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世家 白话文翻译 第2节
季札从卫国前往晋国,准备在宿地住下时听到了钟声,他说道:“真奇怪啊!我听说,有辩才却不修德行,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孙林父得罪了君王还住在这里,害怕还来不及,怎么还在敲钟奏乐?孙林父住在这里,就好像燕子在幕布上筑巢一样非常危险。君王还没有安葬,可以敲钟奏乐吗?”于是离开这里,孙林父听到了季札的话,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听过奏乐。
季札前往晋国,对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的国政将要落到你们三家手中了吧!”他将要离开晋国,对叔向说道:“您一定要努力啊!晋国国君奢侈无度但是还有很多良臣,大夫们都很富有,政权将落到那三家手中。您为人正直,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免遭祸患。”
季札刚从吴国出来出使的时候,北上的途中曾经去拜访徐国的国君。徐君很喜欢季札的宝剑,但是口中没敢说出来。季札心里知道了,但是因为出使中原各国要用到宝剑,所以就没有将宝剑献给徐君。返回时又到了徐国,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于是便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后转身而去。随行的人说道:“徐君已经去世了,宝剑还给谁呢?”季札说道:“不对。当初我已经在心里想好了要将宝剑送给他,怎么能因他已经去世就违背我的心意呢!”
七年(前541年),楚国公子围杀死楚王夹敖自立为王,就是楚灵王。十年(前538年),楚灵王会盟诸侯攻打吴国的朱方县,想要杀掉齐国原来的相国庆封。吴国也出兵攻打楚国,攻取了楚国的三座城池后撤退。十一年(前537年),楚国出兵讨伐吴国,一直打到雩娄。十二年(前536年),楚国又一次讨伐吴国,在干谿驻军,后来战败撤走。
十七年(前531年),吴王余祭去世,他的弟弟余眜继位。吴王余眜二年(公元前529年),楚国公子弃疾杀死楚灵王,自立为楚王。
四年(前527年),吴王余眜去世,想将王位传给弟弟季札。季札推让并逃走。于是吴国人说:“先王有遗命,哥哥去世由弟弟继位,一定要将王位传给季子。季子如今逃走不接受王位,那么余眜就是兄弟中最后一个继位的君王。如今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应当继立。”于是余眜的儿子僚便被立为吴王。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公子光讨伐楚国,打了败仗并丢失了先王的座船。他非常害怕,偷袭楚军,夺回先王的座船后回到吴国。
五年(前522年),楚国逃亡在外的大臣伍子胥来到吴国,公子光以宾客之礼节接待他。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他一直认为:我的父辈兄弟四人,王位应当传给季子。季子既然不接受国家,我的父亲又是最先继位为王的。既然不传给季子,就应当由我继承王位。所以他在暗中招纳贤士,想要袭杀王僚。
八年(前519年),吴国派公子光攻打楚国,战胜楚军,将楚国前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接回吴国。随后乘胜北伐,打败陈国、蔡国的军队。九年(前518年),公子光讨伐楚国,攻占了居巢、钟离。起初,楚国边城上一位卑梁氏的少女和吴国边城的妇女因为采桑之事而发生争执,两位女子的家人都很气愤,互相攻击杀戮,两国边城的长官听说了这件事,因气愤而互相攻打,吴国的边城被灭掉。吴王知道以后勃然大怒,便出兵攻打楚国,占领了居巢、钟离这两座城邑后撤退。
伍子胥刚到吴国的时候,向吴王僚陈述进攻楚国的好处。公子光说道:“伍子胥的父亲兄长被楚王所害,他是想为自己报私仇而已。我没有看到攻打楚国对吴国有什么好处。”于是伍子胥看出公子光心怀异志,便找到了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并引荐他见公子光。公子光很高兴,对伍子胥以礼相待。伍子胥退隐退到乡间耕作,等待专诸采取行动。
