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五卷 中山经 » 中次三经 >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鬼申(半包围)]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钅(虍豕)(左右)],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原文解释

【原文】

5.28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note-name:青要之山1青要之山:青要山,在今河南境内。 ,实惟note-name:帝2帝:黄帝。密都:秘密居住的行宫。 之密都。北望河曲note-name:河曲3河曲:黄河弯曲的地方。 ,是多驾鸟note-name:驾鸟4驾鸟:鸟名。 。南望墠渚note-name:墠渚5墠渚:墠(shàn)渚,地名。 禹父note-name:禹父6禹父:大禹之父,即鲧。 之所化,是多仆累note-name:仆累7仆累:蜗牛。蒲卢:田螺。 、蒲卢。[鬼申(半包围)]note-name:[鬼申(半包围)]8[鬼申(半包围)]:[鬼申(半包围)](shén),山#-666nn;。武罗:神名。 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note-name:要9要:即“腰”。 而白齿,而穿耳以[钅(虍豕)(左右)]note-name:[钅(虍豕)(左右)]10[钅(虍豕)(左右)]:[钅(虍豕)(左右)](qú),金属制的耳饰。 ,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note-name:畛水11畛水:畛(zhěn)水,水名,在今河南新安县境内。 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note-name:鴢12鴢:鴢(yǎo),鸟名。 ,其状如note-name:凫13凫:野鸭。 ,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note-name:葌14葌:兰草。 而方茎、黄华、赤实,其note-name:本15本:草的茎或树的根。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青要山,这里其实是黄帝的秘密行宫。(从山的)北面可以望见河流的弯曲处,那里有许多驾鸟。南面可以看到墠渚,那里是大禹之父鲧死后化身为黄熊的地方,有很多蜗牛和田螺。有一个名叫武罗的#-666nn;掌管着这座山,武罗长着#-666aa;一样的脸,身上有豹一样的斑纹,腰身细小,牙齿洁白,耳朵上戴着金属耳饰,发出像玉石碰撞一样(清脆)的声音。青要山对女子最为适宜。畛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黄河。山中有一种鸟,名字叫,它的形状与野鸭相似,身子是青色的,眼睛是红色的,尾巴(也)是红色的,吃了它的肉有利于生育。山中有一种草,形状与兰草相似,茎干呈现方形状,开黄色的花,结红色的果实,这种草茎干像藁本,名叫荀草,#-666aa;吃了它肤色就会变得美丽。

原文翻译

5.28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是多仆累、蒲卢。[鬼申(半包围)]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钅(虍豕)(左右)],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青要山,这里其实是黄帝的秘密行宫。(从山的)北面可以望见河流的弯曲处,那里有许多驾鸟。南面可以看到墠渚,那里是大禹之父鲧死后化身为黄熊的地方,有很多蜗牛和田螺。有一个名叫武罗的#-666nn;掌管着这座山,武罗长着#-666aa;一样的脸,身上有豹一样的斑纹,腰身细小,牙齿洁白,耳朵上戴着金属耳饰,发出像玉石碰撞一样(清脆)的声音。青要山对女子最为适宜。畛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黄河。山中有一种鸟,名字叫,它的形状与野鸭相似,身子是青色的,眼睛是红色的,尾巴(也)是红色的,吃了它的肉有利于生育。山中有一种草,形状与兰草相似,茎干呈现方形状,开黄色的花,结红色的果实,这种草茎干像藁本,名叫荀草,#-666aa;吃了它肤色就会变得美丽。

【原文注释】

〔1〕青要之山:青要山,在今河南境内。

〔2〕:黄帝。密都:秘密居住的行宫。

〔3〕河曲:黄河弯曲的地方。 »

〔4〕驾鸟:鸟名。

〔5〕墠渚:墠(shàn)渚,地名。

〔6〕禹父:大禹之父,即鲧。

〔7〕仆累:蜗牛。蒲卢:田螺。

〔8〕[鬼申(半包围)]:[鬼申(半包围)](shén),山#-666nn;。武罗:神名。

〔9〕:即“腰”。

〔10〕[钅(虍豕)(左右)]:[钅(虍豕)(左右)](qú),金属制的耳饰。

〔11〕畛水:畛(zhěn)水,水名,在今河南新安县境内。

〔12〕:鴢(yǎo),鸟名。

〔13〕:野鸭。

〔14〕:兰草。

〔15〕:草的茎或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