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原文解释
【原文】
2.42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1峚山:峚(mì)山,今新疆叶城县米尔岱山。 ,其上多丹木
2丹木:木名,一说指槭树。 ,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
3饴:饴(yí),糖浆。 ,食之不饥。丹水
4丹水:今玉河。 出焉,西流注于稷泽
5稷泽:水名,此河在叶耳羌西北、英吉沙尔东南,古称太泽,现在已干涸为沙漠。 ,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
6玉膏:玉的脂膏。据说是一种仙药。 ,其原沸沸汤汤
7沸沸汤汤:沸沸汤(shānɡ)汤,指玉膏涌出时的样子。 ,黄帝
8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飨(xiǎnɡ):用酒食招待客#-666aa;。 是食是飨。是生玄
9玄:黑色。 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
10玉荣:玉的精华。 ,而投之钟山之阳。瑾
11瑾:美玉。瑜:美玉。 瑜之玉为良,坚粟
12坚粟:坚硬而状如粟米。 精密,浊泽有而
13有而:应作“而有”。 光。五色发作
14五色发作:指焕发的光彩互相映衬。,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翻译】
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峚山,山上生长着许多丹木,长着圆圆的叶子、红色的茎干,开黄色的花朵,结红色的果实,果实的味道如糖浆一样甜,吃了它就不会感觉到饥饿。丹水发源于峚山,向西流入稷泽,水中有很多白玉,还有玉膏,玉膏涌出的地方一片沸腾,黄帝就曾以这种玉膏为食,还用它来招待宾客。由玉膏又生出了黑玉。用玉膏涌出之地的水来浇灌丹木,经过五年,丹木便会呈现出五种清新的色彩,发出五种芬芳的香味。黄帝于是取峚山之玉的精华,将其投在钟山的南面。后来便生出优良的美玉,坚硬而状如粟米,精密细致,浑厚润泽而有光彩。它发出的五种颜色相互辉映,以此来调和阴柔与阳刚。天地间的鬼#-666nn;,都来享用这种美玉;君子将其佩戴在身上,可以抵御不祥之气。从峚山到钟山,距离为四百六十里,其间全部是池泽。那里生长着许多奇鸟、怪兽和奇鱼,都是怪异罕见的动物。
原文 | 翻译 |
2.42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 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峚山,山上生长着许多丹木,长着圆圆的叶子、红色的茎干,开黄色的花朵,结红色的果实,果实的味道如糖浆一样甜,吃了它就不会感觉到饥饿。丹水发源于峚山,向西流入稷泽,水中有很多白玉,还有玉膏,玉膏涌出的地方一片沸腾,黄帝就曾以这种玉膏为食,还用它来招待宾客。由玉膏又生出了黑玉。用玉膏涌出之地的水来浇灌丹木,经过五年,丹木便会呈现出五种清新的色彩,发出五种芬芳的香味。黄帝于是取峚山之玉的精华,将其投在钟山的南面。后来便生出优良的美玉,坚硬而状如粟米,精密细致,浑厚润泽而有光彩。它发出的五种颜色相互辉映,以此来调和阴柔与阳刚。天地间的鬼#-666nn;,都来享用这种美玉;君子将其佩戴在身上,可以抵御不祥之气。从峚山到钟山,距离为四百六十里,其间全部是池泽。那里生长着许多奇鸟、怪兽和奇鱼,都是怪异罕见的动物。 |
【原文注释】
〔1〕峚山:峚(mì)山,今新疆叶城县米尔岱山。
〔2〕丹木:木名,一说指槭树。
〔3〕饴:饴(yí),糖浆。
〔4〕丹水:今玉河。 »
〔5〕稷泽:水名,此河在叶耳羌西北、英吉沙尔东南,古称太泽,现在已干涸为沙漠。
〔6〕玉膏:玉的脂膏。据说是一种仙药。
〔7〕沸沸汤汤:沸沸汤(shānɡ)汤,指玉膏涌出时的样子。
〔8〕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姬姓,少典之子,号轩辕氏、有熊氏。飨(xiǎnɡ):用酒食招待客#-666aa;。 »
〔9〕玄:黑色。
〔10〕玉荣:玉的精华。
〔11〕瑾:美玉。瑜:美玉。
〔12〕坚粟:坚硬而状如粟米。
〔13〕有而:应作“而有”。
〔14〕五色发作:指焕发的光彩互相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