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史记》 » 齐太公世家 > 齐太公世家 白话文翻译

齐太公世家 白话文翻译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上的人。他的先祖曾经是“四岳”之一,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很大的功劳。虞舜、夏禹的时候被封在吕,还有的被封在申,姜姓。夏、商的时候,申、吕这两个地方有的被封给旁支的子孙,有的则成为平民,吕尚是他们的后代。姜尚本来姓姜,用他的封邑做姓氏,所以被称为吕尚。

吕尚曾经非常穷困,到了年老的时候,通过钓鱼求见周西伯侯昌。西伯当时准备外出打猎,临行前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所得到的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够成就霸业的辅佐者。”于是西伯侯便外出打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了太公,和他交谈后非常高兴,说道:“早就听我国先君太公说‘会有圣人到周国来,周国会得以兴盛’。您就是这个人吧?我们的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啦。”所以便称吕尚为“太公望”,和他一起乘车回去,尊为军师。

还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经辅佐商纣王。因为纣王暴虐无道,太公就离开了。他到各国游说诸侯,但是一直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最后向西归附周西伯侯。还有人说,吕尚是一个德才兼备却隐居而不仕的人,隐居在海边。周西伯侯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散宜生和闳夭原来就知道吕尚这个人,于是便请他出山。吕尚也这样说:“我听说西伯贤德,又尊重奉养老年人,何不到他那里去呢?”于是三人便替西伯搜罗美女和稀奇的宝物献给纣王,从而赎回西伯。西伯这才得以被释放,回到自己的国家。关于吕尚是如何归周的虽然有不一样的说法,然而核心都是说他成为了周文王、武王的师辅之臣。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回国以后,与吕尚暗中谋划施行德政,以推翻商朝的统治,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世之人论及用兵之道以及周暗中施用的权谋,都推崇太公是其中主要的策划者。周西伯侯昌执政公平,到他裁决了虞、芮两国的争端,诗人称西伯是承受天命的文王。文王征讨崇国、密须、犬夷,大规模地建设丰邑。当时的天下分成三部份,其中两部分都归为周国所有,这其中太公的谋略占了大部分。

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位。九年,武王要继续文王的事业,准备东征,以观察诸侯是否前来会合。军队临出发时,被尊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拿着装饰着黄金的大斧,右手握着装饰着白牦牛尾的军旗誓师,他说道:“苍兕啊苍兕,集合你的民众,聚合船只,迟到者斩!”于是大军到了盟津,事先没有约定就主动前来的诸侯有八百家之多。诸侯都这样说:“可以征讨纣王了。”武王说道:“还不可以。”武王又率领军队回国,和太公一起写了《太誓》。

过了两年,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准备征讨纣王,用龟甲占卜,卦象不吉利,这时又突然风雨大作。大臣们都很惊惧,只有太公坚决劝说武王就此出兵,武王于是率军出征。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武王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商纣的军队战败。纣王逃回朝歌,登上鹿台,于是追兵杀了纣王。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前,大臣们手捧净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吕尚牵来祭祀的牲畜,史佚宣读祭神的策书祝文,敬告神明声讨纣王的罪行。散发了纣王放在鹿台的钱财,打开钜桥的粮仓,以赈济贫穷的百姓。又封高比干的坟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将九只宝鼎迁到周,修明周朝的政事,和天下的人民一起开创新的时代。在这些举措中,出自师尚父的谋略占多数。

这时武王已经平定商纣,称王于天下,便将师尚父封在了齐国的营丘。师尚父东行前往自己的封国,时住时行,前进得很慢。客舍的人对他说:“我听说时机很难得到却容易失去。客人您睡得非常安稳,实在不像是一个要去就任封国的人。”太公听后,穿上衣服连夜而行,天亮就到了自己的封国。莱侯前来攻打,和太公争夺营丘。营丘在莱国的边境。莱人是夷族,趁着纣王无道而周朝刚刚平定天下,还没有安抚边远地区的时机,和太公争夺这片土地。

太公到了自己的封国以后,修明政治,顺应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商工各业,发展渔业盐业的优势,所以很多百姓都归附齐国,齐国也成为了大国。到了周成王幼年即位之时,管叔、蔡叔作乱,淮夷也背叛了周朝,朝廷就派召康公授命太公说道:“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这里的各等诸侯、各地长官,如有作乱,你都可以征讨。”齐国因此有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定都在营丘。

