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二卷 西山经
《西山经》包括《西山一经》、《西次二经》、《西次三经》、《西次四经》四篇,记载了位于中国西部的一系列山和发源于这些山的河流,这些山中生长的植物、动物及其形状、特点,山中出产的矿物,还有与这些山有关的历史人物、神名,掌管这些山的山神的形状、祭祀这些山神的方法等。《西山经》共记述了七十七座山,位于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境内,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山的具体位置可以确定。
西山一经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月暴(左右)]。原文与解释 »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左右)],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原文与解释 »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琈之玉。鸟多赤鷩,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原文与解释 »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枏,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铜。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原文与解释 »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靡芜,佩之可以已疠。原文与解释 »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榖、柞,下多杻、橿,阴多银,阳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金、玉,其阴多旄牛、羚、麝;其鸟多鸓,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原文与解释 »
西次二经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原文与解释 »
又西北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原文与解释 »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原文与解释 »
西次三经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原文与解释 »
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糈用稷米。原文与解释 »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囟比(左右)]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原文与解释 »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原文与解释 »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蠃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犳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原文与解释 »
西次四经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原文与解释 »
西二百五十里,曰白于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牛、羬羊,其鸟多鸮。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原文与解释 »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原文与解释 »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原文与解释 »
凡西次四经自阴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里。其神祠礼,皆用一白鸡祈,糈以稻米,白菅为席。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