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原文解释
【原文】
2.67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1上申之山:上申山,今崆峒山。 ,上无草木,而多硌
2硌:硌(luò),山上的大石。 石,下多榛
3榛:榛(zhēn),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为圆形或倒卵形,坚果为球形。楛(hù):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 、楛,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
4当扈:传说中的一种鸟。 ,其状如雉,以其髯
5髯:两颊上的胡须。 飞,食之不眴
6眴:眴(xuàn),通“眩”,眼睛昏花。 目。汤水
7汤水:水名,即今云岩河,在延河南面。出焉,东流注于河。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再向北二十里有座山,名叫上申山,山上不长草木,却有很多大的石头,山下长着很多榛和楛,山里的野兽多是白鹿。山里的鸟多为当扈,这种鸟的形状像野鸡,它借助自己长长的胡子飞翔,#-666aa;们吃了它的肉,可以使眼睛不昏花。汤水发源于申山,向东流入黄河。
原文 | 翻译 |
2.67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再向北二十里有座山,名叫上申山,山上不长草木,却有很多大的石头,山下长着很多榛和楛,山里的野兽多是白鹿。山里的鸟多为当扈,这种鸟的形状像野鸡,它借助自己长长的胡子飞翔,#-666aa;们吃了它的肉,可以使眼睛不昏花。汤水发源于申山,向东流入黄河。 |
【原文注释】
〔1〕上申之山:上申山,今崆峒山。
〔2〕硌:硌(luò),山上的大石。
〔3〕榛:榛(zhēn),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为圆形或倒卵形,坚果为球形。楛(hù):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
〔4〕当扈:传说中的一种鸟。
〔5〕髯:两颊上的胡须。
〔6〕眴:眴(xuàn),通“眩”,眼睛昏花。
〔7〕汤水:水名,即今云岩河,在延河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