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原文解释
原文 | 翻译 |
5.14 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 再往北三十五里有座山,名叫阴山,山中有很多磨刀石和带花纹的石头。少水由此处发源,这一带长着许多雕棠,它的叶子与榆树叶相似,呈四方形,所结的果实如红豆一般,吃了它可以治疗耳聋。 |
【原文注释】
〔1〕阴山:山名。一说指绵山,在今山西灵石县、沁源县交界处。 »
〔2〕砺:粗磨刀石。
〔3〕少水:水名,发源于山西沁河。
〔4〕雕棠:植物名。一说疑是狗骨。
〔5〕菽:菽(shū),豆类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