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山海经》 » 第五卷 中山经 » 中次七经 > 又东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叶状如荻而赤…+

又东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叶状如荻而赤华,可以已疽。太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承水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原文解释

【原文】

5.88 又东南十里,曰太山note-name:太山1太山:山名,在今河南北部。 。有草焉,名曰note-name:梨2梨:此处梨为一种草。 ,其叶状如note-name:荻3荻: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而赤华,可以note-name:已4已:治愈。疽(jū):一种毒疮。 疽。太水note-name:太水5太水:水名,为索河东南的支流。 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note-name:役水6役水:今河南索河。 承水note-name:承水7承水:水名,为索河西北石坡口的支流。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再向东南十里有座山,名叫太山。山中长着一种草,名叫梨,它叶子的形状与荻叶相似,开红色的花,可以治疗痈疽。太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向东南流入役水;承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北面,向东北流入役水。

原文翻译

5.88 又东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叶状如荻而赤华,可以已疽。太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承水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

再向东南十里有座山,名叫太山。山中长着一种草,名叫梨,它叶子的形状与荻叶相似,开红色的花,可以治疗痈疽。太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向东南流入役水;承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北面,向东北流入役水。

【原文注释】

〔1〕太山:山名,在今河南北部。 »

〔2〕:此处梨为一种草。

〔3〕: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似芦苇,秋天开紫花。

〔4〕:治愈。疽(jū):一种毒疮。

〔5〕太水:水名,为索河东南的支流。

〔6〕役水:今河南索河。

〔7〕承水:水名,为索河西北石坡口的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