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二卷 西山经 » 西次三经 >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原文解释

【原文】

2.58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note-name:天山1天山:山名。一说是天山山脉东段;一说在今甘肃境内;一说在昆仑山脉北面。 ,多金、玉,有note-name:青2青:石青。 、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note-name:汤谷3汤谷:汤(yánɡ)谷,今吐鲁番盆地。 。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note-name:帝江4帝江:传说中的#-666nn;名。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天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还有石青和雄黄。英水发源于天山,向西南流入汤谷。山中有一位#-666nn;,他的形状像黄色的皮囊,红如火焰,长着六只脚、四只翅膀,脑袋部位浑沌一团,#-666dd;不清面目,却会唱歌跳舞,它其实就是帝江。[[帝江混沌]]帝江就是上古#-666nn;兽之一的浑沌,是中央的天帝,浑沌的皮肤红如丹火,但没有面部。倏和忽常去他那儿玩耍,每次去浑沌都会殷勤周到地招待他们。倏和忽很感激,便在一块儿商量怎么报答浑沌的友情。他们说:“每个#-666aa;都有耳鼻口眼七窍,方便视听饮食,唯#-666ll;浑沌什么都没有,我们不妨帮他凿出七窍来吧。”于是,他们找来了斧头、凿子之类的工具给浑沌凿七窍。他们一日一凿,七天后终于把七窍凿成了,而浑沌也一命呜呼了。

原文翻译

2.58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天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还有石青和雄黄。英水发源于天山,向西南流入汤谷。山中有一位#-666nn;,他的形状像黄色的皮囊,红如火焰,长着六只脚、四只翅膀,脑袋部位浑沌一团,#-666dd;不清面目,却会唱歌跳舞,它其实就是帝江。[[帝江混沌]]帝江就是上古#-666nn;兽之一的浑沌,是中央的天帝,浑沌的皮肤红如丹火,但没有面部。倏和忽常去他那儿玩耍,每次去浑沌都会殷勤周到地招待他们。倏和忽很感激,便在一块儿商量怎么报答浑沌的友情。他们说:“每个#-666aa;都有耳鼻口眼七窍,方便视听饮食,唯#-666ll;浑沌什么都没有,我们不妨帮他凿出七窍来吧。”于是,他们找来了斧头、凿子之类的工具给浑沌凿七窍。他们一日一凿,七天后终于把七窍凿成了,而浑沌也一命呜呼了。

【原文注释】

〔1〕天山:山名。一说是天山山脉东段;一说在今甘肃境内;一说在昆仑山脉北面。

〔2〕:石青。

〔3〕汤谷:汤(yánɡ)谷,今吐鲁番盆地。 »

〔4〕帝江:传说中的#-666nn;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