器上。古#-666aa;认为,它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和守护者,身上具有某种#-666nn;圣的性质,因此汉代一些与丧葬有关的绘画中,常出现这种鸟。但由于它外形丑陋、声音难听,逐渐被后代#-666aa;视为不祥之鸟。据说,唐肃宗的张皇后为了篡权,常将鸱鸟的脑子和在酒中呈给肃宗,人喝了之后就会长时间醉酒并变得健忘。
原文 | 翻译 |
2.56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左右)][彳因(左右)],是食人。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左右)],其名曰鸱。 | 再往西二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三危山,三青鸟就栖居在这里。这座山,方圆百里。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身子为白色,头上长着四只角,身上的毛如披着的蓑衣一般,它名字叫[彳敖(左右)][彳因(左右)],能吃#-666aa;。山中有一种鸟,长着一个脑袋、三个身子,形状与[乐鸟(左右)]鸟相似,它的名字叫做鸱。「鸱鸟」在民间传说中,鸱鸟不喝泉水和井水,只有遇到下雨沾湿了羽毛,才能喝到水。它的外形与猫头鹰相似,被认为是威猛和必胜的象征,因此大量出现在商周的礼器上。古#-666aa;认为,它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和守护者,身上具有某种#-666nn;圣的性质,因此汉代一些与丧葬有关的绘画中,常出现这种鸟。但由于它外形丑陋、声音难听,逐渐被后代#-666aa;视为不祥之鸟。据说,唐肃宗的张皇后为了篡权,常将鸱鸟的脑子和在酒中呈给肃宗,人喝了之后就会长时间醉酒并变得健忘。 |
【原文注释】
〔1〕三危之山:三危山,在今甘肃敦煌市。
〔2〕三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的鸟。»
〔3〕豪:通“毫”,细而尖的毛。
〔4〕[彳敖(左右)][彳因(左右)]:[彳敖(左右)](ào)[彳因(左右)](yē),传说中的兽。
〔5〕[乐鸟(左右)]:[乐鸟(左右)](luò),鸟名,形状像雕。
〔6〕鸱:鸱(chī),传说中的一种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