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史记》 » 吴太伯世家 > 吴太伯世家 白话文翻译

吴太伯世家 白话文翻译

吴太伯和太伯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周王季历的哥哥。季历很贤明,有个有圣德之名的儿子昌,太王想要立季历为王,将来再传位给姬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便去了荆蛮之地,在身上刺上花纹,剪短自己的头发,表示自己已经不能继承王位,以此来避让季历。季历果然被立为王,就是王季,后来姬昌成为文王。太伯到了荆蛮之地,自称句吴。荆蛮之地的人认为他很仁义,所以有一千多家归附他,拥立他做了吴太伯。

太伯去世,没有儿子,他的弟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去世,他的儿子季简继位。季简去世后,他的儿子叔达继位。叔达去世后,他的儿子周章继位。这时周武王灭掉殷商,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周章。周章这时已经是吴国的君主了,于是周武王就正式将吴地封给他。又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室北边夏都的旧址,就是虞仲,位于诸侯的行列。

周章去世,他的儿子熊遂继位。熊遂去世,他的儿子柯相继位。柯相去世,他的儿子强鸠夷继位。强鸠夷去世,他的儿子余桥疑吾继位。余桥疑吾去世,他的儿子柯卢继位。柯卢去世,他的儿子周繇继位。周繇去世,他的儿子屈羽继位。屈羽去世,他的儿子夷吾继位。夷吾去世,他的儿子禽处继位。禽处去世,他的儿子转继位。转去世,他的儿子颇高继位。颇高去世,他的儿子句卑继位。这时候晋献公灭掉了周室北边的虞公,因为虞公借道给晋国,让晋军灭掉了虢国。句卑去世,他的儿子去齐继位。去齐去世,他的儿子寿梦继位。寿梦继位以后吴国开始强大,寿梦以王自称。

自从太伯创建吴国,传了五代时周武王灭掉殷商,封太伯的后代为两个诸侯国:一个是虞国,在中原地区;一个是吴国,在蛮夷地区。传到十二代的时候,晋国将中原的虞国灭掉。中原的虞国被灭以后又过了两代,蛮夷地区的吴国开始强盛。总之,从太伯到寿梦一共传了十九代。

吴王寿梦二年(前584年),逃亡在外的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因为怨恨楚国的将领子反而投奔了晋国,他从晋国出使到了吴国,教给吴国人用兵和驾战车的方法,又让他的儿子狐庸担任吴国主管接待国宾的行人官,吴国于是开始和中原各国交往。后来,吴国讨伐楚国。十六年,楚共王讨伐吴国,兵至衡山。

二十五年(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诸樊,次子名叫余祭,三子叫余眜,四子名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想立他为嗣子,但是季札谦逊不受,于是寿梦就立了长子诸樊为嗣,代理国家政务。

吴王诸樊元年(前560年),诸樊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要将王位让给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去世的时候,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曹君曹成公、曹宣公的弟弟负刍杀太子夺位是不义的行为,准备拥立子臧为曹君,子臧却逃走了,好成全负刍,君子称赞子臧‘能够严守节操’。你是合法的继承人,谁敢干涉你?做国君不符合我这种操行的人的意愿。我季札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是我甘愿仿效子臧的节操。”吴国人坚决要立季札,于是季札离开了王室,像百姓一样耕地为业,吴国人只好放弃拥立他。秋季,吴国讨伐楚国,被楚军打败。四年(前557年),晋平公继位。

十三年(前548年),吴王诸樊去世,他留下遗言将王位传给弟弟余祭,希望这样依次往下传,一定要将传王位给季札才算完结,好实现父王寿梦的心愿,他还称赞季札让位的节操,希望自己的兄弟都能这样将王位依次相传,以使君位逐渐传到季札手中。季札被封在延陵,所以号为延陵季子。

