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四卷 东山经 » 东次四经 >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涝水,其中多鱃鱼。原文解释

【原文】

4.49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note-name:太山1太山:山名。一说指东泰山,在今山东临朐境内。 ,上多金玉、桢木note-name:桢木2桢木:桢(zhēn)木,女贞。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note-name:钩水3钩水:水名,在今山东境内。 出焉,而北流注于涝水note-name:涝水4涝水:水名。一说是今尧河;一说是今乌苏里江。 ,其中多鱃鱼note-name:鱃鱼5鱃鱼:鱃(qiū)鱼,鱼名。一说指海鲇。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再往东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太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还长有许多女贞树。山中有一种兽,形状似牛,脑袋是白色的,长着一只眼睛,蛇一样的尾巴,它的名字叫作蜚,它在水中行走,河水就会干涸,它在草丛中行走,草就会枯死,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有大的瘟疫。钩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涝水,水中长着很多鱃鱼。[[蜚]]传说蜚是灾难之兽,它的出现,就像死#-666nn;来临一样,预示着死亡和灾难。凡是它行经的地方,遇水水会干涸,遇草草会枯死。传说春秋 时期,曾经有蜚兽出现,当时天下大旱,河水干涸,草木枯萎,大地上瘟疫横行,无数百姓病死,天昏地暗,了无生机。

原文翻译

4.49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涝水,其中多鱃鱼。

再往东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太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还长有许多女贞树。山中有一种兽,形状似牛,脑袋是白色的,长着一只眼睛,蛇一样的尾巴,它的名字叫作蜚,它在水中行走,河水就会干涸,它在草丛中行走,草就会枯死,只要它一出现,天下就会有大的瘟疫。钩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涝水,水中长着很多鱃鱼。[[蜚]]传说蜚是灾难之兽,它的出现,就像死#-666nn;来临一样,预示着死亡和灾难。凡是它行经的地方,遇水水会干涸,遇草草会枯死。传说春秋 时期,曾经有蜚兽出现,当时天下大旱,河水干涸,草木枯萎,大地上瘟疫横行,无数百姓病死,天昏地暗,了无生机。

【原文注释】

〔1〕太山:山名。一说指东泰山,在今山东临朐境内。 »

〔2〕桢木:桢(zhēn)木,女贞。

〔3〕钩水:水名,在今山东境内。

〔4〕涝水:水名。一说是今尧河;一说是今乌苏里江。

〔5〕鱃鱼:鱃(qiū)鱼,鱼名。一说指海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