十二年(前515年)冬季,楚平王去世。十三年(前514年)春季,吴国想趁楚国国丧的机会攻打楚国,于是便派公子盖余、烛庸率军围攻楚国的六、灊。又派季札前往晋国,观察诸侯国的反应。楚国发兵截断吴军后路,吴军无法撤军。于是吴国公子光说:“这个机会不可错过啊。”他对专诸说:“不动手什么都得不到!我才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应当继位,我要夺回王位。即便季子回来了,也不能废掉我。”专诸说:“可以杀掉王僚。现在在国内只有他的老母幼子,两公子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楚军已经截断了他们的后路。如今吴国在外正被楚军围困,在内又没有刚直忠正的臣子,没有谁能阻挡我们了。”公子光说道:“我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我们福祸与共。”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埋伏了士兵,邀请王僚前来饮酒。王僚让士兵排列在沿途的路旁,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家,外门、台阶、内门、座位,都有王僚的亲兵,各个人都手持利刃。公子光假装脚疼,躲进了地下室,命专诸将匕首藏在烤鱼的腹中,再将鱼送给王僚。专诸用手抽出匕首刺向王僚,尽管他被王僚的亲兵刺中了胸膛,还是杀死了王僚。公子光最终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庐。阖庐任命专诸的儿子做了卿。
季子回到吴国,说道:“只要对先王的祭祀没有废绝,人民不会没有君主,社稷的神得到供奉,那么他就是我的君王。我还敢责怪谁呢?我只有哀悼死去的,侍奉活着的,以等待天命的安排。祸乱并非由我而生,谁被立为君王我就顺从谁,这是先人的原则啊。”季子去了王僚的墓,报告自己出使晋国的经过,又哭祭一番,然后回到自己的岗位等待阖庐安排。被楚军包围的吴公子烛庸、盖余两人,听说公子光杀了王僚自立为王,就率军投降了楚国,楚国将舒地封给他们。
吴王阖庐元年(前514年),提拔伍子胥担任行人官,和他谋划国家大事。楚国杀了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嚭逃到了吴国,吴国任命他为大夫。
三年(前512年),吴王阖庐和伍子胥、伯嚭率军进攻楚国,攻克舒邑,杀死吴国的亡将烛庸、盖余两公子。吴王想趁机攻入郢都,将军孙武说道:“现在百姓过于疲劳,不可进军,还是等待机会吧。”四年(前511年),讨伐楚国,攻占了六、灊两座城池。五年(前510年),讨伐越国,打败了越军。六年(前509年),楚国派子常率军攻打吴国。吴国出兵迎战,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后回国。
九年(前506年),吴王阖庐恭敬地问伍子胥、孙武道:“当初你们说郢都不可以进入,如今如何?”两人回答道:“楚国将领子常贪婪,唐国、蔡国都很怨恨他。如果君王一定要大举攻打,那就一定要得到唐国、蔡国的援助才可以。”阖庐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出动吴国所有的军队,与唐国、蔡国的军队一起向西攻打楚国,到达汉水的边上。楚国也派出军队阻击吴军,两军隔着汉水列阵。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概想要作战,阖庐不同意。夫概说:“现在君王已经将军队交由我指挥,用兵以抓住战机为上策,不动手还等什么呢?”于是,夫概率领他的部下五千人突袭楚军,楚军大败而逃。于是吴王纵兵追击。一直追到郢都,两军五次交战,楚军五次被打败。楚昭王逃离郢都,逃奔郧县。郧公的弟弟想要杀死昭王,昭王和郧公便逃到了随国。吴军于是进入郢都。伍子胥、伯嚭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体以报其杀父之仇。
十年(前505年)春季,越王听说吴王阖庐在楚国的郢都,国内空虚,于是讨伐吴国。吴国派另外一支军队抗击越军。楚国向秦国告急,秦国派兵救援楚国,攻打吴军,吴军被打败。阖庐的弟弟夫概见秦军、越军先后打败吴军,吴王还留在楚国不回吴国,便逃回吴国自立为吴王。阖庐知道以后,这才率军回国,攻打夫概。夫概战败后逃奔楚国。楚昭王这才得以在九月回到了郢都,将夫概封在堂谿,称为堂谿氏。十一年(前504年),吴王阖庐派太子夫差讨伐楚国,攻取了番邑。楚国恐惧,就将国都从郢迁到了鄀。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