太公去世时大约已有一百多岁,他的儿子丁公吕伋继位。丁公去世,他的儿子乙公得继位。乙公去世,他的儿子癸公慈母继位。癸公去世,他的儿子哀公不辰继位。

哀公在位时,纪侯在周王面前诽谤他,周王将哀公用大鼎烹死,立哀公的异母弟静为国君,就是胡公。后来胡公将都城迁到薄姑,这是周夷王时候的事。

哀公同母的小弟弟姜山很怨恨胡公,便和同党率领营丘人偷袭并杀死胡公后自立,他就是献公。献公元年,将胡公的儿子全部驱逐,又趁机从薄姑将都城迁走,迁到临淄。

九年,献公去世,他的儿子武公寿继位。武公九年,周厉王出逃,住在彘地。十年(前841年),周王室发生叛乱,大臣们代行政事,号称“共和”。二十四年(前827年),周宣王继位。

二十六年(前825年),武公去世,他的儿子厉公无忌继位。厉公残忍暴虐,原来的胡公之子重返齐国,齐国人想拥立他为君,便和他一起进攻并杀掉厉公。胡公的儿子也战死了。齐国人便拥立厉公的儿子赤为国君,就是文公,他诛杀了参与攻杀厉公的七十个人。

文公在位十二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成公脱继位。成公在位九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庄公购继位。

庄公二十四年(前771年),犬戎杀死了周幽王,周王室将都城东迁到雒邑。秦国这时开始位列诸侯。五十六年(前739年),晋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昭侯。

六十四年(前731年),庄公去世,他的儿子厘公禄甫继位。

厘公九年(前722年),鲁隐公即位。十九年(前712年),鲁桓公杀死他的哥哥隐公后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郑侯派太子忽前来救援,齐侯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太子忽说道:“郑国小齐国大,我配不上您的女儿。”于是谢绝了。

三十二年(前699年),厘公的同母弟夷仲年去世,他的儿子名叫公孙无知,厘公非常喜欢他,让他在俸禄、器物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待遇和太子一样。

三十三年(前698年),厘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就是襄公。

襄公元年(前697年),襄公起初做太子时曾与无知争斗,等到襄公即位后,便降低了无知的待遇,无知十分怨恨。

四年(前694年),鲁桓公和夫人来到齐国。齐襄公从前曾与鲁夫人私通。鲁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厘公的时候嫁给了鲁桓公为妻,等到鲁桓公来到齐国,襄公又和她勾搭成奸。鲁桓公知道这件事以后,对夫人十分愤怒,夫人将此事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就和鲁桓公喝酒,将他灌醉,命大力士彭生将他抱上他的车,将其杀死,桓公下车时就已经死了。鲁国人为了这件事向齐国发难,齐襄公就杀死彭生向鲁国谢罪。

八年(前690年),齐国讨伐纪国,纪国被齐国吞并。

十二年(前686年),早先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驻守在葵丘,瓜熟的时候前去,第二年瓜熟的时候派人接替他们。连称、管至父两个人到那里驻守了一年,第二年瓜熟时期已过,襄公却并没有派人替换他们。有人在襄公面前请求派人替换他们,襄公没有同意。因此这两个人很生气,便和公孙无知勾结叛乱。连称有一个堂妹在襄公的宫中不受宠爱,连称就让她暗中监视襄公的行动,说“事成之后,让你做公孙无知的夫人”。冬季十二月,襄公去姑棼游玩,于是到沛丘打猎。他看见一只野猪,随从的人说道“彭生”。襄公很生气,用箭射它,那只野猪便像人一样站立并啼哭。襄公非常恐惧,从车上摔了下来,跌伤了脚,丢了鞋子。襄公返回后将伺候他穿鞋的人名叫茀的打了三百鞭。茀出宫离去。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听说襄公受伤了,就率领部众攻打襄公的宫殿。正好遇到伺候襄公穿鞋的侍者茀,茀说道:“先不要进去惊动宫里的人,惊动了就不容易进去了。”无知并不相信,茀让他看自己身上的鞭伤,无知这才相信。他们便在宫外等候,让茀先进去。茀先进了宫,将襄公藏在了门后面。过了很长时间,无知等人有些害怕,便闯入宫中。茀反而和宫中卫士还有襄公宠幸的大臣一起攻打无知等人,没有获胜,全部被杀死。无知闯入宫中,四处寻找襄公却没有找到。这时有人发现门下面露出的人脚,推开门一看,果然是襄公,就将他杀了,无知便自立为齐君。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