吴王余祭三年(前545年),齐相庆封犯了罪,从齐国逃到吴国。吴王将朱方县封给庆封作为他的俸邑,将宗室的女儿嫁给他为妻,让他比在齐国时更富有。

四年(前544年),吴王派季札出访鲁国,季札请求观赏鲁国保留的周室礼乐。鲁国的乐师为季札演唱《周南》《召南》。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起始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然而却唱出了百姓勤劳于王事而没有怨言的感情。”乐师又演唱了《邶风》《鄘风》《卫风》。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曲调深沉,具有忧患意识又不使人困惑。我听说卫康叔、武公的德行就是这样的,这大概就是《卫风》吧?”乐师又演唱了《王风》。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深思却没有惧意,这大概是周王室东迁之后的乐曲吧?”乐师又演唱了《郑风》。季札说:“这首曲子的情调过于细弱,反映了百姓不堪忍受烦琐的政令,这大概是郑国要灭亡的先兆吧?”乐师演唱了《齐风》。季札说道:“乐曲真美好啊,气势恢宏有大国的风度。像那宽阔的东海一样,这大概是姜太公的遗风吧?这个国家的前途不可限量啊。”乐师演唱了《豳风》。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气势宽宏浩荡,欢快而又不过度,这大概是反映周公东征的乐曲吧?”乐师演唱了《秦风》。季札说:“这就是所谓的华夏的声音。能够追慕华夏就会弘大,是弘大的极致,这大概是周王室旧地的乐曲吧?”乐师演唱了《魏风》。季札说:“乐曲真美好啊,乐声婉转悠扬,气势弘大宽广,节约而易行,再以德教为辅佐,可以做盟主了。”乐师演唱了《唐风》。季札说:“思虑深远啊,这有陶唐氏的遗风吧?不然,为何忧患意识如此沉重呢?如果不是具备盛德的先王之后,谁能如此!”乐师又演唱了《陈风》。季札说:“一个国家没有贤明的君主,还能长远吗?”接下来乐师演唱的是《郐风》,从这以下,季札就再没有给出评论。乐师演唱了《小雅》。季札说:“乐曲真优美啊,有忧患意识而没有二心,心存怨恨但是没有说出,这可能就是周德衰微的表现吧?但是还有些先王遗民风俗的留存啊。”乐师又演唱了《大雅》。季札说:“这首乐曲真是宽广弘大啊,融洽和乐,婉转柔缓而又有正直刚强之处,这反映的可能就是周文王的大德吧?”乐师又演唱了《颂》。季札说:“优美至极啊,曲调刚劲而不傲慢,婉转而不卑屈,紧密却不紧迫,舒缓但不散漫,节奏多变又不混乱,曲调反复而不厌烦,哀伤而不忧愁,欢快而不荒谬,广用智慧而不匮乏,宽宏而不张扬,施惠但不浪费,求取但不贪婪,乐停而余音仍在回荡,音变动而不随波逐流。五声和诣,八音协调,节奏遵循法度,旋律符合规则,与盛德之人一样。”季札又观赏了《象箾》《南籥》舞,然后说:“舞蹈真优美啊,但是还有少许遣憾之处。”季札又观赏了《大武》舞,说:“舞蹈真美妙啊,周朝的盛德大概就是如此吧?”他又观赏了《韶护》舞,说:“圣人那么伟大,还为自己的德行感到惭愧,可见成为圣人实在很难呀!”季札又观赏了《大夏》舞,说:“舞蹈真美妙啊,勤劳于民事而不居功自傲!除了大禹还有谁能做到?”他又观赏了《招箾》舞,说道:“美德修行至此可以说是极点了,真是太伟大了,就像上天一样没有覆盖不到的地方,就像大地一样没有承载不到之物,盛德已经达到极点,再无以复加了。观赏礼乐心满意足了,即使有其他礼乐,我也不敢再要求观赏了。”

季札离开鲁国,又出使到齐国。他劝晏平仲说:“您赶快交出封地和权力。没有了封地和政权,才能免除灾难。齐国的政权将要易手,在不能确定归入谁手之时,灾难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晏子通过陈桓子将自己的封地和权力都交了出去,所以他才在栾施、高强两大豪门的权力斗争中幸免于难。

季札离开齐国,出使到郑国。他见到子产,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他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荒淫奢侈,灾难即将到来,政权一定会落入您的手中。一旦您主政,要谨慎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就会衰败。”季札离开郑国,前往卫国,他对蘧援、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道:“卫国有很多的君子,没有祸患。”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